在Linux下当我们操作一个文件数较少的目录时,例如执行ls列出当前目录下所有的文件,这个命令可能会瞬间执行完毕,但是当一个目录下有上百万个文件时,执行ls命令会发生什么呢,带着疑问,我们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中使用的存储设备为NVMe接口的SSD):
[root@localhost /data1/test_ls]# for i in {1..1000000}; do echo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 $i.txt ; done[root@localhost /data1/test_ls]# time ls -l | wc -l1000001real 0m5.802s
user 0m2.544s
sys 0m3.328s
可以看到,统计一个包含1000000个小文件的目录下的文件个数花费了将近6秒的时间,那么文件个数多造成ls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呢,且听我们详细分析。
众所周知,strace是分析系统调用的利器,所以我们用strace来分析在大目录下执行ls命令的结果,其中这样的输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getdents(3, /* 1024 entries */, 32768) = 32768getdents(3, /* 1024 entries */, 32768) = 32768getdents(3, /* 1024 entries */, 32768) = 32768getdents(3, /* 1024 entries */, 32768) = 32768brk(0) = 0x12e8000brk(0x1309000) = 0x1309000getdents(3, /* 1024 entries */, 32768) = 32768mremap(0x7f93b6246000, 2461696, 4919296, MREMAP_MAYMOVE) = 0x7f93b5d95000getdents(3, /* 1024 entries */, 32768) = 32768getdents(3, /* 1024 entries */, 32768) = 32768getdents(3, /* 1024 entries */, 32768) = 32768brk(0) = 0x1309000brk(0x132a000) = 0x132a000...
可以看到,在大目录下执行ls命令会频繁调用getdents
这一系统调用,实际上我们通过查看coreutils的ls.c源码可以发现:
ls会首先调用opendir
打开一个目录,然后循环调用readdir
这个glibc中的函数直到遇到目录流的结尾,也即读完所有的目录项(dentry)为止。我们首先看一下man page里面对于readdir
的定义:
struct dirent *readdir(DIR *dirp);
readdir
返回一个指向dirent结构体的指针,指向目录流dirp中的下一个目录项,所以在print_dir
的循环中,每次从目录流中取出一个目录项并赋值给next
变量。既然说到目录流(directory stream),我们顺便看一下glibc中对它的定义:
从上面的定义中可以看到,目录流实则维护一个buffer,这个buffer的大小由allocation来确定,那么问题来了,allocation值什么时候确定,其实是在opendir
过程中确定下来的。opendir
的调用路径如下所示:
__opendir-->__opendirat-->__alloc_dir
在__alloc_dir
中,
会分配sizeof(DIR) + allocation
大小的内存空间,最后将allocation赋值给目录流dirp的allocation变量。allocation的默认值通过比较4*BUFSIZ的大小和dirent64结构体的大小(<32768)来确定,BUFSIZ的大小在以下几个头文件中定义:
stdio.h: #define BUFSIZ _IO_BUFSIZ
libio.h: #define _IO_BUFSIZ _G_BUFSIZ
_G_config.h: #define _G_BUFSIZ 8192
回看一下strace中的输出,getdents第三个参数以及返回值32768就是这么来的。 讲完目录流的buffer大小是怎么确定的之后,让我们回到readdir
的glibc实现。
这段代码的逻辑还是比较清晰的,首先判断目录流的偏移量有没有超过buffer的大小,如果超过,则说明已经读完缓冲区中的所有内容,需要重新调用getdents
读取,getdents
一次最多读取32768个字节(有_DIRENT_HAVE_D_RECLEN
定义时为dirp->allocation
),并将读取到的buffer返回给dirp->data
,读取到的字节数返回给dirp->size
,然后重置偏移量为0。如果没有超过buffer大小,则从dirp->offset
开始读,然后将偏移量增加reclen
个字节作为下次读取的起点,reclen
记录在目录项结构体dirent
的d_reclen
变量中,表示当前目录项的长度,dirent
(DIRENT_TYPE)这个结构体的定义如下所示:
struct dirent{
__ino_t d_ino; /* inode number */
__off_t d_off; /* offset to the next dirent */
unsigned short int d_reclen; /* length of this record */
unsigned char d_type; /* type of file */
char d_name[256]; /* filename */};
总结一下以上整个过程就是,ls命令每次调用readdir
都会从目录流中读取一个目录项,如果目录流的buffer读完,就会重新调用getdents
填充这一buffer,下次从新buffer的开头开始读,buffer的默认大小为32K,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一个目录下有大量的目录项(目录项的总大小可以通过ls -dl
查看),则执行ls命令时将会频繁地调用getdents
,导致目录下的文件数越多时ls的执行时间越长。
既然glibc中readdir
的buffer大小我们没法控制,何不绕过readdir
直接调用getdents
,在这个系统调用中我们可以直接控制buffer的大小,以下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listdir.c: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将getdents
的buffer大小设置为5M,编译执行这段代码,我们得到如下结果:
[root@localhost /data1]# time ./listdir test_rm | wc -l1000016real 0m0.755s
user 0m0.432s
sys 0m0.320s
统计目录中的文件数由默认的5.802s缩短为0.755s,可以看到提升还是较为明显的。
其实不止是ls命令,其他一些命令如rm -r
等的实现中都会用到glibc中的readdir
函数,所以如果遇到操作百万级文件的大目录这种场景(当然实践中不提倡一个目录下放这么多文件),不妨直接调用getdents并加上自己的一些逻辑,这样就可以在实现标准命令功能的基础上,还能获得其不具备的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