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诺兰,观众最熟悉的莫过于他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三部曲、《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更资深点的粉丝则对他的前期作品《记忆碎片》和《致命魔术》如数家珍。曾经将烧脑与黑暗玩转于鼓掌之间“神”,这次回归本真,用非常朴实地手法将观众领进二战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敦刻尔克大撤退。
即使电影风格不复以往,但在《敦刻尔克》中,我们依旧领略到了诺兰那出神入化的非线性叙事能力。《敦刻尔克》故事情节主要被分为三条线:陆,被困海滩一周的士兵;海,一天之内赶往敦刻尔克的民众救援队;空,只剩一小时燃料的空军。三条线,三个时间,三个地点,诺兰将所有事物融合到一起,毫不生硬、混乱,果然“诺兰出品,必属精品”。
除了感慨诺兰在视觉叙事方面卓越的天赋外,小编对《敦刻尔克》印象最深的是那沉浸式的带入感。不同于传统电影,在观看《敦刻尔克》时,观众不再是置身事外的吃瓜群众,而是被带入了影片之中,以参与者的身份感受了这场大逃亡的紧张刺激。正如诺兰在某次接受采访时说:“《敦刻尔克》是一场不用戴头显的VR之旅。”
主线、场景的切换及强音效的配乐,说实话,在某些方面《敦刻尔克》与VR电影有着不谋而合的雷同。接下来,VRPinea将从VR电影三大关键要素:重体验(沉浸感)、重剧情冲突、大场景着手,分析《敦刻尔克》与VR之间的联系。
重体验
拍摄《敦刻尔克》时,为了向观众呈现最逼真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场景,影片全程使用超高分辨率的IMAX摄影机拍摄。而IMAX高清的画面和超大视野则赋予了观众更多的压迫感和临场感,将其吸入剧情之中,令人有种置身于战争现场的感觉。
与大格式画面相得益彰的,还有那汉斯·季默近乎疯狂的配乐,如海滩上的爆炸声、战斗机的轰炸声、海浪拍打防波堤等声音,都具有极为逼真的代入感,让观众产生如坐针毡的紧张感。视听上的震撼与沉浸,不由得让观众产生“穿越”的错觉。
此外,视角的变化也带给了观众一种莫名的参与感。以空军飞机视角为例,除了惯常的主架视角外,《敦刻尔克》还尝试利用副驾视角让观众有种置身飞机之中的感觉。
重剧情冲突
普通战争片拥有一套惯用的模板:压倒性的敌军来袭,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和拯救大众于水火之中的英雄出场,但诺兰并不屑于这些所谓的套路。《敦刻尔克》既没有战火交锋,也没有群情激昂,甚至连台词也很少,小编粗粗数了一下,男主也仅有数十句台词。
《敦刻尔克》中的剧情冲突表现的其实并不明显,但通过场景的切换,《敦刻尔克》不断在反故事、反高潮中挑战观众固化的观影逻辑,剧情使人印象深刻。跟随着诺兰的节奏,看着那眼前闪过的场景,《敦刻尔克》这种无形胜有形的剧情冲突,让人不由地将惆怅与一言难尽的复杂感涌上心头。
大场景
敦刻尔克海滩实地取景、6000名群演调度、启用二战古董战机上天入海实拍...《敦刻尔克》在大屏幕上最大程度还原了1940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时的场景,将空旷、寂寥、绝望,史诗般的悲壮表现得淋漓尽致。
且为了真实性,出了名的不喜欢加特效诺兰,任性斥巨资购买了一架二战时期的战斗机,并将摄像机固定在直升机上,进行实景拍摄。当然这还不是最夸张的,为了营造几十万人等候撤离的景象,诺兰至少找了上千名群演参与其中;甚至于还举行了一个召集活动,招募英国平民驾驶小船参演,重现当前的救援场景。
不用于物理和化学理论一般,先提出假设,再加以实验论证,电影更多源于实践拍摄,在没有成片之前,谁都不能妄下断言。在电影的百年历史长河之中,我们看过很多稀奇古怪的影片,它们或叫人拍手称赞,或为人诟病。而正是以上种种或成功、或失败的实践,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蒙太奇等诸多电影学理论。
但VR电影作为一个新生的形式,既没有大作在前做参考,也没有强大的理论依据作支撑,VR影视从业者,从头开始,探索最适合VR电影的拍摄方式,而《敦刻尔克》恰好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敦刻尔克实景
最后,出于小编对诺兰的个人崇拜,在这里,小编要为诺神鸣个不平。截止今日下午三时,《敦刻尔克》国内票房为2.07亿元,相比于《战狼2》上映4小时即破亿的票房来看,《敦刻尔克》这一票房并不能令人满意。而国外,《敦刻尔克》无论是北美票房或是全球票房都名列前茅,并且IMDB评分达8.4,烂番茄新鲜度更是高达93%。
大家对于诺兰新作《敦刻尔克》褒贬不一的看法,我们不置可否,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观看《敦刻尔克》后的观后感也不尽相同。但VRPinea希望,中国电影不要一味地沉浸于主旋律之中,只为圈钱而生。而是愿意更多地尝试新鲜事物、尝试不同的元素与类型,能够真正做到兼容并蓄。而《敦刻尔克》在国内上映一刀未剪,已让我们十分惊喜,可以说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