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瑞典隆德大学网站4月6日报道,通过对昆虫在茂密的植被中辨别方向的研究,该校科研人员开发出了一套可应用于无人机的系统,使得无人机能根据环境自动调整飞行速度,完全不需要人操控。
在这一方面,隆德大学生物学系的视觉研究员Emily Baird和Marie Dacke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的研究展示了蜜蜂通过环境中光线的强弱变化在茂密的森林中避开障碍物以及设法安全通过植被从而找到洞穴的过程。
对于那些在复杂环境中生存的昆虫来说,避免与众多障碍物碰撞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隆德大学的研究表明,绿兰蜂能通过探测光线的强弱轻松地在巴拿马热带雨林地区穿梭而不会碰到任何障碍物。它们能够根据树叶间隙的光线强度快速判断前方的空隙是否能容下他们的身体从而安全通过。
“这个系统非常简单。所以,很有可能其它动物也是通过光线来探路。这一系统也非常适合安装在诸如无人机之类的轻巧的小型飞行器上。我认为这一想法能在5到10年内实现。”Emily Baird说。
在真正应用这一系统之前,只有把生物学研究结果转化成数学模型和数字系统,才有可能让无人机在完全不受人操控的情况下在复杂环境中飞行。无论是动物还是机器,在复杂环境中用光线来探路并且安全通过,原理都是相通的。
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