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腾讯公司联合创始人陈一丹先生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分享了其创业的经历以及身处中国互联网行业多年来对行业的理解和展望。陈一丹先生首先做了《生于草莽(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ild)》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新的经济动力来自于学习和创新。“生于草莽让我们专注于高效执行,这是中国能够‘弯道超车’的秘诀之一。”
陈一丹先生还回顾了十几年前和其他几位创始人共同创办腾讯公司的艰辛历程。他认为,腾讯发展到现阶段,最大的挑战主要是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要避免骄傲自大,另一方面是要多了解未来。“要了解未来,就要了解90后,甚至00后人群的需求,”陈一丹说,“否则公司就会成为过时的历史。”
陈一丹先生现在的身份是腾讯终身荣誉顾问、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半年前,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斯坦福法学院,主要研究兴趣方向是专利法、版权法等。
感谢Dean McGill,感谢David,
各位斯坦福法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下午好!
参加这次活动有些紧张,因为是我首次用英文公开交流。之前我曾经犹豫过,是用我的母语中文还是用英文?我的同事建议我用英文,我听了以为同事们觉得我的英文水平还过得去。不料同事们直白地说,用英文可以节省一半翻译的时间。用英文对我还是一个挑战,但今天我会努力尝试一下。
在做访问学者期间,我请了一位斯坦福的学生每天与我做一小时的英文对话辅导,在我说完话以后他经常会问的一句话是:what do you mean? 所以请各位有心理准备,如果我用了中国的语法或者中式英文词汇,听起来有些疑问时,很抱歉,只好请你们猜了,希望你们猜得正确。
一、 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关系
我今天第一个要谈的是关于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快速增长,但这个增长不仅仅利好中国自身。一方面,来自中国的投资带动全球经济发展,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达到1400亿美元。另一方面,中国也成为全球企业成长的沃土。世界500强企业都在中国落户,仅成都这个外国人并不熟悉的二线城市,就有26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类似的数字我们还可以列举出很多,但中国经济增长数字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全球分配和效益分享?
首先,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作用显著。近几年,中国对全球的经济增长贡献率都高达50%以上。
其次,中国制造对全球人类基本生活品质(无论发达地区还是发展中地区)都是有贡献的。
正是中国制造的低廉价格,使得全球接近57%的中低收入人口,以最低的价格消费着维持日常生活的基本物资,这些简单数字背后呈现的是全球40亿人们生活的基本保障。
另一方面,同样一组数据,也可以解读为:中国制造仍然停留在全球生产分工链条的低端。一部售价超过650美元的iPhone 6,留给中国的价值,只有组装环节的劳务费约11美元。
中国过去三十年快速发展的模式,未来还会复制下去吗?
中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的资源整合,是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据测算,过去三十年,中国的资本回报率保持在25~30%。。
但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增长逻辑已经悄然改变。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边际效应递减,近年来,新的经济动力来自于学习和创新。
中国一个典型的创新是行业创新,中国的高铁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新能源技术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除了行业创新,另一个典型的创新是区域创新。中国各区域发展不平衡,我们看到西部地区依然在走资源整合的路子,发达城市在二十年前已经开始了高新科技的产业政策支持创新,现在已经是不同行业创新的聚集地,我们也看到一些二线城市,既有资源整合的影子,也有创新产业的影子。
中国企业和城市都面临一个转型的问题、创新的问题。这对中国这个经济体有影响,对全球经济也有影响。
二、 移动互联时代的中国
我第二个要谈的是中国的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正是中国宏观经济的映射,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从粗放发展到创新发展的转型。
2011年开始,全球步入移动互联时代,与中国经济发展大背景同步,在移动互联时代,新的生存法则就是创新。移动互联时代的创新带来的是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最大机会。
中国移动互联增长最为快速、最生机勃勃的领域,恰恰是中国基础行业发展最弱的领域。中国人习惯把这一现象称为“弯道超车”。
例如,在中国的金融行业,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严重拖累信用卡的发行,信用卡的普及率极低反而成为移动互联快速成长的沃土。
2014年,中国共有45.24亿笔交易脱离POS机的限制,通过手机端简单的一个密码输入完成,交易额高达22.59万亿元。就在两周之前的中国新年除夕当天,微信红包带来的移动端小额交易总量达10.1亿次。短短两年间,中国在手机端重构了一个更快速、更便捷、普及率更广的金融体系。
这个例子说明,中国原先信用卡的不足、支票的缺失,让中国跨越成长,中国不需要支票,直接进入更便捷的手机支付时代,相比之下,美国因为其完善的金融系统,还停留在POS机端刷卡阶段。
移动支付方面,中国目前有所超越,美国是否会在下一轮有一个大的反超?这种互相超越的过程或许会成为大家互惠成长的方式。
再谈中国电子商务。中国的人均商业面积小,物流费用高。在过去,货物从广州运至北京甚至比运到美国西海岸还贵。蓬勃的商业需求与落后的商业基础设施之间的巨大落差,催生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崛起。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电子商务公司,服务着3.34亿人;排名第二的京东,覆盖了中国85%的行政区划,以211的配送法则(上午11点前下单,当天到货;晚上11点前下单,第二天15点前到货)让普通中国百姓享受着全球性价比最高的配送服务。
腾讯的微信公众号以LBS以及多平台的融合,将保险系统与交通系统融合在一起,60秒内处理罚单。这是腾讯微信提供的诸多惠民服务之一,在中国武汉已经成为现实。微信公众号甚至可以解决法院立案这样极为复杂的流程问题。此外,医疗系统的微信公众号让我们能够在公众号平台上挂号、付费、查看检验报告。移动互联,已经渗透到公共服务领域。
从腾讯的视角来看,移动互联是中国包容性增长的动力,是6.3亿中国农村居民得到可能发展机会的杠杆,也是中国缩减数字鸿沟,为世界的均衡发展做出贡献的时刻。
移动互联时代,中国新一批崛起的手机制造商让全球的移动互联接入成本降到100美金之下,而4G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服务于广大农村地区,边际利润很低的用户成为可能。
腾讯公益基金会已经开始在中国的农村开展“新乡村行动”,以贵州黎平的移动互联扶持农村发展项目为例,农村人民通过手机得到教育、医疗、交通、公共服务的信息,效果不错。移动互联对欠发达地区人民的专项服务将会成为新的需求和趋势。腾讯公益通过移动终端推动人人可公益的理念,目前总计2800万人次参与,总捐款额达3亿元,这可能是全球参与人数最多的公益平台之一。移动互联,可以更深更广地服务于最多可能的受众。
生于草莽让我们更加富有创造力。腾讯等中国互联网公司,正是生于草莽,顺势而为,把握住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的变迁,发掘出中国用户最为迫切的需求,从互联网时代的生存阶段跳跃到移动互联的发展阶段。
生于草莽让我们专注于高效执行,这是中国能够弯道超车的秘诀之一。中国的创新效率单项排名在2012年达到全球第一。需要指出的是,创新效率并不是指中国最具创新性,而是说中国将创新落地的能力非同一般。
生于草莽让我们集中优势力量,以点带面突破,形成产业链。这大概是中国弯道超车的另一个秘诀。在中国,既有深圳南山、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这样的世界级创新基地,也有天津滨海、成都高新、武汉光谷这样蓬勃发展的第二梯队。
生于草莽让我们更接地气,从人性洞察出发,让产品嵌入我们对人的根本需求的理解,这样的产品及创新将更具有生命力。微信就是满足和把握移动互联网人与人交往需求与人性特点的一个典型创新案例。微信从初期的摇一摇、语音消息、附近的人等基础功能发掘,到“朋友圈”功能,创建了公众平台生态、实现移动端支付,未来微信还将连接各种智能硬件和服务。
三、 中美携手美好的未来
我第三个要谈的是中美之间。
2011年开始的全球互联网由PC端向移动端转移的大弯道上,中美两国共同成为全球移动互联行业的引领者。目前在全球市值前10位的互联网公司中,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京东等四家来自中国,其他六家来自美国,他们为世界共同创造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市值,影响着全球人民的生活和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发展,美国的发展,未来世界的发展,必然是要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人很看重一个概念,叫做“势”。它由另外两个中国字“执”和“力”构成,意义接近于力量、趋势、影响力等。但我认为,这个势更接近于“动力、动能”。
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奇迹之旅起始于1980年的一个靠近中国香港渔村。这个渔村叫“深圳”。30年过去,这个偏僻陌生的渔村已经成长为人口过千万的大都会,也是腾讯的诞生地。驱动这一巨变的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势”。
三十年后,中国与世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连接、学习、创新、合作,新的一个“势”正在中国升起。中国转型是否成功?波动、阵痛、起伏必然是有的,我们看到了“势”,就看到了未来乐观的前景。
无所不在的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势之一。
Mobile internet不仅是技术上说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结合,而且在可穿戴设备逐渐涌现、智能家电开始走入千家万户、车联网已经部分实现的时代,Mobile Internet已经在反映科技进步的方向和状态。
未来的发展,需要看到未来的“势”在哪里。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互联网的未来,我个人较为关注的是,移动互联即将要改变的地方。世界上依然有43亿人还无法联网,其中90%的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地区,仅仅依靠互联网获取信息都遥不可及。未来,改变他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巨大挑战。
这一“势”具备之后,就势而为的应当是未来成长起来的人。那就是在座各位同学的这一代年轻人,我们称之为“90后”的人们。
这次在斯坦福大学半年,我接触的美国90后的大学生们,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清晰的目标,很清楚自己现在在干什么,计划要干什么。我也看到了你们关注他人、与人合作的美德。
在中国,90后是最为自由的一代,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的一代人。
未来的社会改变,我们期望中美90后的合作。美国的90后依托美国在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领先的技术,中国的90后生于发展中国家,理解不发达地区人们的需求。未来亟需联网的43亿人,90%在发展中国家,他们生活的改变,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携手。
未来的社会进步,我们期望中美90后的携手。创新能力很强的美国90后,创新落地能力很强的中国90后,中美90后的携手正是合适的人选。当中美的90后联手之后,可以用最有想象力的产品和服务,最符合社会效益的商业模式,和最接地气的执行力,用移动互联的技术改变提升全球人民生活的福祉。
不似我蹩脚的英语,我期许,年轻的中国90后能与美国年轻人找到共同语言,说不定是一种超越自然语言的语言。
我期许,年轻人为中美合作共赢和全球发展做出特殊的贡献,年轻人是你我共同祈见的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