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DC:预计2018年全球物联网支出将达7725亿美元
TechWeb报道 12月11日消息,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商用的逐渐临近,物联网再次受到市场的关注,多家科技企业都在布局物联网生态。对于物联网市场未来的发展,研究机构IDC预测称,2018年全球对物联网的支出将达到7725亿美元,比2017的收入增长14.6%。IDC分析称,硬件将在2018成为“最大的技术类别”,其中2390亿美元主要投资于模块和传感器,以及在基础设施和安全方面;服务业将成为第二大技术类别,软件将成为增长最快的技术领域,其年复合增长率为16.1%。到2021年底,超过55%的物联网项目的支出将用于软件和服务。同时,2018年车联网、智能建筑等跨产业(Cross Industries)物联网应用支出预估将逼近920亿美元。IDC预计,2018年,制造业将是物联网支出的主导产业,预计投资1890亿美元,排在之后的是运输(850亿美元)和公用事业(730亿美元)。其中,在运输方面,三分之二的物联网支出将用于货运监控,其次是车队管理。而公用事业行业的物联网支出将主要由电力、燃气和水的智能电网主导。IDC研究主任Marcus Torchia表示,智能家电将在五年预测期内实现强劲的消费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21%。此外,IDC预计,物联网将在五年内实现14.4%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021成为1兆1000亿美元的市场,2017-2021年平均复合年增率(CAGR)预估为14.4%。
2、未来5年生物识别市场增速14%,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250亿美元
据平安证券发布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专题报告》中指出,未来5年内生物识别市场增速为14%,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250亿美元。纵观2020年生物识别市场,指纹识别130亿的市场规模占了整个市场的大半江山,这得益于前几年指纹识别技术的普及,最常见的就是指纹打卡、解锁等场景的应用。但目前生物识别技术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TechWeb)
3、2020年中国计算机视觉行业市场规模将达725亿元
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计算机视觉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1∶N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等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实战场景中突破工业化红线,敲响了计算机视觉行业市场大规模爆发的前奏。2017年下半年,数家计算机视觉公司单笔融资上亿美元,再次将计算机视觉推向人工智能领域最受关注的方向之一。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了《2017年计算机视觉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认为,计算机视觉行业在以下领域应用广泛。 第一,安防影像分析领域,主要应用场景之人脸识别。对道路卡口、车站、地铁站、机场等地方的监控视频进行智能分析,检测出动态视频中的人脸与黑名单库中的影像记录做实时比对,比对成功则立即报警推送给警务人员处置。 第二,泛金融身份认证领域主要应用场景及相关影像采集设备。与安防影像分析中人脸的“1∶N”识别不同,目前泛金融领域以人脸“1∶1”身份认证为主,部分场景涉及“1∶N”识别,如银行网点中对VIP客户的智能识别。 第三,手机及互联网娱乐领域为消费级产品带来全新智能体验。2017年诸多国内外手机厂商推出了具有刷脸解锁的旗舰机型,而手机与影像相关的拍照优化、相册分类、编辑处理等也于近几年得以智能升级。 第四,商品识别领域拓宽信息边界,连接人与商品。键入关键词,搜索引擎可连接人与信息,大幅提升人类获取信息、搜集知识的效率,为世界创造巨大价值。计算机视觉则将信息的边界再度拓宽,缩短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线上与线下零售等各个环节的人与商品的距离,为商品供应链带来效能提升。 第五,广告营销领域智能挖掘影像内容广告位,构建新型营销模式。计算机视觉技术可在长视频、短视频等点播平台、直播平台以及利用手机摄像头的AR应用中,为广告主提供多种形式的互动化、与内容强相关的场景广告。 第六,自动驾驶领域自动驾驶技术剖析。自动驾驶系统主要涉及传感器融合、感知、高精地图、定位、规划及控制等若干技术环节,以解决“我在哪儿,周围有什么,环境将发生什么变化以及我该怎么做”等四个问题,计算机视觉则在环境感知(周围有什么)与地图绘制(我在哪儿)中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研究报告认为,在医疗影像、工业制造、批发零售等现阶段的创新领域将逐步解锁,将成为行业整体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研究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计算机视觉规模预期为40亿元,凭借安防领域的爆发性增长,预期2020年将增长至725亿元,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4、AI人才需求集中于一线城市,七成从业者月薪过万
当人工智能(AI)站上时代的风口时,AI从业者的高薪传闻不绝于耳。这一行业真实的薪资水平到底如何?智联招聘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近七成AI人才的薪资水平在月薪1万元以上,约有1%的人才月薪在5万元以上。这份名为《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称,AI人才需求和供给均集中于一线城市。今年以来AI人才需求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由于AI技术门槛高且难以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掌握,企业在追逐人才时常处于被动的状态,《报告》预计,今后该行业薪资将继续上涨。2017年,AI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的增长。随着人工智能在实践上的不断突破,越来越多的创业型公司也加入到AI相关业务的创业大潮中,这一发展窗口催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根据智联全站大数据,2017年第三季度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相较2016年第一季度增长了179%,是2016年第一季度人才需求量的近3倍。在人工智能人才呈现巨大缺口的市场状况下,这类企业给予人才的薪酬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智联招聘2017年秋季在线数据显示,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为7599元/月。而在AI行业中,企业在招聘时给出的薪酬预算中,有33.7%集中于10001~15000元/月区间;27.7%集中于8001~10000元/月区间;26.7%集中于15001~25000元/区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表明,高薪是企业面临人才供给压力时给出的最为直观的吸引条件。从该行业从业者的实际薪酬来看,拥有AI技能的人才现阶段薪酬区间主要集中于10001~15000元/月,占比40%;8001~10000元/月区间占比34%;15001~25000元/月区间占比20%。《报告》称,虽然他们已属于高薪人群,但与企业给出的薪酬预算来看,依然有上升空间,15001~25000元/月区间、25001~35000元/月区间的招聘缺口最大,这体现了AI岗位尤其是中高端岗位,企业一时用高薪也难招到合适的人才,也从侧面表明具备拥有AI技能的存量人才薪酬持续看涨。智联招聘CEO郭盛表示,近两年来,高科技、共享经济等热门行业的工资涨幅非常快,AI、大数据方面的高精尖人才,国内给出的工资甚至会高过硅谷。 人才垄断在AI行业中也非常明显。虽然AI企业中创业公司数量较多,但人才数量的绝对值远低于头部大企业。存量的AI人才主要集中于华为、联想、IBM以及BAT等行业巨头,其中华为的存量人才占比最高,为30%。从地域来看,人工智能的人才需求岗位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热门一线城市,北京占据绝对需求,占总需求量的30%。AI人才在城市分布与需求端上基本匹配,但在供需状态上各有不同,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人才供给占比多于需求占比,广州、杭州的人才供给少于需求占比,人才紧缺的程度更高。
5、比特币场外交易平台再度活跃 价格飙升破19300美元
在激烈的多空争执声中,近期,比特币价格蹭蹭往上涨,屡创新高。与此同时,过去两个月来一度沉寂的行情交易平台推出线上场外交易等新功能再度活跃。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全面整顿清理境内融资代币和虚拟币交易。随着监管新规的到来,比特币由9月初3.24万的最高价格,数天内腰斩至1.68万。但是还不到3个月,12月8日单个比特币价格飙升突破193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8万元,相比9月初的阶段性低价,价格暴涨了约761.9%。截至12月10日下午4时,比特币价格有所回调至135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9570元。同时,数字交易平台再度活跃。搜索引擎优化工具统计显示,11月12日以来,火币网、OKex两大平台在百度和360上的收录量同比10月份上升了约15%~23%,12月份部分天数的活跃流量甚至和9月初持平。监管新规之后,部分行情交易平台进行了“改头换面”。火币网升级了火币PRO,在新平台内可以进行比特币的C2C场外交易;另一个数字币流量大平台OKcoin的首页上,也推介访问用户链接至数字货币C2C场外交易平台OKex。所谓C2C场外交易平台,类似于“淘宝”平台,虚拟币买卖双方在平台上竞价交易各类币,平台可从每笔成功交易中收取服务手续费。当前,各类平台新功能上线呈加速趋势。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监测,截至11月25日,境内外支持比特币兑人民币(BTC-CNY)的C2C场外交易平台已达21家,上线时间集中在10月下旬到11月。其中,10月份以前,主要活跃着LocalBitcoins、BitcoinWorld、Paxful以及Coincola四家平台;10月下旬,OTC789、OKOTC、OTCBTC等平台相继上线,OKex推出场外交易功能;11月,已有coins001、OTCOIN、ZB.com、huobi.pro等平台接连上线或推出C2C场外交易功能。截至12月10日,火币、OKcoin通过360手机助手下载安装量分别为313万次、305万次;通过豌豆荚下载安装量为237万次、217万次,用户量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