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这期间,冬奥村展现给世界的不只是体育的赛场,更是一场科技的盛宴。
2008年,我国通过奥运会向世界展现科技创新成果,获得了世界对中国的认可和赞许。如今,在5G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再一次展现了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大国风范。现在就跟着小编来盘点冬奥会上的黑科技吧!
智慧医疗
医疗资源是每届运动会上最重要的后备力量,冬奥会上,我们将科技与冬奥相结合,采用智能移动方舱,是国内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冻伤及颌面创伤移动式智能化诊疗平台。
方舱内配备了卧式锥形束CT、冻伤面部数据采集系统、便捷式智能心肺复苏机、心电监护仪等用于冻伤及颌面创伤现场诊治的关键诊疗整体化装备,并实现了方舱CT与医院间诊断信息的实时传送,在对运动员检查完CT后,人工智能诊疗平台自CT影像导入到生成诊断报告的过程只需30秒,确保了运动员能在黄金窗口期得到有效治疗。
智能机器人
前阵子冬奥村的伙食上了热搜,各国的运动员对我们准备的餐食赞不绝口,更有趣的是,在主媒体中心餐厅里,大部分料理是通过机器人制作而成。在餐厅顶部设置了一条条透明玻璃轨道,制作完成的料理将由机器直接“空降”到客人面前,科技感满满!
主媒体中心还设置了雾化消毒机器人、紫外线消毒机器人、“小白”巡检机器人,进行环境消杀、防控巡检、人员消毒等任务,助力冬奥的防疫工作。
不仅如此,还有能装能跑还能充的智能垃圾桶,分为“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种垃圾桶,当识别到有人靠近投掷垃圾时,它们就自动打开顶盖;当桶内装满时,它们就按照路线到指定区域倾倒,而且还会在没电时自行回到预设点充电。
云上奥运
126年前的第一届奥运会上,希腊运动员路易斯赢得马拉松金牌的消息,足足等了半个月才被各个国家陆续刊登,而126年后的北京冬奥会上,采用全面上云的技术,让超过6000小时的精彩赛事得到实时转播。
这次“全面上云”的技术,取代了传统转播中需要前往比赛国家报道,再通过15吨乃至更重的转播车、采编设备跨海运送的大量工作,利用5G云网端技术和4K高清转播,观众还可以享受到“子弹时间”,可以AR/VR、高清视频、短视频等多种观看形式,仿佛身临其境。
数字鸟巢
为了迎接奥运,承担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任务的“鸟巢”也进行了提升改造。利用数字孪生系统复刻了这座体育场,将体育场数字模型化,在所有舞台改造和设施设备进场之前,所有方案都在“数字鸟巢”中进行预先模拟,分析整体布局、联动流程和细节部署,反复利用多视角、全时段推演验证流程方案。
每一帧色彩变化、每一缕光影律动都精确到位,再通过系统内置的与“鸟巢”场馆完全一致的上百个转播机位,提供全局宏观视角、局部细节视角及动态跟踪视角,最后在开闭幕会上,呈现出科技感与中国式浪漫相结合的视觉盛宴。
此外,数字鸟巢可动态采集设备的运行情况、环境变化、人流聚集疏散情况;基于人工智能,可让数字建筑与未来城市交通系统进行融通,包括地铁和公交排班、周边道路疏导等,保障所有流程环节准确、安全、有序地进行。
智慧社区
北京市石景山区是中国首个冬奥社区广场,通过人工智能、清洁能源应用、物联网、5G等智能技术,实现“分布式光伏+储能”的低碳目标,还建立了光伏、智慧步道、智慧路灯、智慧垃圾回收箱等,充分体现了“智慧社区+清洁能源”的特点。
当然,北京冬奥会上的黑科技不止于此,还有活灵活现的AI数字人“冬冬”、瞬间“穿越”的全息影像技术、保证选手和工作人员睡眠质量的智能床睡眠舱等等新技术,共同组建了一届科技、绿色、精彩纷呈的奥运会。
全球疫情延宕两年多,国际社会一度对大型体育赛事失去信心,是北京冬奥会重新点燃了全球民众对竞技体育的热情。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在科技的赋能下,北京冬奥会做到了举办顶尖体育盛事的同时精准防疫,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强大的中国力量和科技实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应用在奥运会上的前沿技术,将走出赛场,来到千家万户,服务于更多的民众,惠及数字化时代下的每一个普通人。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