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人们对互联网有两种对立的未来想象,一种认为互联网代表人类自由民主的未来;另一种则认为互联网带来的只能是浅薄、粗鄙和混乱。学者徐贲在新作《人文的互联网:数码时代的读写与知识》中表示不赞同这两种极端的想象,他同时认为互联网文化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又一次可能具有巨大积极意义的文化转型。
我不是一个技术控。相比起技术的互联网,我更关心的是人文的互联网。它所展现的现象和行为几乎涉及了所有的人文问题:历史、政治、社会、心理、认知、道德、价值观,它让我们能用不同于前互联网时代的方式重新思考人的思维、记忆、理解力、想象、审美、知识好奇、价值判断,尤其是人的自由意识和自主性。
自从人类有历史以来,人为了知道什么是人,只能同两种异类来比较,一种是动物(尤其是禽兽),另一种是天使。人既不是动物,也不是天使,因此人其实并不知道如何拿人与动物或天使来做比较,勉强比较的结果是,人对自己是什么一直只能获得一些非常模糊的概念。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让人有了第三个维度的比较对象,人工智能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人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可以胜过动物或天使,人与机器人比较,其实是人与人的代理的比较,这个比较让人对自己的认识有可能胜过人与动物或天使的比较。这第三维度的比较不再只是千百年来哲学家和神学家的事情,而是需要人文学科的思考者也来加入。这样的知识合作会为今后的人文研究和人文教育开拓出新的天地。
人文的互联网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考,它拒绝沉溺于互联网或计算机的技术世界,而是把技术和机器当作历史和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互联网对每位个体使用者都有重要的当下政治、社会和文化意义。如果没有人或者不是为了人,技术和媒介都不具有独立的存在意义,而且从一开始就不会诞生到人的世界中来。我对互联网抱有浓厚的兴趣,是因为它给我本人从事多年的人文阅读和写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在此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读写和知识问题,是希望互联网也同样能给他人带来便利。
我也关心互联网的发展趋向和技术人士对互联网未来的乐观或悲观预言。我本来就对古代先知的预言或现代作家的恶托邦预言抱有同样的兴趣。自古以来,人类对预言就有一种神秘的敬畏之情,也许是人的天性所致。人的经验和智慧都太有限,与人难以穷尽的好奇心太不相衬。人只能用想象力来弥合有限经验和无限好奇之间的裂缝。
当今人们对互联网有两种对立的未来想象,一种认为互联网代表人类自由民主的未来;另一种则认为互联网带来的只能是浅薄、粗鄙和混乱。我不赞同这样的极端想象。从我们今天的经验来看,一方面,互联网不会自动带来自由民主;另一方面,虽然互联网上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和行为,但互联网文化却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又一次可能具有巨大积极意义的文化转型。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文化转型都因为提升了人的自由意识和自主性而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启蒙运动的伟大遗产是人的自由意志,互联网是人类自由意志的产物。互联网带来的后果是知识太多,而文艺复兴也是因为面临知识太多的问题,才酝酿出一系列至今仍然有效的处理知识积累的新方法。因此,人的自由意志和知识处理这两大节点将互联网时代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文化历史上联系到了一起。互联网文化是否也能起到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类似的历史作用呢?我无意对此做出预言,因为历史的进程充满了偶然因素,人并不具备及时识别转折点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我更关注的是,当下时刻的不同利益和价值理念群体正在如何争夺对这一历史进程的主导权。
技术人士经常对互联网或数码科技的未来有所预言,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是:他们的专业特长让他们自动获得了预测互联网未来的资格。不幸的是,在这方面他们做得很糟糕,他们的预测甚至连大众科普的价值都不具备。例如,有涉入网络颇深的人士预言,“也许有一天我们连手机都不需要了,只需要一个传感器,或者贴在身上的一张贴纸、大脑中的一个芯片就可以联网”,却没有告诉我们要传感器做什么。是窥测个人思想暗藏什么“能量”,还是网上赚钱、购物、打车、玩游戏的意向,抑或是吃喝拉撒和性要求的低人权欲望?这样的传感器为什么不也装在家中宠物,或谁饲养的猪和羊身上?这就是我们要展望的数码化未来吗?
技术人士不具备预测未来的能力。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努力毫无价值。小说家同样无法预言人类的未来,但那些预言未来的恶托邦小说,却仍然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作品。
如果读者们相信作者的预言能力,可以把他当预言者来重视;如果他们不相信,那就不妨把他当作一个写小说的。因此,批评家安德鲁·马丁说,在预言和想象性文学之间有一种“隐秘的亲缘类似”,介于预言和文学之间,预言未来的文学很少有长久被当作“伟大作品”的。
批评家瑞恰兹说,“预言者担负着双重任务,他既要用自己的言辞影响未来,又要成为一个真实的预言家——一个不出差错的预言家”。这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也不是预言作家自己想要的。他们的文学是对世人的警示,他们预言可怕的未来,是为了让人们现在就有所行动,不要让这样的未来成为现实。他们使用的是预言的言辞,但是,如果他们真的能影响世人,阻止可怕未来的发生,那么他们的预言就会落空,他们自然也就不能成为真实的预言家了。
同样,技术控关于未来每个人头脑里都会有一个传感芯片的预言,最好是把它当作一个警示,而不是值得期待的科技展望。对互联网未来的展望或预言不应该是单纯技术性的,而是必须包含关于自由人类的普遍价值。如果说我们不把传感器的预言只是当作耸人听闻的诳语,那是因为我们反对这种传感器所包含的非人化价值观念。为此,我们现在就必须有所行动,用启蒙人文教育来提升人们的读写和知识能力就是这样的行动。在这个欲望亢奋、文化凋零,经济膨胀、思想萎缩的互联网时代,重申这种人文教育的自由意志和自主性理念,就是为了永远不让这样的传感器落到我们或我们的子孙身上。
(本文为《人文的互联网:数码时代的读写与知识》前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