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孵化器
2025年11月14日,MTT2571班的同学与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其他班级师生一起参访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孵化器,旨在搭建高校科研人才与养老科技产业园之间的桥梁,推动科技成果在智慧康养领域的转化落地。本次活动由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行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宏民带队,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大健康学社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于杰作为顾问参与,四十余位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活动内容涵盖展厅参观、企业参访、产业分享交流等多个环节,全面展现了当前养老科技产业的发展态势与创新活力。
展厅参访:感受科技赋能养老行业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智慧康养展厅,深入了解国家“十四五”老龄事业规划及上海银发经济政策,交流学习智能健康监测、康复辅具、适老化家居等创新成果。展厅通过场景化演示,展示毫米波跌倒检测、AI远程问诊、无感通行等技术如何落地家庭与机构,生动呈现“科技+政策”双轮驱动下的智慧养老新生态。
在参访过程中有个有意思的插曲,有同学提问在展厅中标注的“中国9073”是什么意思,陈宏明教授耐心地从旁解释:“‘9073’是中国多地(尤其以上海为代表)推行的养老服务格局数字模型: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这一插曲不仅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更生动体现了本次活动“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初衷——让青年学子在实地参访中理解中国养老体系的底层逻辑,激发其用科技创新回应社会真实需求的责任与灵感。
养老孵化器展厅参观
企业参访:探究养老产业企业发展现状
随后,同学们分别走进上海天与智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美迪索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参访,探究养老产业相关企业发展现状。两家企业分别展示了其在智能护理机器人、远程健康监护系统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令现场师生对AI技术在养老场景中的落地路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上海天与智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展示了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涵盖智能监测设备、照护管理SaaS系统及政府监管端解决方案,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应用,助力实现“精准化、可及化”的养老服务。
上海天与智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现场交流
走进上海美迪索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迪索科”)的参访环节中,公司技术负责人向嘉宾们系统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室内通”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该系统融合低功耗蓝牙(Beacon)与惯性导航技术,支持亚米级至米级的动态定位精度,已在医院、养老院、商场、工厂等600多个项目中成功落地,覆盖全国30余省市。
上海美迪索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参访
思想荟:产业趋势与跨界融合
在产业分享交流荟上,陈宏民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敏锐的产业洞察,为活动带来精彩开场。他梳理了中国养老领域的发展脉络,深入阐释了养老如何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事业”,逐步演变为涵盖科技、服务、金融、制造等多维度融合的“银发产业”。他指出,人口结构深度老龄化、政策持续加码、技术快速迭代以及消费观念升级,共同推动养老迈入产业化、市场化新阶段。这一转变不仅拓展了经济增长的新空间,也为科研成果转化与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张劼媛作为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养老事业部部长兼孵化器负责人,介绍了园区依托大零号湾创新策源功能区与区位优势,聚焦银发经济,汇聚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康复辅具等领域创新企业。平台提供办公空间、共享实验室及适老化测试场景等,并联动政府、高校、医疗机构与投资方,定期举办路演、政策解读和供需对接活动,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养老床”。同时,园区精准对接国家及上海市智慧健康养老政策,为企业提供资质申报等全周期服务,助力企业成长与产业化落地。
随后,上海吴泾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于江分享了吴泾镇区域营商环境的优势与政策支持。他详细说明了,吴泾镇作为“东流北折处,浦江第一湾”有着藏风纳气,人杰地灵的特点。所以在吴泾镇创业的企业多有着丰厚的科研底蕴。他的详细、耐心讲解为高校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落地建议。
主题演讲-养老实践经验分享
医疗技术创新、人工智能
睿熙创新董事长、北京慈华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进带来题为《医工交叉的睿熙创新模式》的精彩分享。她结合自身在医疗技术创新领域的实践经验,系统展示了从临床需求调研、项目立项、技术研发到资金支持、临床验证与市场转化的完整路径。她强调,真正的创新源于临床痛点,需依托多学科协同与资本赋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上海叁联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徽省养老协会副会长梅珑以《AI赋能康养产业:从三联实践到未来展望》为题,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如何重构养老服务模式。三联打造的“科技+服务+人才”三位一体生态:通过智能硬件赋能照护,通过专业运营提供康养护教一体化服务,并联合高校培养复合型康养人才。梅珑强调,AI在养老领域的价值不在于“替代人力”,而在于“人机协作”,应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温暖力量。
结语
本次活动是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孵化器推动产教融合、政企协同的重要举措之一。MTT2571班同学们在产业一线的探访,让同学们感受到通过搭建高校与产业之间的对话平台,孵化园区可持续助力青年人才把握老龄化时代的战略机遇,推动更多具有社会价值的科技创新项目落地生根。在未来,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康养创新生态,为建设“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美好社会贡献科技力量。
2571宣传小分队:朱禧栋、杨千仪、程遂、黄瀚哲、魏立青
素材支持:宋睿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