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北京谈判“见效”?荷兰暂停干预安世半导体,但留了一个后手

北京谈判“见效”?荷兰暂停干预安世半导体,但留了一个后手。

11月19日,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中止对中国安世半导体的行政干预。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国际关注,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中荷谈判的阶段性胜利,但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博弈。根据彭博社的解读,荷兰的“善意”并非彻底撤销干预措施,而是暂时搁置相关决定。核心权力仍牢牢掌握在荷兰手中,中企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依然受限。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和中企纷纷发声,直指荷兰的“休战”不过是表象,真正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可以追溯到9月30日。当时,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介入中企对安世半导体的控股权。荷兰企业法庭裁决暂停中企CEO职务,剥夺了中企的核心决策权。这一举动不仅搅乱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事实上,这种干预背后显然有美国的影子。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主导力量,美国一直试图通过盟友限制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扩张,而荷兰作为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的所在地,自然成为了这场博弈的关键棋子。

半导体产业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安世半导体作为中国半导体领域的重要一环,其被干预不仅影响了中企的正常运营,还导致市场动荡,相关企业股价大幅波动。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荷兰方面意识到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让荷兰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更大的压力。最终,在多轮磋商后,双方达成了阶段性共识。

然而,荷兰的“善意”并不彻底。根据荷兰NOS广播公司的报道,“中止干预”只是暂时搁置相关措施,并不等于彻底取消。这些干预措施随时可能重新启用,荷兰留了一个后手,以备未来再次干预。中企CEO的职务仍未恢复,企业的正常运营依然受到限制。对此,中国商务部迅速回应,表示欢迎荷方暂停行政干预,但强调这只是迈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商务部明确指出,荷兰企业法庭的裁决仍在生效,真正的核心问题未解决。中方要求荷兰拿出实质性方案,包括撤销错误裁决、恢复中企的完整控制权,并对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荷兰政府选择“休战”,与其面临的多重压力密切相关。一方面,中国是荷兰重要的贸易伙伴,荷兰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容忽视;另一方面,荷兰国内也有声音批评政府过度干预企业运营,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暂停行政干预或许是荷兰试图缓解压力的权宜之计,但其保留的后手显然让中方保持警惕。

目前,中荷双方同意继续谈判,但能否达成真正的共识仍是未知数。谈判的结果不仅关系到两国企业的利益,也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如果荷兰继续干预,将进一步加剧供应链的不稳定;而如果双方达成共识,则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推动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对中企而言,这场斗争不仅是权利的维护,更是全球化时代的一次深刻启示——唯有技术与实力,才能在国际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F7wAsMdvuLy2bP8hm1SLbU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