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中国成功拿荷兰立威,也让西方明白了一个道理,实力至上

据环球网11月19日报道,11月19日,荷兰政府宣布撤销对中资控股企业安世半导体的接管令,这场持续50天的“半导体资产争夺战”中方迎来阶段性的胜利。

中国不仅成功捍卫了海外核心资产,更以精准凌厉的反制向西方传递出清晰信号:全球化规则不容单边践踏,中国的海外利益,从来都有足够实力筑牢屏障。

这场风波的缘起,是荷兰政客一场精心策划的地缘政治操弄。9月30日,荷兰经济大臣援引1952年冷战时期的《货物可用性法案》——一部尘封数十年、从未启用的战时物资管制法律,突然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运营,仓促暂停中国籍CEO职务。

表面打着“防止技术外泄”的旗号,实则是美荷联手围猎中企的既定剧本。早在2023年,美国就将安世母公司闻泰科技列为“国家安全威胁”,明确施压荷兰更换管理层、剥离中资股权,荷兰紧随美国新规发布次日便动手,绝非被动避险,而是“美主荷从”的精准配合。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安世半导体本是荷兰的“商业弃子”。其前身恩智浦标准器件部门长期亏损、难以为继,2017年被中资以27.5亿美元接手后,在中方资本注入与技术赋能下,不仅实现“零负债”逆袭,更完成核心技术升级,五年内为荷兰贡献1.3亿欧元税收,成长为全球最大基础芯片供应商之一,服务全球9000万台汽车的核心部件需求。

如今荷兰却以“国家安全”反噬恩主,堪称现代版“东郭先生与狼”,彻底暴露其契约精神让位于政治投机的短视与贪婪。

面对这场公然的资产掠夺,中国的反制精准、狠辣且直击要害。10月4日,中方果断禁止安世中国工厂(广东基地)向全球出口芯片——该工厂承载着安世近80%的封装测试产能,是全球同类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此举直接导致欧美车企芯片交付量锐减六成;

10月14日,中国同步收紧重稀土出口管制,而稀土正是荷兰ASML光刻机、安世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芯片断供+稀土锁喉”的组合拳,让荷兰陷入“生产无米、产能无继”的双线窒息,全球汽车产业链随即掀起连锁反应:德国大众、宝马紧急发布减产预警,法国雷诺被迫调整供应链,日本本田下调全年利润预期五分之一,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直言“部分工厂停产已成大概率事件”。

荷兰的溃败,源于对局势的三重致命误判:低估了半导体产业对中国制造体系的依赖深度——封装测试环节的高度集中化,绝非短期能够转移替代;低估了中国反制的系统性与决心——国家战略工具联动形成的组合拳,威力远超单一领域制裁;

低估了全球产业链的脆弱性——在“准时制”生产模式下,短短数日的断供便足以引发多米诺骨牌式崩塌。当10月底美方因自身利益考量暂停“50%穿透规则”,失去战略支撑的荷兰彻底陷入孤立,最终不得不放下姿态,撤销这场师出无名的接管令。

这场博弈的意义,早已超越单一企业的控制权之争。它撕开了西方“规则至上”的虚伪面纱:当规则符合自身利益时,便将其奉为圭臬;当中国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创造价值时,却动辄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撕毁合同、掠夺资产。

而中国的反制始终坚守“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仅针对涉事环节精准施策,在荷兰妥协后迅速给予一年出口豁免,既守住了核心利益底线,又留足了外交转圜空间,恰恰是对全球化公平规则的真正守护。

西方终于被迫认清现实: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任人拿捏的弱者。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体系,掌控稀土、芯片封装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具备“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反制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始终是全球化的坚定维护者,反制的本质是反击单边主义与霸权掠夺。

正如法国《费加罗报》所言,“中国反手给欧洲上了一堂深刻的工业课”,这堂课的核心要义再清晰不过:全球化不是单边掠夺的舞台,而是互利共生的网络;规则的生命力在于公平适用,任何试图践踏规则、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终将自食恶果。

安世事件是一面照妖镜,照见了某些国家的战略短视与霸权执念,也照见了中国的战略定力与发展智慧。未来,任何国家若再想以“国家安全”为幌子,行侵犯中国海外利益之实,都必须先掂量自身能否承受反制的代价。

全球化的新秩序正在加速形成,中国用实力证明:坚守契约、互利共赢才是时代正道,而规则的守护,从来都需要足够的实力作为背书——这便是西方不得不接受的时代答案。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peC9LKpasJiQgtLwrjOT6c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