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突发!特斯拉美国供应链“去中国化”?背后的门道和影响得捋捋

特斯拉美国供应链“去中国化”?背后的门道和影响得捋捋

最近特斯拉的一个消息挺炸的,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他们已经要求供应商给美国本土生产的车型供货时,不能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了,目标是未来1-2年彻底完成替换。这事儿不是空穴来风,现在部分中国零件已经换成其他地区的了,作为新能源汽车圈的风向标,特斯拉这步棋确实值得琢磨。

要说原因,核心还是地缘政治和成本压力逼的。最直接的就是关税,特朗普政府2024年开始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导致特斯拉美国产车型的综合成本一下涨了12%-15%,企业肯定不能一直硬扛。

更要命的是供应链安全问题,今年7月中国和荷兰围绕安世半导体的争端,直接导致车用芯片供应断了档,让特斯拉彻底意识到单一供应链有多脆弱。毕竟对车企来说,停产一天都是巨大损失,这种风险谁都想规避。

为了破局,特斯拉也有自己的办法,最关键的就是墨西哥超级工厂。他们甚至鼓励中国供应商去墨西哥建厂,因为按照《美墨加协定》,只要墨西哥产电池包本地价值占比超75%,就能零关税进美国,这波“曲线救国”确实有点意思。

另外还在找新合作方,比如跟韩国三星SDI谈储能电池供应,订单金额可能超148亿元,明显是在分散风险。只不过这种调整短期成本肯定上升,但对特斯拉来说,长期地缘政治风险降低了,也算值得。

其实特斯拉不是个例,通用、Stellantis这些车企也在做类似调整,通用甚至给供应商设了2027年剔除中国零件的期限。这说明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供应链真的在变,车企都在重新找效率和安全的平衡点。

但有个点很关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不受影响,毕竟今年5月他们还说过,上海产的Model 3和焕新Model Y本土零件占比超95%,第三季度中国市场销量近17万辆,环比还涨了31%,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没变。

对咱们中国供应商来说,这事儿是挑战也是机会。中国新能源零部件优势摆在那,全球94%的磷酸铁锂电池产能都在咱们这,要是特斯拉美国线真不用中国零件,电池成本可能涨42%以上。

现在像三花智控、拓普集团这些企业,要么去墨西哥建厂贴近北美市场,要么加大研发攻固态电池、车规芯片这些高端领域,提升不可替代性。毕竟供应链再怎么变,有技术有产能的企业总能站稳脚。

总的来看,特斯拉这波操作不是单纯的“去中国化”,更像是企业在地缘政治里的自保。未来全球汽车供应链大概率会变成“区域化为主、全球化为辅”的格局。

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短期可能感受不到变化,但长期来看,供应链重构会不会影响车型定价、交付速度,还得接着观察。你们觉得这波调整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大吗?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wS-6jgLl-Ied3o0fKSvqeW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