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GPT-5.1发布:不刷榜了,你来用就知道区别

五个月前,OpenAI 把 GPT-5 端上桌,一堆人吐槽:跑分是高了,但好用度反而不如 4o——语气太直男,聊天有点“冷冰冰”,乃至一度被用户喊着“退钱换回 4o”。

今天凌晨上线的 GPT-5.1,很明显是在回应那一波“差评”。

这一次,OpenAI 几乎没怎么炫技参数,也没花大篇幅放榜单,而是反复强调两个关键词:更好聊,更好调。

1

一、GPT-5.1 是啥?先把基本盘讲清楚

官方给 GPT-5.1 的定义非常克制:

它不是一代全新的模型,而是GPT-5 家族的一次「.1」级升级。

这次一共两款核心型号:

GPT-5.1 Instant:ChatGPT 里最常用的那个默认模型,现在变得更「暖」、更健谈、指令遵循也更靠谱。

GPT-5.1 Thinking:负责复杂推理、长链任务的高阶模型,现在在简单问题上更快、复杂问题上更「咬得住」,同时回答更容易读懂。

在 ChatGPT 里,它们的使用方式是:

前端默认仍是GPT-5.1 Auto 自动路由——系统会替你判断用 Instant 还是 Thinking,常规聊天/改写走 Instant,复杂推理/分析走 Thinking。

你也可以像现在一样手动切换模型。

覆盖范围和节奏:

今天起先给 Pro / Plus / Go / Business / 企业 / 教育版推送,随后几天陆续开放给免费用户。

API 端本周内上线:

gpt-5.1-chat-latest GPT-5.1 Instant

gpt-5.1 GPT-5.1 Thinking(带自适应推理)

老版 GPT-5 会在「旧版模型」里保留三个月,给开发者和重度用户一个「后悔药」观察期,避免上次 5 刚上线就被全网喊着换回 4o 那种尴尬重演。

1

二、更「有人味」的 Instant:从冷知识库到「会安慰人的朋友」

如果只说一句话:GPT-5.1 最大的变化,是Instant 的说话方式被「重做」了。

官方在博客里用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同样是「我最近压力很大,给点放松建议」——

GPT-5 给的是一套很标准的「心理健康 tips 列表」,条理清晰,但你能感到:这是个很专业、但有点距离感的顾问。GPT-5.1 Instant 则会先叫出你的名字、先共情你的处境,再给出分场景的小建议(比如「大脑很乱时」「想彻底放松时」分开讲),用词更像一个认真在「哄你」的朋友。

有测试者发现,5.1 会主动记住你的称呼,在后续对话里用上,整体语气更幽默,甚至会加点小吐槽和梗,但同时并不影响信息密度。

更重要的是,5.1 在「听人话」这件事上也补了一课。

官方给了一个很 geek 的测试:

你对模型说:「以后所有回答都只用六个词。」

GPT-5 版本会先说「好的,我会这么做」,但下一句回答其实已经超出了 6 个词。

GPT-5.1 Instant 在这个例子里能严格遵守「六个词」的要求,从头到尾都不破功。

这背后是两件事:

1. 指令遵循的系统性改进——模型更倾向于先抽象出「规则」,再填内容。

2. Instant 也获得了「自适应推理」能力——碰到棘手的问题,会先「想一会儿」再答,而不是上来就秒回。官方称在 AIME 2025、Codeforces 这类数学与编程评测中,5.1 的表现明显优于 5。

如果你过去嫌 GPT-5 聊天「像念稿」,那 5.1 Instant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更像人在说话了。

1

三、Thinking:更聪明,也更「省心」的推理模型

相比于 Instant 的「性格大改造」,GPT-5.1 Thinking 的更新更偏「工程向」。核心有两点:

1. 思考时间更聪明地分配

对简单任务(概括、常识问答),思考时间缩短,大约是 GPT-5 Thinking 最快任务的两倍速度。

对复杂任务(多步推理、代码重构、长文分析),反而会花更多时间「咀嚼」,慢一点,但给出更完整的解法。

2. 回答更清晰、少点术语轰炸

官方用棒球统计(BABIP、wRC+)举例:GPT-5 版本给的解释更像 wiki 条目;

GPT-5.1 Thinking 则把公式拆成「概念解释 + 使用场景」,加了很多「这意味着什么」「现实里怎么用」这类句子,对非专业读者更友好。

系统卡的评估里,还有几件对重度/企业用户很关键的小事:

在多类安全测试上,5.1 Thinking 与 5 大致持平,个别仇恨/骚扰场景略有回退,但在「精神健康」等新引入的评估上有所改善。

在对抗越狱(StrongReject)测试中,新旧两代模型安全水平相当。

对终端用户来说,可以简单理解为:

5.1 Thinking 更像一个「愿意多想一会儿、但解释更人话」的专家。

对于需要用它做长报告、复杂代码重构、研究推理的人,这是一个很实际的升级——不是「能不能做」,而是「做出来的东西你看不看得下去」。

1

四、不止更聪明,也更「好调教」:八种人格 + 精细化滑杆

GPT-5.1 还有一块很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更新:ChatGPT 的「人格调节台」被彻底改版了。

现在,在个性化设置里你可以选:

Default / Professional / Friendly / Candid / Quirky / Efficient / Nerdy / Cynical

分别对应:默认、职场精英、暖聊、直接鼓劲、脑洞系、效率党、技术宅、毒舌等风格。

总结了一些媒体和博主的评价:

原来很多人爱用的「Robot」人格,现在被改名为Efficient(高效),行为几乎不变:少废话、信息密度高、不跟你寒暄。

新增的Quirky(古怪)、Cynical(愤世嫉俗)则更偏娱乐/陪聊,吐槽感更强。ArsTechnica 甚至用「走钢丝」形容 OpenAI 在「好玩」和「不越界」之间的平衡。

更细的一层,是「隐藏在设置里的滑杆」:

你可以直接在设置里调:输出要多简洁、多热情、表情符号要不要多一点;

ChatGPT 还会在对话里根据你的提示,主动询问要不要一键更新全局语气(比如你老说「别太啰嗦」,它会提议自动帮你把风格改得更简短)。

这些参数对所有模型即时生效,包括正在聊的那一串对话,不再需要「重新开一个新会话」。

这意味着什么?

过去大家要靠各种「定制指令」hack 出来的人设(比如「你是一个傲娇但专业的数据分析师」),现在有更多直接可见的控制钮可用了——OpenAI 在把「提示工程」的一部分,产品化成了 UI 设置。

1

五、网友实测:有人说「人味回来了」,也有人嫌它话太多

从昨晚到现在,X、Reddit、Hacker News 上的首批体验者大致分成两派。日常用户普遍觉得 GPT-5.1「好聊多了」:开口先安慰、会接情绪,给建议不再一股脑儿甩清单,而是拆成几步讲,语气更口语化。有网友形容「像换回了一个有耐心、会说人话的朋友」,也有人专门夸它记得称呼、能顺着上下文接话,「人味」确实比 5 更浓。

但在 Hacker News 等技术社区,也有人反过来吐槽:官方博客给的对比例子里,「同样一个问题,GPT-5 的信息密度更高,GPT-5.1 反而显得啰嗦」,甚至有人怀疑这是在「用话多换停留时间」,用的就是那个老词——“Enshittification 2.0”。目前的大致共识是:想要陪聊和共情,5.1 提升很明显;追求极致效率的话,还得靠人格和风格设置把它再「拧紧」一点。

1

六、除了体感,这次「底层战斗力」有没有提升?

从官方的系统卡和第三方汇总来看,GPT-5.1 的硬指标变化主要集中在三块:

1. 推理与数学/编程能力

Adaptive reasoning 让 Instant 也能「先想再答」,带来 AIME 2025、Codeforces 这类评测的显著提升;

Thinking 版则在同等「标准思考时间」下,在一组代表性 ChatGPT 任务中,简单题更快、难题更细。

2. 安全性与敏感场景

在新的「精神健康」「情感依赖」等敏感对话评估中,5.1 总体和 5 持平或略有改善,尤其是 Thinking 版本在精神健康场景下有提升;

在强越狱(StrongReject)测试里,5.1 Instant 对越狱提示的防御能力明显优于早期版本。

3. 上下文和 API 侧体验

第三方整理显示,ChatGPT 中 GPT-5.1 Instant 的上下文可达约 128k tokens,Thinking 在企业/教育计划下可扩展到约 196k,上限比现有 5 系列更宽(具体数值还要以 OpenAI 模型页正式更新为准)。

1

从「刷榜」到「好用」,轮到你来打分了

如果把这次更新拉远一点看,GPT-5.1 不是一场「再堆一次参数」的技术炫技,而是一次挺明确的姿态调整:从讲模型有多强,转向讲这个助手好不好相处、好不好用。它把语气、人设、指令遵循、推理方式这些原本埋在提示工程里的东西,搬到了明面上,让你可以像调一款产品,而不是忍着一台「冷冰冰的超算」。

当然,这也带来了新的分歧:有人喜欢它「人味回来了」,有人嫌它「话太多了」;有人要的是一个会安慰人的搭档,有人只想要一个沉默高效的工具。好消息是,在 5.1 上,这已经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你可以用人格预设和风格滑杆,把它掰成你想要的样子,而不必被「官方默认人格」绑架。

所以,也许比起继续刷一遍跑分榜,更有意义的问题是:你希望 AI 在你生活和工作里扮演什么角色?是帮你顶掉一些机械性的活,还是在你卡壳的时候给一句靠谱的提醒,甚至成为一个长期协作的「数字同事」?

这一点,恐怕只有在你把自己最常用的那几件事丢给 GPT-5.1,让它陪你干上一阵之后,答案才会慢慢浮出来。跑分能说明它「客观上有多强」,但「值不值得你长期用」,还是要你自己来评。

作者:GPT-5.1 Thinking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MIZSQ0TvkGmahc4ED-RZZK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