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译林出版社童书子品牌“小译林”重磅推出名家原创少儿科普“生命树”丛书。该丛书致力于打造“儿童读来不觉深,成人读来不觉浅”优质科普内容,邀请科研一线专家执笔,聚焦科学性、前沿性、趣味性与在地性的融合,力求让科普既有学术深度,又有人文温度。“生命树”的首部作品《飞羽之美:100个问题带你走进神奇的鸟类世界》在第十八届中国鸟类学大会惊艳亮相后,迅速引发学界与读者热议。作为国内首部系统全面的本土化鸟类入门科普书,该书填补了同类书籍的市场空白,为不同年龄段读者搭建起通往鸟类世界的桥梁,也标志着“生命树”丛书的初心落地。
《飞羽之美》的作者、鸟类学博士、原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深耕鸟类生态学研究数十年,兼具扎实的学术功底与丰富的科普经验,其编写的内容既涵盖鸟类学核心知识,又精准捕捉读者好奇心。全书以100个核心问题为线索,分为演化、形态、栖息、行为、繁殖、迁徙、天赋、文化、保护、奇异10大篇章,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从“鸟类是活着的恐龙吗”“羽毛为什么绚丽多彩”等基础认知,到“鸟巢是鸟类的家吗”“迁徙时如何导航”等趣味探究,再到“‘松鹤延年’错在哪里”“如何正确救助掉巢幼鸟” 等文化解读与实践指导,全面覆盖鸟类的科学知识、自然常识、历史文化与奇趣现象。书中融入大量前沿研究成果,如中华龙鸟等带羽毛恐龙化石的发现、鸟类DNA分类技术的应用等,让读者同步了解鸟类学的最新进展。
本土化表达是该书的鲜明特色。不同于引进版科普书多用外国鸟类案例的局限,《飞羽之美》始终立足“中国视角”,精选中华凤头燕鸥、蓝冠噪鹛、白尾地鸦等中国特有鸟种作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浙江韭山列岛、江西婺源、新疆沙漠等本土栖息地的生态特征,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神奇鸟类就在身边”。这种在地化叙事不仅增强了知识的亲切感与实用性,更通过展现中国丰富的鸟类资源,唤醒读者的本土生态保护意识,让读者直观认识到栖息地保护对物种存续的重要意义。
艺术与科学的完美融合让该书更具吸引力。艺术学博士、博物画家裘梦云绘制的百余幅全彩插画,精准还原了鸟类的形态特征、行为状态与栖息环境。从啄木鸟啄木时的动态瞬间,到鸳鸯戏水的唯美场景,再到信天翁翱翔的壮阔画面,每一幅插画都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感染力,既辅助读者理解文字内容,又以视觉美感激发对鸟类的喜爱之情。裘梦云的专业功底确保了插画的准确性,而艺术审美则让科普变得赏心悦目。
该书的专业价值得到了国内权威鸟类学家的联合力荐。北京师范大学鸟类生态学教授、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任委员张正旺评价其“内容丰富,配图精美,属于我国鸟类科普著作中的上佳之作,很值得阅读和收藏”;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丁平盛赞其“从形态美、行为美和生命智慧美三个层次,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娓娓道出飞羽之美,是开启读者认识鸟类之门的优秀作品”。
值得关注的是,该书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生态保护理念的渗透。“保护篇”专门解答“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鸟类”“如何救助掉巢幼鸟”“观鸟为何是环保活动”等实际问题,结合旅鸽、渡渡鸟灭绝的案例,让读者认识到鸟类生存面临的威胁,掌握科学的保护方法。这种“知识+理念+实践”的三维叙事,让科普不再局限于知识传递,更成为推动生态保护行动的重要载体。
据悉,在即将开始的上海国际童书展期间,作者陈水华将携该书开展“走近鸟类,走进自然”主题科普讲座,通过现场互动、案例解析等形式,让更多读者感受鸟类世界的魅力。“生命树”丛书也将持续发力,后续将邀约各领域科研专家,推出涵盖动植物、天文地理、前沿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科普作品,为推动中国原创科普事业发展、传播科学精神注入持久动力。
记者:钱欢青 编辑:江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