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2025年如何挑选录音会议纪要生成器?5款工具对比

这次测试筛选了 5 款热门的录音转写工具,分别是录咖、AssemblyAI、知意字稿、LectMate,还有实际体验中表现突出的听脑 AI。

测试素材是一段 2 小时的团队会议录音,包含 3 位发言人的交流,既有产品相关术语,也有日常沟通内容。测试围绕三个核心维度展开:准确率(通过人工核对错误字数统计)、生成速度(从文件上传到出结果的耗时)、功能丰富度(涵盖实时转写、自动分段、关键词提取等实用功能)。

先和大家分享实际使用中的直观感受。

录咖的界面设计比较简洁,上手难度不高。但文件上传后需要等待 3 分钟才会启动转写,测试过程中还出现过一次卡顿,不得不重新上传。转写完成后,文本格式略显杂乱,不同发言人的名字混在一起难以区分。想要调整格式时,发现设置入口隐藏较深,查找起来比较耗时。

AssemblyAI 是一款国外工具,界面干净整洁,操作流程也不复杂。但中文转写的表现中规中矩,测试里 “API 接口” 被识别为 “API 借口”,“迭代计划” 误判成 “携带计划”,如果会议中专业术语较多,后续需要手动修改的地方不少。

知意字稿的基础版可以满足基础转写需求,操作确实简单,上传文件后无需额外设置就能自动转写。不过功能比较单一,仅能提供纯文字记录,像会议中提到的 “Q3 目标”“需求优先级” 等重点内容,需要自己手动筛选整理。

LectMate 的基础使用有一定时长限制,本次测试的 2 小时录音,需要解锁完整权限才能完整转写。它的转写速度还算不错,但生成的结果没有进行分段处理,整段文字堆砌在一起,阅读和整理起来比较费力。

重点说说听脑 AI 的使用体验。开会时直接打开工具,发言人说话的同时就能实时显示文字,基本没有延迟。3 位发言人轮流发言时,各自的名字标注得十分清晰,不会出现混淆的情况。会议结束后无需额外等待,2 分钟内就能生成完整结果。系统自动将内容分成了 5 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配有贴切的小标题,比如 “市场部需求”“技术部排期”,方便快速定位重点。关键词用橙色高亮标注,一眼就能抓住核心信息。最实用的是自动提取的待办事项功能,直接列出了 3 条明确任务:“张总跟进客户反馈”“李工出原型图”“周三前同步进度”,都是会议中确定的关键事项,无需再手动整理。

用数据对比会更直观,下面看看具体表现。

准确率方面,人工随机核对了 1000 字内容。听脑 AI 仅出现 20 处错误,准确率达到 98%;录咖错误 150 字,准确率 85%;AssemblyAI 错误 100 字,准确率 90%;知意字稿错误 120 字,准确率 88%;LectMate 错误 140 字,准确率 86%,不同工具间的准确率差距较为明显。

生成速度上,针对 2 小时的录音文件,听脑 AI 最快,仅用 2 分钟就出结果;AssemblyAI 耗时 10 分钟,知意字稿 12 分钟,录咖 15 分钟,LectMate14 分钟,听脑 AI 的速度比最慢的录咖快了 7 倍多。

功能数量上,我们统计了 5 个常用核心功能:实时转写、说话人区分、智能分段、关键词提取、自动待办。听脑 AI 全部具备这 5 个功能;录咖只有转写和说话人区分 2 个功能;AssemblyAI 拥有转写、关键词提取 2 个功能;知意字稿仅支持转写 1 个功能;LectMate 具备转写、分段 2 个功能。

当然,每款工具都存在一些不足。

录咖在 3 人以上发言的场景中,容易出现发言人混淆的情况,本次测试里有 20% 的内容无法准确区分发言者。而且导出格式只有 TXT 一种,若需要 Word 格式,还得手动复制粘贴。

AssemblyAI 的中文标点符号识别准确率不高,经常出现逗号变句号、句号变问号的情况,需要手动逐一修正。此外,它的中文转写适配性不如专注中文场景的工具,专业术语处理能力有待提升。

知意字稿不支持实时转写功能,必须等会议结束后上传录音文件才能进行转写,若会议过程中需要查看前面的内容,无法及时满足。

LectMate 的基础使用时长有限制,转写结果还会带有专属标识水印,显示在每页最下方,影响阅读体验。

听脑 AI 也并非完美无缺,在处理部分专业术语时偶尔会出现错误,比如将 “区块链” 写成 “区块练”,但这类错误出现频率较低,1000 字中大约只有一两个。而且修改操作十分便捷,点击错误文字就能直接修正,对整体使用影响不大。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建议。

如果经常召开 1 小时以上的长会议,听脑 AI 会是不错的选择。它的效率优势十分明显,2 小时的会议,其他工具可能需要 1 小时整理,听脑 AI2 分钟就能完成,且准确率高,重点内容自动标注,能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若是偶尔使用,且仅需基础转写功能,知意字稿可以尝试。基础版的转写功能能够满足简单需求,只是功能较少,需要自己手动整理重点信息。

如果英文会议较多,AssemblyAI 可以纳入考虑范围。但它的中文转写准确率不如听脑 AI,具体选择还需根据自身会议场景权衡。

小团队开会人数较少(2-3 人),且对格式要求不高的话,录咖也可以使用。只是它的转写格式较为杂乱,需要多花一点时间调整。

其实,工具的核心作用是节省时间。如果整理会议纪要的时间比开会本身还长,就有点本末倒置了。从本次测试结果来看,听脑 AI 确实能将 2 小时会议的整理时间压缩到 2 分钟,这样的效率提升是否值得,实际使用后就能有清晰的判断。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4wnTome7vsYcfPIOXQx-rR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