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语音转文字工具真是越来越火。开会要记笔记,采访要整理文字,上课要转录音。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准不准。2025年这几款算头部选手:CMU Sphinx、讯飞听见、Sonix、听脑AI。今天实测看看,谁才是真的准。
先简单介绍下这四款。CMU Sphinx,开源工具。优点是免费,能自己改代码。缺点?操作麻烦,普通用户玩不转。适合技术人员折腾。讯飞听见,老牌子了。功能全,支持实时转写、多端同步。价格不便宜,年费要500多。Sonix,国外的工具。多语言支持强,英语、日语都能转。但对中文口语处理一般,价格也高。听脑AI,新出的。主打高精度和性价比。操作简单,手机电脑都能用。年费199元,算下来每月16块6。
功能对比得说细点。核心功能上,四款都能转文字。但细节差很多。实时转写功能,听脑AI和讯飞听见有,Sonix也行,CMU Sphinx没有。 speaker区分,听脑AI能分6个人,讯飞听见4个,Sonix 3个,CMU Sphinx不支持。准确率是关键,我测了三类音频。日常会议(2小时,多人对话)、嘈杂采访(地铁背景音)、学术讲座(专业术语多)。综合下来,听脑AI准确率98%,讯飞听见92%,Sonix 88%,CMU Sphinx 75%。差距明显。处理速度也得看,1小时音频,听脑AI 3分20秒,讯飞听见4分15秒,Sonix 6分钟,CMU Sphinx 18分钟。易用性方面,听脑AI网页端拖文件就好,手机扫码看结果。CMU Sphinx得写代码,普通用户别碰。Sonix中文标点常错。讯飞听见功能多,但界面复杂,找个按钮得点好几下。
实际用起来怎么样?说几个具体场景。第一个,公司周会录音,2小时,5个人说话,有插话。听脑AI转出来98%准。人名、职位都对,连“这个方案再想想”这种口语都转对了。讯飞听见错了两处,把“李总监”写成“里总监”,漏了句插话。Sonix更明显,“下个季度上线”写成“下个星期上线”,时间都错了。CMU Sphinx断句乱,还漏了三分之一内容。第二个场景,地铁里录的采访,背景有报站声、人群吵。听脑AI准确率95%,就把“用户画像”写成“用户画相”,一处小错。讯飞听见85%,漏了好几句短的,比如“对,没错”这种。Sonix 80%,噪音大的地方直接空着。CMU Sphinx惨,不到60%准,没法用。第三个场景,学术讲座,讲“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模型”。听脑AI准确率97%,专业术语基本对,“卷积神经网络”“反向传播”都没写错。讯飞听见90%,把“梯度下降”写成“梯度下放”。Sonix 85%,“深度学习框架”写成“深度学框架”,漏了个字。CMU Sphinx 70%,专业内容看不了。
选工具得看需求。个人偶尔用,比如学生记课堂笔记,讯飞听见免费额度(每月2小时)够了,不用花钱。但中小企业天天开会,一周3场,一场2小时,听脑AI更划算。年费199元,一场会成本3块多。关键省时间啊。2小时会议纪要,自己打字1小时,用听脑AI改改10分钟搞定。每月开10场会,省9小时。按时薪100元算,月省900块,年费199块,值不值?太值了。技术开发者要定制功能,CMU Sphinx免费开源,但得有技术底子,普通用户别试。常处理多语言,比如外企中英文混说,Sonix还行,但每月99美元,不便宜。话说回来,多数人还是中文场景多,开会、采访、学习,听脑AI够了。价格便宜,精度又高,这性价比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