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提升产品经理效率的新选择:墨刀如何贯穿需求到汇报全流程

在产品开发的日常工作中,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效率直接影响到团队协作和项目推进。近些年,墨刀不断扩展自身的功能边界,逐步从一款原型设计工具演变为覆盖需求收集、流程梳理、原型搭建到汇报输出的一站式平台。本文将结合产品经理的典型工作流,对墨刀的功能做系统梳理与介绍。

一、产品经理的工作流

产品经理的职责贯穿需求到汇报,形成一个闭环流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需求收集。需求收集往往来自用户意见、市场和竞品分析,以及公司内部的业务驱动。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把分散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确保后续能够进入到具体的分析环节,把分散的想法整理成结构化的需求

2、需求评审。这一阶段需要协同设计、研发、运营等多方参与,确认需求的价值与可行性,避免信息割裂,保证团队共识。

3、原型设计。产品经理梳理产品需求,把其转化为产品形态,绘制流程图、原型页面,梳理交互逻辑。在低保真原型阶段验证思路,高保真阶段模拟真实体验,以便研发和设计更好地理解。

4、设计/开发。产品经理需将原型和需求文档交付设计及研发团队,过程中跟进进度、解答疑问。在后期迭代阶段及时同步需求更新,避免沟通偏差。

5、汇报。无论是需求评审还是阶段总结,产品经理都可能需要通过PPT或报告文档来对外输出结论。

二、墨刀隐藏使用技巧

其实,墨刀的功能已经覆盖了以上工作流的各个环节。如果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功能,就可以实现从需求到汇报的一站式闭环。

1、白板

白板最大的亮点在于支持在线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及各类分析图表生成和实时协作。

使用场景:在需求收集和评审阶段,团队成员可以直接在白板上梳理需求来源,拆分业务流程,团队实时评论,替代传统的会议白板。

2、流程图

流程图功能能够帮助产品经理快速绘制业务流程、逻辑关系以及用户旅程图。

使用场景:产品经理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快速画出业务逻辑、页面跳转关系,帮助团队建立一致的理解。

3、墨刀AI

墨刀AI则能通过简单的自然语言描述,自动生成一个原型图初稿,这在面对全新需求时尤其有帮助。

使用场景:在原型设计阶段,减少产品经理“从零开始”的焦虑。AI能够快速给出结构,还支持导出编辑,根据业务逻辑在原型项目中进行修改和完善。

4、原型设计

墨刀原型不仅支持低保真和高保真的原型绘制,还能够进行交互演示,让设计方案更贴近真实的产品体验。

特色功能:

丰富交互功能:覆盖基础交互,还拥有变量、函数、条件判断、监听、重置等多类高级交互功能。

HTML转原型:可以将现有的网页代码直接转化为可编辑的原型,极大节省了重复绘制的时间。

素材广场:包含了大量现成的组件和模板,产品经理可以直接拖拽复用,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也能保证设计的一致性和美观度。

5、墨刀AIPPT

产品经理只需要将需求文档或者一句话主题输入,AIPPT就能一键生成PPT大纲、AI自动配图,制作出PPT初稿,它还能让逻辑结构更清晰,方便在团队会议或评审场合展示。

使用场景:在汇报环节,帮助产品经理快速生成逻辑清晰的演示文档,省去制作PPT的时间。

三、产品经理使用建议

虽然墨刀的功能已经覆盖了产品经理大部分工作场景,但在实际使用时,有几点建议:

1、无需过度依赖AI功能

AI生成的原型图更适合作为一个初稿,激发灵感来源。真正落地的原型设计仍然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逻辑与团队反馈。

2、合理利用原型素材

墨刀素材广场的模版类型非常丰富,可以直接复用,但要注意避免“照搬”。产品经理最好是在模板的基础上,结合产品自身逻辑进行适当的修改。

3、要重视版本管理

在产品设计阶段,产品需求经常变化。建议产品经理利用墨刀的版本记录功能,减少在需求变更中出现的版本混淆问题。

结语

从需求收集到汇报总结,墨刀已经不只是一个原型工具,而是覆盖了产品经理完整工作流的一站式平台。灵活运用白板、流程图、AI原型图、原型设计、AIPPT这些功能,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减少团队沟通成本。希望本文的这篇功能分享,能够帮助产品经理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串联各个环节。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yWm7wdSjKKw2c_9bhWKgzp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