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去现场见了一些朋友,也借此机会 Codebuddy Code 的开发负责人聊了一些幕后故事, 说实话,比起冷冰冰的产品介绍,这种和负责人面对面对话更能了解和学习到一些细节。
Codebuddy Code 是腾讯在今年推出的一款 CLI Agent 工具,定位很明确:对标 Claude Code。
为什么要对标
在对话里,苏博多次提到一个观点:我们并不想做“特别”的,而是尽量和成熟的生态保持一致。
codebuddy code
比如命令行的形式、交互方式,甚至连 UI 和反馈结果,都和前段时间业内大家都认为比较好的 Claude code 一一对应的, 不是要模仿,而是为了让开发者能无缝切换,不需要重新学习成本。
claude code
在我看来,这背后是一种务实的心态:开源社区和类似产品最怕“各搞各的”,结果生态割裂,没人愿意维护,切换每个产品的的交互和指令都不同, 反而如果大家能统一标准,不同团队的成果就能互通有无。
同样的,我们和苏博表达的也是,希望能牵头或其他大厂 / 协会,能一起制定一套标准和规范,这样不论是开发还是用户的使用,都不会因为每一家产品的指令等不同而产生分歧。
Agent 的协作方式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苏博谈到未来可能的使用场景。
想象一下,你在项目管理里新建一个需求单, 系统会自动拉起一个带 cli 的容器,把需求丢给 AI 去实现,再把结果同步到管理系统。
「参考我们现在常用的 使用多个分支去让多个 cli agent 去开发不同的功能的一个模式」最后可以人为合并,遇到冲突也可以使用agent修复。
如果是简单需求,AI 可能 90%或者更多的都能 Agent 自己搞定,人都不用插手, 复杂需求再交给人类,人更多时候充当的是指挥。
这其实描绘了一种“人类和智能体协作”的新模式: AI 先上场,人类兜底, 这样效率高,同时也让人能专注在真正需要判断和创造的地方。
上下文与记忆的难题
我们聊到上下文管理时,也在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些比较有趣的分享:
人类工程师开发一个项目,不可能每次都把记忆清空, 你一定会记得项目的目标、功能、方向。
所以他们在设计系统时,也会给 agent 一个“核心记忆”, 即便在执行任务时,上下文有裁剪、有压缩,但这些关键信息不会被丢掉。
同样的,我们也提到了 manus 中的上下文的一些方式做 Agent 必看的一篇文章,Context Engineering,为了确保 KV-Cache 能够命中缓存,避免多轮对话中频繁的产生大量的消耗。
不同的模型的上下文是不同的,并且是有限的。例如DeepSeek 的上下文窗口是128k ,而gemini 的上下文是1M;
codebuddy code 在构建上下文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命中的缓存,并且采用的更像是一种在尾部叠加更新的方式,在合适的时候,如90%左右进行一次总结/压缩,同时也会选择丢弃一些过旧的上下文信息,从而确保模型交互过程中的上下文信息全面,让模型可以更加准确的去解决问题。
这让我想到很多用户反馈的“越用越傻”的问题,其实也是上下文不够导致的, 要么是历史太长拖慢了,要么是记忆被频繁清空, Codebuddy Code 在做的优化,本质上就是让系统更接近“人的思考方式”,除了依赖模型的越来越大的上下文以外,也要做好 Context Engineering。
模型选择与组合
另一个话题是模型,codebuddy code 支持不同的模型,国产有default,国际有auto,以及一些热门的模型。
他们的 auto/ default 模型,其实不是单一模型,而是多个模型的组合。 但是具体是是自研的,还是调用哪些外部模型的 API 进行组合,并没有透露太多。 对用户来说感觉是一个,但背后可能是多个模型协同在工作。
未来,他们还会支持在任务级别配置模型。在我们的对话前一天的晚上,codebuddy code 也同步开始支持了 sub-agent ,比如某个任务很简单,就可以让一个小模型去跑,省钱又省资源。
这其实是很现实的考量:AI 成本并不是只看输出,还要考虑输入、缓存和调用次数。
写在最后
从这次对话里,我能感受到两点:
1.他们不是要做“惊艳”的产品,而是要做“实用”的工具。标准化、对齐、脱敏、优化,这些听起来没那么酷,但却是保证项目能跑下去的根基。2.他们始终在思考人机协作的边界。AI 可以先上,人类兜底。 上下文要有记忆,但也要裁剪优化, 模型可以组合,场景可以细化。
未来开发到底是人写代码,还是人和 AI 一起写?
和负责人聊完之后,我突然觉得,开源的意义也许就在这里: 它让大家有机会去试错、去探索不同的可能,而不是被某一家公司的产品定义未来。给大家带来一个规范,对齐甚至超越的工具,不需要过多的学习成本和适应时间,就能直接上手。
或许几年后回头看,现在的这些对话,才是最珍贵的,也同样让我在后续开发agent和cli中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设计想法。
今天的内容就写到这里,这是 safphere,我们也在努力聚集更多大佬和工程师,如果你对claude code、codex、codebuddy code 等 cli agent 类感兴趣,可以联系我们,我们计划和大家举办一些联动座谈会或者直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