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海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内,有这样一家科技企业——它不生产环保设备,却用代码和算法守护碧海蓝天;它不直接减排降碳,却用数据与模型为绿色转型铺设“智慧之路”……它就是山东京成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仅四年,已快速成长为省内生态环境信息化与绿色低碳领域一股不容忽视的创新力量。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精细化、智能化迈进,2020年,京成智慧应势而生。区别于传统环保企业,京成智慧从成立之初便自带鲜明的“科技基因”——不做传统环保企业,而是以研发为核心,做“用数据说话”的科技服务者。
京成智慧组建了一支跨领域的研发团队,涵盖物联网、环保工程、大数据软件开发等多个专业,并与哈工大(威海)多媒体技术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聚焦减污降碳协同、新能源技术研发、环保数据治理与资产挖掘,致力打破数据孤岛,让长期“沉睡”的环境数据“活”起来。
2021年,京成智慧入驻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园区在政策、资源对接等方面给予很多支持,让我们更专注于技术创新。”总经理李海涛表示,此后,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累计取得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余项,业务从威海扩展至全省,荣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入选山东省数据流通交易第三方服务机构资源池,连续两年在“数据要素×”大赛中取得佳绩。
此外,面对中小企业污染监管难、危险废物管理链条长、企业环保档案分散等长期存在的环保管理痛点,京成智慧以科技创新发力逐个攻克。
针对污染源监管,京成智慧自主研发了“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工况管控系统”,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治理设施运行状态,有效弥补非现场监管手段的不足,推动企业落实治污主体责任。这一创新系统目前已在全省推广应用。
在危废管理方面,京成智慧推出危险废物智能管理终端,实现二维码溯源、智能称重和全流程跟踪;同时搭建“一企一档”环境管理系统,整合企业从环评、监测到排污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可查、可溯、可分析的数字档案。两者协同,构建起覆盖全面、底数清晰的企业环保智慧管理模式。
在巩固环保信息化优势的基础上,京成智慧将技术能力延伸至绿色低碳领域,参与建设威海零碳城市建设赋能中心,打造能碳数字监管平台、生态环境数据监管平台和碳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公司借助在数据整合和实时监测方面的技术积累,支持城市能源结构分析、碳排放监测与生态数据融合,打通“减污”与“降碳”的协同路径,为零碳园区、工业节能、绿色建筑等示范项目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助力威海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京成智慧将继续坚持技术驱动的发展路径,不断深化数据创新应用,做绿水青山坚定的科技守护者,为美丽中国和零碳未来贡献更多“智慧答案”。
记者:李万玉 通讯员 于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