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概是近几年来最火热的词语和商业领域之一了,甚至国家明确提出支持“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等等方案,这将给经济领域带来重大变革,尤其是生产领域。
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在哪里呢?我看不到在居民的消费端的应用多么广泛(在这里,我将一切具有生产性质的AI使用情景都不归于消费),消费者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消遣,无论是多么通人情的AI,人们都知道他背后只是一套无情的算法,于是根本不能够取代与正常人的社交,哪怕提供生活的意见,也并没有带来多么本质的变革。人工智能宠物和人工智能的家具也并没有带来生活的真正变革。
所以人工智能更多应用于生产领域,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促进消费,提高利润,甚至给几乎所有行业都带来了本质的变革,首要的特点是取代了人工,批量的同质产品的生产。比如工厂的智能化大生产,服务业的服务机器人,传媒业的AI制作批量的文字或图片内容等等。典型的例子是,如今的被精确算法制作的AI二次元绘画展现的意境甚至远远超越了人工。这些都对传统的就业产生巨大冲击。
我们看看人工智能取代了哪些行业,有工业工人,服务业工人,教师,翻译,会计······近乎一切想到的工作都有可能被取代。
您以为自己是研究维护AI的高端技术人员就可以脱离这个诅咒了吗?不是的,如今的AI已经开始先进到能够自己研究自己,自己编程了,难道你觉得AI取代一切就业的一天还远吗?
(分隔符)
生产领域是一个比消费领域更复杂的巨大的系统,生产有两个目的,第一点是盈利,第二点是满足消费者消费,在大部分情况下二者是统一的,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来自盈利,盈利来自消费者的消费,按理说,既然二者是统一的,那么这个系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事实就是,目前的盈利和消费都不尽如人意。
问题在于生产领域的所有权结构和分配结构有问题,人工智能取代了大量人工,这些人工智能产品的所有权归属于少数资本垄断者,就相当于,这些资本垄断者取代了那些人工,于是收入被资本垄断者所有,而被取代的劳动者失去了收入,自然不能够消费,消费的不足带来了盈利的不足从而更加恶性循环,从而加剧了社会的贫困和矛盾,技术不是罪,技术为谁真正服务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解决之道在于通过某种手段,让劳动者普遍地拥有资本所有权,从而改善分配结构,能够从人工智能这些优越的资本中取得收入来改善民生,用资本财代替劳动财。
只有社会中每一个人手中都有一定的资本所有权,就是能够从高科技现代生产体系中取得生产要素的收入,不再唯就业为上,就是人驾驭了资本,现代文明的种种困境才能真正地解决。
我期待那一天!
欢迎找我交流!
so mote it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