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图书馆报》主办的“2025科普阅读推广典型案例征集”活动落幕,全国共210个参赛案例激烈角逐,最终,在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一众专家的评审下,信宜市图书馆申报的“虚拟融合・科普无界”阅读推广项目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优秀案例”之一。
《图书馆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是我国图书馆学界第一份、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份图书馆行业报纸。信宜市新图书馆自规划建设之初,便从源头引入VR、MR设备和资源,打造粤西地区公共图书馆中唯一一个县级数字科普体验中心,推出“虚拟融合・科普无界”阅读推广项目。
项目设有270平方米的半封闭专区,大规模引入包括神舟一号、飞碟、人文元宇宙等VR设备,消防科普、太空漫步等MR设备及4D观影体验区,通过前沿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性的科普阅读新场景,实行公益免费预约制,为公众带来智能化、趣味化的虚拟科普体验。
项目围绕“基础科学普及”“走进文化遗产·感受信宜魅力”“生命安全教育”三大系列主题活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智能化阅读推广体系,每个活动都紧扣“科普+体验+互动”核心逻辑,形成独特实施模式。
“基础科学普及”系列以VR/MR、2/3/4D技术为桥梁,打造沉浸式科学探索场域。馆内VR/MR设备如同移动的“科学实验室”,穿梭机、飞碟等VR设备能带人“穿越”星际,直观感受天体运行奥秘;MR太空漫步可让人体悟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特性。目前收录的百余部VR资源多为科普类,涵盖生物科学、天文科学、生命健康等领域。
“走进文化遗产·感受信宜魅力”人文元宇宙非遗活动,聚焦信宜本土文化遗产的活化与传播,通过元宇宙数字技术构建沉浸式阅读空间,助力青少年了解信宜的不动文物、非遗、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同时通过实物展览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引导参与者感受其魅力,提升本土文化认同感。
“生命安全教育”活动将生命安全知识与阅读推广融合,凭借MR技术搭建“虚实交融”的沉浸式学习场域,首先引导参与者阅读生命安全主题书籍,奠定知识基础;随后借助MR设备,让参与者“置身”地震避险、火灾逃生等模拟场景,学习关键技能,最后通过综合互动任务检验并巩固学习成效。
项目通过整体规划引进智能化设备,拓展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使图书馆兼具科学馆、博物馆、少年宫的社会科普功能,图书馆摇身一变为综合性公共文化空间,实现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集约化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高效率供给。除此之外,项目推动图书馆服务从传统借阅延伸至科普教育、文化传承、安全教育等多个领域,让科普知识从静态走向动态的沉浸式体验,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实现创新性阅读。
自2024年2月开馆至2025年8月,项目累计举办活动2500余场次,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体验,社会反响良好。信宜市图书馆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丰富科普阅读推广的形式和内容,深度打造“虚拟融合・科普无界”品牌项目,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迈向新台阶。
编辑:朱昭君 李康华
初审:刁爱惠
终审: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