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存储芯片基本被美日韩企业垄断,而我们国产存储芯片还未突破,只能大量进口人家的芯片,但他们的工厂却经常出事故,不是着火就是什么灾,时不时就涨价。
如今情况有些不同了,但近日国外企业似乎又在酝酿涨价,据说存储大厂美光已经全面停止报价一周,据说可能调涨20%-30%,这次突然出手又想继续收割存储芯片?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持续火热,AI应用也开始从“训练”向“推理”及边缘设备延伸,于是带动了大容量内存DRAM需求的迅速增长,导致内存市场出现供应紧张。
于是,全球第三大存储芯片厂商美光迅速做出反应。据台媒《经济日报》消息,目前美企美光已经暂停对渠道商及OEM/ODM厂商报价,并且是全部内存产品停止报价。
据说,美光计划停止报价约一周左右,后续相关存储产品的价格可能调涨20%-30%。
据相关供应链表示,美光高层观察到了客户的需求预测,显示大容量存储将出现重大的供应短缺,所以紧急暂停所有产品报价,等重新调整后续价格后,再继续进行出货。
据了解,不仅美光正在计划涨价,上周美方的另一家存储芯片厂商闪迪已经将闪存NAND Flash的报价上调10%。接下来,恐怕三星、SK海力士等厂商也不会例外。
毕竟,韩企三星、SK海力士比美光的市场份额更大,在两大存储系列中都排到前两名。
存储芯片是所有芯片中用量最大的,其中用途最广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DRAM内存,包括AI芯片中常用的HBM,另一类是NAND闪存,其他品类用量都不大。
全球DRAM市场前三名为SK海力士、三星、美光,全球NAND市场前五名为三星、SK海力士、凯侠、美光、闪迪,这些都是美日韩企业,合计份额都在90%以上。
也就是说,截至目前为止,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依然国外企业占大头,基本垄断市场。
要知道,我们大陆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之前每年从国外进口基本都是超4000亿美元的芯片,其中三分之一是存储芯片。因此,美日韩存储芯片企业赚取不少利润。
这还不算,他们还经常有理由涨价,比如工厂出现火灾、水灾、雪灾、地震等,每当出现状况就涨一波价,收割一下我们,毕竟定价权在人家那里,我们只能乖乖买单。
但这个情况仅限于2017以前,之前我们的存储份额为0,之后我们国产存储突破了。
我们大陆的厂商长江存储重点发展NAND闪存芯片,长鑫存储重点发展DRAM内存芯片。另外还有福建晋华,当时做得也不错,但被美光屡屡针对,后来陷入了停滞。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存储的技术水平提升很快,还自研发了Xtacking架构,用“混合键合”技术,把存储阵列和电路逻辑分开来做,2022年8月推出232层NAND。
当时,三星、美光才176层,结果2022年10月美方就把长江存储加入到实体清单。
尽管美方制裁影响了我们国产存储的扩产,不能购买美系先进制造设备,但我们国内存储厂商并未停止前进,而是加速国产设备替代,不断提升芯片产线的国产设备率。
据说,长江存储正在打造一条全国产设备产线,近期也启动了第三期存储工厂的扩建。
还有长鑫存储不仅DD4芯片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还推出了DDR5芯片,缩小了跟三星、美光等国外厂商的差距,并且还在攻坚HBM芯片,有望打破这方面的封锁。
据说,长江存储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0%左右,随着工厂扩建、产能增加,明年有可以达到15%。长鑫存储的全球市场份额也达到7-10%左右,也在不断提升中。
对此有外媒表示,国外巨头收割不太可能了!国产存储芯片直接打破了国外存储巨头的定价权,让美日韩企业再不也敢随意涨价,这次涨价是因为需求增长、供应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