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干脆利落地发完药、24小时不眨眼地监护患者,甚至手术台前也可以大展身手……9月14日,市医管中心第七届科技创新大赛决赛上,10个医疗机器人同台竞技,全方位呈现智能医疗新功能。目前,22家市属医院均已开展机器人辅助手术。
决赛现场,机器人亮绝活儿。在天坛医院的展示环节,一款脑血管病全病程陪伴机器人凭借白色的人形外貌,温柔的嗓音,备受好评。它可以与患者交流,在显示屏上实时呈现模拟健康数据,实现24小时监护功能,一旦发现异常数据就会立即发出预警提示。安贞医院展示的智能药房机器人不仅可以快速抓取并传递药品,还能自动核对药品信息,确保用药安全。工作人员说:“从接收处方到出药仅需30秒,提升了取药效率。”
“手术机器人助理”代表也参赛了。其中,积水潭医院的机器人演示了骨盆骨折复位手术模拟操作。“它能以毫米级精度完成复位,提高手术成功率。”该院医生说,其具备的三维成像系统还可实时呈现骨骼结构细节,为手术医生提供有效参考。
此次大赛主题为“机器人医疗应用场景”。作为服贸会重要组成部分,大赛聚焦全球医疗科技前沿,吸引了中央在京及市属医院的92个项目参赛。经多轮筛选,最终10个具有前瞻性与落地潜力的医疗机器人晋级决赛。
“10个项目标志着首都医疗机器人应用已实现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化发展。”市医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22家市属医院均已开展机器人辅助手术,覆盖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等多个专业方向。未来,本市还将继续推动创新成果临床转化与规模化应用,让智能医疗服务惠及更多患者。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柴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