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西贝全国所有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 承诺:“不好吃,不要钱”

近日,知名餐饮品牌西贝与科技界名人罗永浩因“预制菜”问题引发了一场备受关注的争议,相关话题更是冲上热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媒体公开吐槽西贝,称“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并希望国家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此言论一出,迅速引发关注。

9月11日晚,西贝召开新闻发布会强硬回应。西贝方面负责人详细还原了罗永浩一行的用餐情况,称其所点15份菜只有两份没吃完,且按照国家六部门定义,罗永浩所点菜品“没有一道是预制菜”,并认为罗永浩的说法“挺伤害我们的”。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更是明确表示一定会起诉罗永浩,称其对西贝商誉影响非常大。

而罗永浩也不甘示弱,9月11日下午在微博发文回应“好,来吧。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了”,还发布10万元悬赏,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

从法律角度看,这场纠纷存在诸多争议点。法学专家表示,西贝可主张罗永浩的言论贬损其商誉,构成对法人名誉权的侵害,但需证明言论存在虚假性、主观恶意及实际损害。罗永浩则可从消费者批评权角度抗辩,需证明言论基于真实消费体验。此外,对于“预制菜”的定义也存在争议,罗永浩质疑西贝部分菜品使用预制成分,而西贝则称严格按照国家标准。

西贝宣布从9月12日起在全国所有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提供两大承诺:“不好吃,不要钱”以及欢迎顾客参观后厨。这一举措既是对争议的回应,也是对自身菜品质量的自信展示。

这场争议不仅关乎西贝和罗永浩,更涉及到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对于餐饮企业的菜品是否为预制菜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也要求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西贝与罗永浩的纠纷或许能推动餐饮行业在预制菜信息披露方面更加规范。

目前,双方纠纷具备和解的可能性,西贝若能加强加工透明度,罗永浩若能删除争议性措辞并补充说明,或许能达成双赢局面。这场争议的最终结局,我们将持续关注。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NfrRqU4ibO9AJIx45TDKfN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