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结合格力官方技术资料与实际维修经验,整理常见故障代码及其排查逻辑,如下:
一、通信故障
▶ E1:室内外机通信故障
含义:室内机与室外机无法建立有效通信。
可能原因:
通信线连接松动、短路或断路(如端子排接触不良);
通信线路受强电干扰(如与电源线共管敷设);
室外机主板、室内机控制器或通信模块损坏;
系统地址码重复(多台室内机未正确设置 ID)。
排查步骤:
断电后检查通信线(通常为 RVVP 2×0.75mm² 屏蔽线)是否牢固,用万用表测量线路阻值(正常应<1Ω);
分离通信线与强电线路,排除干扰后试运行;
逐个室内机断电重启,检查地址码设置(默认从 “1” 开始递增,无重复);
替换室外机主板或室内机控制器,测试通信是否恢复。
▶ E6:室内机之间通信故障
含义:同一系统内多台室内机间信号传输中断。
可能原因:
室内机级联线(Y 型分支器)接触不良;
某台室内机控制器故障导致全网通信瘫痪;
线路过长或分支过多,超出通信协议负载上限(格力多联机单系统最多支持 64 台室内机)。
排查技巧:
采用 “分段隔离法”,从首台室内机开始,逐台断开后续设备,定位故障机;
更换故障机控制器或级联线,重启系统后观察代码是否消失。
二、压缩机故障
▶ U1:压缩机电源反相或缺相
含义:三相电源相序错误或某相缺失。
可能原因:
外接电源相序接反(仅针对三相电机型);
电源线路松动、熔断器熔断或空气开关故障;
压缩机接触器触点烧蚀或线圈损坏。
解决方法:
三相机型需调整电源相序(交换任意两相火线),单相机型检查零线是否可靠;
测量电源电压(三相 380V±10%,单相 220V±10%),修复或更换故障线路;
检查接触器动作是否正常,触点烧蚀时需整体更换。
▶ U3:压缩机过流保护
含义:压缩机运行电流超过额定值,触发保护停机。
可能原因:
制冷剂充注过量或系统内混入空气,导致排气压力过高;
压缩机润滑油不足或油质劣化,机械阻力增大;
变频模块故障,输出电流不稳定。
排查流程:
用压力表检测系统压力(R410A 系统正常高压约 2.8-3.5MPa,低压约 0.6-0.8MPa),过量时需放气至标准值;
检查油镜油位(应位于 1/2-2/3 刻度),不足时补充同型号冷冻油;
用万用表测量变频模块输出电压(三相平衡,偏差<5%),异常时更换模块。
三、传感器故障:
▶ F0:室内机环境温度传感器故障
含义:室内机检测到环境温度传感器开路或短路。
可能原因:
传感器探头脱落或接触不良(常见于滤网清洗后未复位);
传感器线缆破损或阻值漂移(正常 25℃时阻值约 5kΩ 或 10kΩ,依机型而定);
室内机主板传感器接口故障。
处理方式:
打开面板检查传感器探头是否固定在回风口,重新粘贴并包裹保温棉;
用万用表测量传感器阻值,偏离标准值时更换新件;
代换主板测试,确认是否为电路问题。
▶ F3:室外机排气温度传感器故障
含义:压缩机排气温度超过保护阈值(通常>120℃)。
可能原因:
制冷剂不足或泄漏,导致压缩机空转过热;
室外机散热不良(风扇不转、冷凝器脏堵、环境温度过高);
四通阀串气或电子膨胀阀故障,导致冷媒循环异常。
解决步骤:
用电子检漏仪检测管路泄漏点,修复后定量充注制冷剂;
清洗冷凝器翅片(可用高压水枪配合中性清洁剂),检查风扇电容是否失效;
测试四通阀线圈阻值(正常约 50-100Ω),异常时更换;手动调节电子膨胀阀开度,观察温度变化。
四、制冷剂与压力故障
▶ H1:压缩机过载(高压保护)
含义:系统高压压力超过设定值(R410A 系统>3.8MPa)。
可能原因:
冷凝器积尘严重或风扇转速不足,散热效率下降;
制冷剂充注过多或系统内有不凝性气体(如空气);
管路阀门未完全打开或弯头过多,造成流通阻力增大。
排查要点:
观察室外机风扇运行状态,更换损坏的电容或电机;
停机后从高压阀放气至标准压力,同时开启真空泵抽真空 15 分钟以上;
检查管路走向,减少不必要的弯头,确保阀门全开。
▶ H9:制冷剂泄漏(低压保护)
含义:系统低压压力低于保护值(R410A 系统<0.3MPa)。
典型场景:
连接管喇叭口裂纹、阀门接口松动;
蒸发器或冷凝器焊口沙眼;
长期运行后密封圈老化(如室内机分歧管接口)。
处理流程:
对系统充入 0.8MPa 氮气,用肥皂水涂抹各接口,冒泡处即为漏点;
漏点修复后,抽真空至 - 0.1MPa 并保压 30 分钟,无压降则定量充注制冷剂;
对于微漏难以定位的情况,可注入荧光剂运行 24 小时,用紫外线灯照射查找。
总结:格力多联机故障代码是系统健康状态的 “晴雨表”,掌握代码含义与排查逻辑可大幅缩短维修时间。实际操作中需结合设备手册与现场工况,遵循 “先简后繁、先外后内” 的原则,必要时借助官方技术支持,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