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令人震惊的研究揭示:木星正在缩小,体积曾为现今两倍

天文学家通过研究木星众多卫星中两颗卫星的奇特轨道,计算出这颗气态巨行星曾经的体积是现在的两倍。

一项新研究表明,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其过去的体积比如今更为庞大。

约45亿年前,形成太阳与行星的气体和尘埃云(即太阳星云)逐渐消散。研究人员发现,彼时木星的体积至少是现在的两倍,其磁场强度更是如今的约50倍。研究团队于5月20日在《自然-天文学》杂志发表论文,这些发现或将为科学家重构早期太阳系图景提供关键线索。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追溯生命起源。而要解开这一谜题,厘清行星形成的早期阶段至关重要。" 论文合著者、加州理工学院行星科学家康斯坦丁·巴特金(Konstantin Batygin)在声明中表示,"这项研究让我们离揭示木星乃至整个太阳系的形成机制更近了一步。"

木星的巨大引力与太阳共同塑造了太阳系,影响着其他行星和岩石天体的运行轨道。然而,这颗巨行星自身的形成过程仍笼罩在迷雾中。

为探究木星的早期历史,研究人员分析了木卫五(Amalthea)和木卫十四(Thebe)当前略微倾斜的轨道。这两颗卫星的轨道形态与它们最初形成时相近,但长期以来,邻近体积更大且火山活跃的木卫一的引力拖拽使其轨道发生了轻微偏移。通过计算实际轨道变化与木卫一引力作用预测值之间的差异,研究团队得以反推出木星的原初体积。

科学家推演发现:当标志行星形成结束的太阳星云消散时,木星半径需达到当前2至2.5倍,才能使木卫五和木卫十四维持现有轨道。随着木星表面冷却,其体积逐渐收缩至如今大小。基于这一原始半径,团队进一步推算出木星当时的磁场强度约为21毫特斯拉 —— 相当于当前强度的50倍,是地球磁场的400倍。

"令人惊叹的是,即便历经45亿年,仍有足够线索让我们重建木星诞生之初的物理状态。" 论文合著者、密歇根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弗雷德·亚当斯(Fred Adams)在声明中感慨道。

这项研究为科学家观测太阳系历史关键转折期提供了更锐利的视角。由于推算过程不依赖尚不明确的木星形成机制,而是基于可直接观测的物理量,其结论更具可靠性。

"我们在此建立了一个重要基准点," 巴特金表示,"未来我们将能以此为起点,更自信地重构太阳系的演化历程。"

据加州理工学院数据,木星目前正以每年约2厘米的速度收缩。这一现象源于“开尔文-亥姆霍兹收缩机制” —— 行星因冷却而体积缩小的物理过程。随着木星内部逐渐冷却,压力下降导致其持续收缩,但这一过程何时开始尚不可知。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aFMgbuLdKm73eAHe6RBjT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