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自媒体这个风口,热度一直不降,很多律师也都正在尝试,或者一直有尝试的想法。
但我想说,对于绝大部分律师伙伴,尤其是单打独斗的独立律师来说,做IP其实是个伪命题。
为啥呢?
因为IP需要具有可复制性,比如明星开演唱会,一场就能让10万人买单,收入规模相当可观,还能在不同城市重复演出。
但律师的IP就不一样了,虽然在链接客户的环节上有可能实现规模化,但在进一步跟进成交和交付上真的很难做到。
就算你有几百万、几千万粉丝,也很难。后台咨询量大到都回复不过来,就更别提从中筛选转化了。
客户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
今天有人问汽车退一赔三怎么弄,明天来人问离婚房子怎么争取,后天又问家里房产继承跟兄弟姐妹吵架怎么解决……
每个问题都不一样,根本没办法标准化交付。
除非你做极其精准的定位,进入一个垂直赛道,服务一个垂直群体的细分需求,把你的服务产品切割得非常精准,比如专门做保险重疾险理赔,服务那些被拒赔的人,这样才能有获客和交付的规模化、标准化。
但这种定位的天花板,又肉眼可见地低,只能慢慢耕耘,满足一个小群体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受制于地域和团队,顶天就是千万级的体量。这不像周杰伦,霉霉这种明星IP,做巡回演唱会这种标准品,一年就可以做到几个亿,乃至几十亿的规模。
所以,我觉得律师IP这事儿,确实是个伪命题。
与其追求变现如此困难、成功率如此低的IP,我更建议,律师伙伴们可以从私域入手,聚焦在自己的私域朋友圈里,把自己身边人的案源吃透,做私域IP。
多发发朋友圈,每天在朋友圈里普法,让朋友圈里的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律师,都知道你做律师有多专业。
这对于绝大多数的律师伙伴来说,是更好入手、也更容易变现的选择。
律师私域运营具体怎么做,我为大家总结了一份《律师朋友圈私域运营宝典》的方法论合集手册,教你如何把私域案源变现成实打实的案源,可以直接购买:
这是个公益商品,所有的收入我们都会捐赠出去,我们已经累计捐赠出去13.85万了,手册前几页都有捐赠记录。
此外,LegalMVP谱法365年度会员,承包大家全年365天微信朋友圈普法内容,助力律师利用好私域朋友圈获客,感兴趣的伙伴,可以戳图了解详情:
你觉得呢?
想要了解更多内卷当下律师拓客的新方法,关注我吧,咱们下次继续聊~
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四,我也会直播讲我这一个月以来遇到的真人真事,尤其是和搞钱相关的,你也可以扫码预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