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SAP重启绩效评估系统引发的思考

最近看到德勤把办公室出勤率列入KPI的新闻时,不禁让人唏嘘,这些曾经标榜"弹性办公""人性化管理"的跨国巨头,怎么突然集体调头搞起"坐班运动"了?

三年前疫情最猛的时候,这些公司可是把远程办公吹上天。德勤当时的内部文件白纸黑字写着"员工可自主决定办公方式",现在倒好,连刷工牌次数都跟奖金挂钩了。

普华永道更绝,直接给英国员工下通牒:2025年起每周必须坐够三天班,还要像记工时一样记考勤。这剧情反转得比美剧还快,搞得我们这些打工人直挠头:不是说好居家办公是未来趋势吗?

仔细想想,这些政策转向背后藏着几把辛酸泪。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HR吐槽:"现在项目利润率越来越低,老板们看着空荡荡的办公楼直上火—租金可不会因为工位空着就打折啊!"这话倒是点醒了我,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可不就得变着法儿"拧毛巾"吗?

有个在SAP德国总部做开发的朋友说,他背后的办公室就跟游戏里的新手村似的,稀稀拉拉坐着几个人。"现在每周三必须到岗,说是促进协作,结果大家来了也就是各自开视频会议。"他苦笑着指了指桌上的降噪耳机,"经理们现在天天盯着系统里的代码提交记录,跟查岗似的,搞得我上厕所都不敢超过十分钟。"

这种拧巴劲儿在绩效考核上更明显。SAP搞的三六九等分类,看着像是给摸鱼党上紧箍咒,实际执行起来全是坑。我认识个柏林分部的产品经理,他们团队今年绩效评估时,有个老员工因为总在Slack上秒回消息,被评了"高绩效";而真正熬夜改bug的程序员,反而因为不擅长在晨会上"表决心"被划进"改进区"。这哪是考核效率,分明是逼人修炼职场表演学。

国内大厂也没闲着。前阵子杭州某电商公司传出要统计"工位热力图",深圳有游戏公司给程序员发运动手环测心率——美其名曰关注员工健康,实际是防着有人带薪拉屎。钉钉上那个"下班勿扰模式"更是黑色幽默,我朋友公司的行政主管,凌晨两点还在群里@全员查收邮件,这算哪门子"勿扰"?

不过话说回来,有些岗位还真离不开面对面。一个朋友在四大做审计,去年跟着项目组在客户现场驻扎了小半年。"看着是累成狗,但比起前两年视频对账时,双方举着摄像头在文件堆里大海捞针,效率确实高不少。"她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照片,会议室白板上密密麻麻贴满便利贴,"这些即兴碰撞出的审计线索,靠Teams开会可弄不出来。"

这场办公室争夺战里,最魔幻的当属职场文化的撕裂。硅谷那边Meta还在大谈元宇宙办公,华尔街投行却把交易员锁死在工位上。国内更绝,有老板在年会上喊出"把公司当第二个家",转头就在茶水间装上人脸识别打卡机。这让我想起《1984》里的电屏,只不过现在的"老大哥"改叫OKR了。

"现在搞绩效改革就像给病人换止疼片—经济寒流才是病根,但谁都开不出退烧药。"这话细品挺有意思,当增长红利消失,企业可不就得折腾组织架构来找安全感么?只是苦了打工人,前脚刚适应了居家办公的瑜伽裤,后脚就要重新学会系领带挤地铁。

突然有点感慨。或许我们正在见证职场文明的又一次嬗变,就像当年从工厂汽笛考勤变成弹性工作制。只是希望这次转身,别只剩下冰冷的数字监控,而忘了工作本该是创造价值的美好过程。毕竟,真正的好绩效,从来都不是靠数椅子上的屁股印子来实现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AvfvrTmZayWJYDZyJ1P0TF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