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在我国南海领域有诸多岛屿,其中又以东西南北四大群岛为主,其他岛屿围绕着四方结构零零散散分布在周围,其中不乏有波谲云诡,非同寻常的现象。
其中位于西沙群岛中的东岛竟然被科学家发现有400头野牛群,这就让人不能理解了!
西沙群岛四面环海,其中东岛又自发形成一个天然生态系统,那这400头的野牛群从哪里来?总不能是从天而降吧!经过科学家的反复确认,终于在野牛的活动中心——牛塘中找到了答案!
资源丰富的东岛
正如上文所言,东岛是西沙群岛东部地区的一个岛屿,岛屿总体面积不大,东西长2400米,南北宽1000米,陆地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
东岛处于热带海洋气候带,岛上气温年差小,最冷月也能保持近15摄氏度的温度,可以说是许多植物生活的天堂。
事实也正是如此,东岛范围内植物非常丰富,常见的有草海桐、银毛树等灌木为主。
这里全年降水丰富,近些年海南省三沙市政府开始在岛上人工种植木麻黄和椰子树,一方面可以丰富岛内植物分布,防风固沙;另一方面也能开发岛屿经济价值,一举两得。
既然植物丰富就说明东岛含氧量高,那长久以来自然就会有动物在岛上落脚。
东岛最常见的动物是各种鸟类,密密麻麻大约有万只鸟儿将东岛视为最佳栖息地,其中又以白鲣鸟为主。
白鲣鸟又被渔民称为“导航鸟”,是非常具备代表性的海洋珍贵鸟类;为了避免其因人为捕杀走向灭绝,我国政府已经在东岛建立自然保护区。
除此之外,岛上还有一些野鸭、山鸡、野狗等。至于大型动物数量较少,毕竟岛上资源有限,大型动物的活动空间颇受限制,就算往年真的有不少大型生物在此地居住,现在估计也早就灭绝了。不过最让科学家意外的是,东岛上竟然藏有400头野牛群。
虽然说野牛群主要以植物为食,东岛周围灌木丛茂密肯定能给野牛群供应源源不断的食物。可问题是这些大型动物到底是怎么过来的呢?
400头野牛已经颇具规模,如果它们不受控制的繁衍,甚至不到10年就能全面占据东岛,这似乎并不符合东岛自然形成的生态规律。
那如果不是岛上自然产生的,又是谁将这么多头野牛运过来呢?
西沙群岛可是四面环海,想要跨过茫茫大海将这400头野牛送过来简直是痴人说梦。
或许只有一种原因可以解释东岛的现象:这些野牛很早之前就在岛上了,虽然它们不是岛上的原住民,但好在搬家搬得早,在岛上已经根深蒂固。
跨越明清的集体迁徙
最先发现东岛有野牛群的是一支科学考察团,他们于2003年登陆东岛,顿时就被岛上的野牛群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这完全没有理由啊,这么大的哺乳动物在岛上生活,怎么看都不像是独立进化出来的。后来又有专家登岛深入调查,这才揭开了东岛有野牛群的根本原因。
从东岛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曾在过去5000年的时间里有过3次沉浮,这也就堵死了野牛群是自然进化出来的说法,岛屿都被海洋淹了,总不能去深海进化吧。
既然不是进化而来,那就只有可能是外来物种,关键是如何溯源野牛群的登岛时间,这给科研人员的研究造成了不小困扰。
直到一次跟踪活动中,有科研人员意外发现野牛群最核心的活动区域——牛塘,这才揭开了野牛群真实面纱。
要知道,牛塘里面可是有大量牛粪的,科研人员随后从三个区域采集牛粪,在距离沉积层顶部25厘米处采集的牛粪样本中,找到了野牛进入东岛的具体时间。
其实科学溯源的过程并不复杂,关键是要有合适的样本。根据科研人员对此处保存的种子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的结果得知,这些牛粪普遍具有350-390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这批野牛群是1630-1670年左右登岛的。
这正是大明王朝的末期,后被入关的清军所取代。
科研人员随后从历史文献中找到了野牛群的由来。那是正值明末清初的动乱之年,不少反对清政府的老百姓被逼无奈从陆地迁移到了海上,他们临走时除了带着生产工具和种子外,还将耕田所需的牲畜一并迁走,就这样来到了西沙群岛。
当时西沙群岛可谓是一片世外桃源,清政府主要打压的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海盗与民商,对海南岛以外的西沙群岛管辖力度不足,这也让当时的人们活了下来,牲畜自然而然的也保留下来。
可以看出,眼下在东岛生活的野牛群实际上是家牛野化而成的,后来它们成功融入东岛的自然生态中,就这样传承下来。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十几年曾有不法商人来东岛大肆捕杀野牛群,从它们的身体中获得丰富的回报。本来野牛群数量就不多,被偷猎后更是数量锐减至不到50头;直到后来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才让野牛群的数量被合理控制到300头左右。
东岛几乎可以说是我国唯一一个拥有野牛的自然岛屿,其他岛屿都是海鸟、猴子,东岛直接就来一出野牛群,这效果立竿见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