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值描述的是样本集合的中间点,它告诉我们的信息是有限的;而方差给我们描述的是样本集合的各个样本点到均值之间的平均距离。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全栈君 编译最近的协同过滤算法皮尔逊相似度计算。下顺便研究R简单使用的语言。概率统计知识。
專 欄 ❈PytLab,Python 中文社区专栏作者。主要从事科学计算与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应用,主要语言为Python,C,C++。熟悉数值算法(最优化方法,蒙特卡洛算法等)与并行化 算法(MPI,OpenMP等多线程以及多进程并行化)以及python优化方法,经常使用C++给python写扩展。 知乎专栏:化学狗码砖的日常 blog:http://pytlab.org github:https://github.com/PytLab ❈ 前言 最近开始总结学习回归相关的东东了,与分类的目标变量是标称型不
相关分析(Analysis of Correlation)是网站分析中经常使用的分析方法之一。通过对不同特征或数据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业务运营中的关键影响及驱动因素。并对业务的发展进行预测。本篇文章将介绍5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在开始介绍相关分析之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
期望也就是平均值,是一个数值,反应的是随机变量平均取值的情况,期望也叫做加权平均。在信号中代表直流分量。
典型关联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是常用的挖掘数据关联关系的方法之一。在展开之前,我们首先回忆一下数理统计中相关系数的概念。
统计学是数据分析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统计学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在数据量极大的互联网领域也不例外,因此扎实的统计学基础是一个优秀的数据分析师必备的技能。统计学的知识包括了图形信息化、数据的集中趋势、概率计算、排列组合、连续型概率分布、离散型概率分布、假设检验、相关和回归等知识,对于具体的知识点,楼主就不一一介绍了,感兴趣的同学请参考书籍《深入浅出统计学》、《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今天的分享主要会选取统计学中几个容易混淆的、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分享。
本文由博主经过查阅网上资料整理总结后编写,如存在错误或不恰当之处请留言以便更正,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在之前的几篇文章中曾讲述过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几何意义和推导过程(PS:点击即可阅读),这里面就要涉及到协方差矩阵的计算,本文将针对协方差矩阵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协方差矩阵的定义、数学背景与意义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
2.样本方差 方差(Variance)是度量一组数据的离散(波动)程度。方差是各个样本与样本均值的差的平方和的均值,分母除以n-1是为了满足无偏估计:
视频已经成为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众所周知,视频的原始数据量大的惊人,不利于存储和传输!于是乎有了视频编码,不同的编码器,不同的参数,软件与硬件,到底哪一种编码编的好呢?于是乎就有了视频编码质量评价!一起来看看!
RMSD即均方根偏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设有两组向量P和Q,每组向量有N个维度为D的向量,因此P和Q可以看做N×D矩阵,那么这两组向量的RMSD为
特征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数据预处理”过程,在实现机器学习任务中,获得数据后通常先进行特征选择,此后再训练学习器。[1]
在一次课题组师兄汇报的时候,我第一听说了Mantel Test,当时第一眼就被这个漂亮的图形所吸引,所以就想着以后也能用到自己的文章里,便自己花时间了解了下。
相关系数 15.1 相关系数的概念 著名统计学家卡尔·皮尔逊设计了统计指标——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相关系数是用以反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相关系数是按积差方法计算,同样以两变量与各自平均值的离差为基础,通过两个离差相乘来反映两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着重研究线性的单相关系数。 依据相关现象之间的不同特征,其统计指标的名称有所不同。如将反映两变量间线性相关关系的统计指标称为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平方称为判定系数);将反映两变量间曲线相关关系的统计指标称为非线性相关
主成分分析算法(PCA)是最常用的线性降维方法,它的目标是通过某种线性投影,将高维的数据映射到低维的空间中,并期望在所投影的维度上数据的信息量最大(方差最大),以此使用较少的数据维度,同时保留住较多的原数据点的特性。
PCA: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1、引入 PCA算法是无监督学习专门用来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而设计,通过将高维数据降维后得到的低维数能加快
PCA: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1、引入
本文介绍正定矩阵和半正定矩阵。 定义 正定和半正定这两个词的英文分别是positive definite和positive semi-definite,其中,definite是一个形容词,表示“明确的、确定的”等意思。 正定 给定一个大小为n \times n 的实方阵A ,若对于任意长度为n的非零向量x ,有x^TAx>0A是一个正定矩阵。 此时,若A为对称方阵,则称A为对称正定矩阵。 半正定 给定一个大小为n \times n 的实方阵A ,若对于任意长度为n的非零向量x ,有x^TAx
1. 问题 之前我们讨论的PCA、ICA也好,对样本数据来言,可以是没有类别标签y的。回想我们做回归时,如果特征太多,那么会产生不相关特征引入、过度拟合等问题。我们可以使用PCA来降维,但PCA没有将类别标签考虑进去,属于无监督的。 比如回到上次提出的文档中含有“learn”和“study”的问题,使用PCA后,也许可以将这两个特征合并为一个,降了维度。但假设我们的类别标签y是判断这篇文章的topic是不是有关学习方面的。那么这两个特征对y几乎没什么影响,完全可以去除。 再举一
方差的代数意义很简单,两个数的方差就是两个数差值的平方,作为衡量实际问题的数字特征,方差有代表了问题的波动性。
参考链接: Python中的统计函数 2(方差度量) 转载自:博客园:寻自己 https://www.cnblogs.com/xunziji/p/6772227.html?utm_source=it
原文下载地址:https://ece.uwaterloo.ca/~z70wang/publications/ssim.pdf
引导图滤波器是一种自适应权重滤波器,能够在平滑图像的同时起到保持边界的作用,具体公式推导请查阅原文献《Guided Image Filtering》以及matlab源码:http://kaimingh
各位同学好,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python机器学习中的特征选择和数据降维。内容有:
计算化学中有时会要求我们计算两个向量的相似度,如做聚类分析时需要计算两个向量的距离,用分子指纹来判断两个化合物的相似程度,用夹角余弦判断两个描述符的相似程度等。计算向量间相似度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相关的代码已经提交到github仓库
在机器学习中降维是我们经常需要用到的算法,在降维的众多方法中PCA无疑是最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之一,最近准备撸一个人脸识别算法,也会频繁用到PCA,本文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PCA算法。
这道理放在编程上也一并受用。在编程方面有着天赋异禀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大多数人想要从编程小白进阶到高手,需要经历的是日积月累的学习,那么如何学习呢?当然是每天都练习一道题目!!
由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往往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对每个不确定度来源评定的标准偏差,称为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用符号ui表示。
以上是某百科的解释。等等!是不是还是觉得比较晦涩难懂呢?对于非理工科的小白来说,如何清晰、形象地理解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数学概念呢?没关系,今天红色石头就通过形象生动的例子,通俗易懂地给大家来讲一讲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AI 科技评论按:这是 otoro.net 的系列技术博客之一,以通俗可视化的方法讲解了进化策略(Evolution Strategies)中的诸多概念。AI 科技评论全文编译如下。 本文将通过一些可视化的案例向大家解释进化策略是如何工作的。为了方便更多入门读者理解本文,我将对相关公式做简化处理。同时,我也为希望理解更多数学细节的读者提供了相关数学公式的原始论文。这是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在本系列中,我会向大家介绍如何在诸如 MNIST、OpenAI Gym、Roboschool、PyBullet 等任务中应
相信大家已经读过数据科学中 17 种相似性和相异性度量(上),如果你还没有阅读,请戳👉这里。本篇将继续介绍数据科学中 17 种相似性和相异性度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⑦ 皮尔逊相关距离 相关距离量化了两个属性之间线性、单调关系的强度。此外,它使用协方差值作为初始计算步骤。但是,协方差本身很难解释,并且不会显示数据与表示测量之间趋势的线的接近或远离程度。 为了说明相关性意味着什么,回到我们的 Iris 数据集并绘制 Iris-Setosa 样本以显示两个特征之间的关系:花瓣长度和花瓣宽度。 具有两个特征测
白化是一种重要的预处理过程,其目的就是降低输入数据的冗余性,使得经过白化处理的输入数据具有如下性质:(i)特征之间相关性较低;(ii)所有特征具有相同的方差。
在机器学习中,经常需要使用距离和相似性计算的公式,在做分类时,常常需要计算不同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度量(Similarity Measurement),计算这个度量,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Distance)”。比如利用k-means进行聚类时,判断个体所属的类别,就需要使用距离计算公式得到样本距离簇心的距离,利用kNN进行分类时,也是计算个体与已知类别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判断个体的所属类别。
BERT-flow来自论文《On the Sentence Embeddings from 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s》[1],中了EMNLP 2020,主要是用flow模型校正了BERT出来的句向量的分布,从而使得计算出来的cos相似度更为合理一些。由于笔者定时刷Arixv的习惯,早在它放到Arxiv时笔者就看到了它,但并没有什么兴趣。想不到前段时间小火了一把,短时间内公众号、知乎等地出现了不少的解读,相信读者们多多少少都被它刷屏了一下。
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也叫皮尔森积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是用来反应两个变量相似程度的统计量。或者说可以用来计算两个向量的相似度(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文本分类、用户喜好推荐系统中都有应用)。 皮尔森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ρX,Y=cov(X,Y)σXσY=E((X−μX)(Y−μY))σXσY=E(XY)−E(X)E(Y)E(X2)−E2(X)√E(Y2)−E2(Y)√ρX,Y=cov(X,Y)σXσY=E((X−μX)(Y−μY))σXσY=E(XY)−E(X)E(Y)E(X2)−E2(X)E(Y2)−E2(Y)\rho_{X,Y}=\frac{cov(X,Y)}{\sigma_{X}\sigma_{Y}}=\frac{E((X-\mu_X)(Y-\mu_Y))}{\sigma_{X}\sigma_{Y}}=\frac{E(XY)-E(X)E(Y)}{\sqrt{E(X^2)-E^2(X)}\sqrt{E(Y^2)-E^2(Y)}} 分子是协方差,分母是两个变量标准差的乘积。显然要求X和Y的标准差都不能为0。
本文介绍了聚类分析中的轮廓系数、调整兰德指数、互信息、同质性、完整性、V-measure、Fowlkes-Mallows 分数、Silhouette Coefficient、Calinski-Harabasz Index等指标,以及这些指标如何用于评估聚类分析结果。
EM( expectation-maximization,期望最大化)算法是机器学习中与SVM(支持向量机)、概率图模型并列的难以理解的算法,主要原因在于其原理较为抽象,初学者无法抓住核心的点并理解算法求解的思路。本文对EM算法的基本原理进行系统的阐述,并以求解高斯混合模型为例说明其具体的用法。文章是对已经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机器学习与应用》一书中EM算法的讲解,对部分内容作了扩充。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red_stone1/article/details/82754517
用PCA降维 本章我们将介绍一种降维方法,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主成分分析)。降维致力于解决三类问题。第一,降维可以缓解维度灾难问题。第二,降维可以在压缩数据的同时让信息损失最小化。第三,理解几百个维度的数据结构很困难,两三个维度的数据通过可视化更容易理解。下面,我们用PCA将一个高维数据降成二维,方便可视化,之后,我们建一个脸部识别系统。 PCA简介 在第三章,特征提取与处理里面,涉及高维特征向量的问题往往容易陷入维度灾难。随着数据集维度的增加,算法学习需要的样
目标检测损失函数的选择在目标检测问题建模中至关重要。通常,目标检测需要两个损失函数,一个用于对象分类,另一个用于边界框回归(BBR)。本文将重点介绍 IoU 损失函数(GIoU 损失、DIoU 损失和 CIoU 损失、ProbIoU)。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最原始的IoU定义
由线性回归(一)^1,我们通过数学中的极值原理推导出了一元线性回归的参数估计和多元线性回归的参数估计的拟合方程计算方法。同时为了检验拟合质量,我们引入了两种主要检验:
由于Batch Normalization包含数据标准化的操作,因此在了解BN前,首先要对数据标准化有个简单认识。 数据标准化通常包括两种:0-1标准化和Z-score标准化,深度学习中的标准化往往指代的是后者。
贝叶斯优化是一种黑盒优化算法,用于求解表达式未知的函数的极值问题。算法根据一组采样点处的函数值预测出任意点处函数值的概率分布,这通过高斯过程回归而实现。根据高斯过程回归的结果构造采集函数,用于衡量每一个点值得探索的程度,求解采集函数的极值从而确定下一个采样点。最后返回这组采样点的极值作为函数的极值。这种算法在机器学习中被用于AutoML算法,自动确定机器学习算法的超参数。某些NAS算法也使用了贝叶斯优化算法。
Pearson Similiarity 计算案例 以下以还有一篇文章中的用户-物品关系为例,说明一下皮尔森类似度的计算过程。 皮尔森类似度的原始计算公式为: 不继续展开化简:
涵盖了常用到的距离与相似度计算方式,其中包括欧几里得距离、标准化欧几里得距离、曼哈顿距离、汉明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马氏距离、兰氏距离、闵科夫斯基距离、编辑距离、余弦相似度、杰卡德相似度、Dice系数。
http://blog.csdn.net/zbc1090549839/article/details/44103801
方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非常常见,它主要是为了提供样本离群程度的描述。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去买一包薯片,一般来说一袋薯片当中的数量是固定的。我们假设平均每袋当中都有50片薯片好了,即使是机器灌装,也不可能做到每一袋都刚好是50片,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误差。而均值则无法衡量这种误差。
设随机变量X只取有限个可能值a_i (i=0, 1, ..., m),其概率分布为P (X = a_i) = p_i. 则X的数学期望,记为E(X)或EX,定义为:
由于某些不可抗拒的原因,LaTeX公式无法正常显示. 点击这里查看PDF版本 Github: https://github.com/yingzk/MyML 博 客: https://www.yingjoy.cn/ 前言 在机器学习中,经常需要使用距离和相似性计算的公式,在做分类时,常常需要计算不同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度量(Similarity Measurement),计算这个度量,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Distance)”。比如利用k-means进行聚类时,判断个体所属的类别,就需要使用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