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字如面,我是一臻
❝在企业级OLAP数据库的技术选型中,Apache Doris与ClickHouse作为两个主流解决方案,其开源策略与商业化模式的差异正在成为影响用户决策的关键因素。 今天,我们在"超强台风"桦加沙来临之际,通过深入分析两者在
治理模式、功能开放性、运维自动化以及长期发展路径等维度的表现,可以作为企业提供更加客观的技术选型参考~

从治理模式来看,Apache Doris与ClickHouse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Apache Doris作为Apache软件基金会的顶级项目,遵循Apache 2.0协议,其治理权完全归属于开源社区。这种治理模式确保了代码演进的透明性和社区驱动的发展方向,核心功能如存算分离、实时更新、倒排索引等关键特性均在开源版本中提供。用户和厂商可以在此基础上自由构建云服务或进行私有化部署,既保证了技术的可控性,也为商业化应用提供了灵活的选择空间。
相比之下,ClickHouse虽然同样采用Apache 2.0协议,但其并非基金会托管项目,而是由ClickHouse Inc.公司主导开发。这种公司主导的开发模式在产品演进速度上可能具有优势,但也带来了开源策略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商业化压力下,ClickHouse将部分核心功能如SharedMergeTree存算分离能力和轻量更新机制仅在ClickHouse Cloud商业版本中提供,这种做法引发了开源社区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担忧。
在功能开放性方面,两者的差异更加明显。
Apache Doris自3.0版本起就在开源版本中提供完整的存算分离能力,用户可以将数据存储在S3、OSS等对象存储中,同时保持计算节点的无状态运行。这种架构设计不仅支持弹性扩缩容和按需启动,还能够与Kubernetes等云原生技术栈深度集成,在大数据量场景下可显著降低整体成本。据实际案例显示,合理的存算分离架构可以为企业节省约70%的基础设施成本。
而ClickHouse的存算分离功能目前仍然局限于其商业云服务中,开源版本无法本地部署该架构。这种限制对于有数据安全要求、成本控制需求或需要定制化部署的企业来说,可能成为重要的技术选型障碍。用户如果需要使用这些先进功能,必须选择商业云服务,从而失去了自主部署和完全控制的灵活性。
从运维自动化角度分析,Apache Doris展现出了更高的成熟度。
在集群管理方面,Doris能够在扩容时自动将数据重新分布至新加入的节点,保证数据与计算负载的均衡,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且服务不中断。菜鸟网络等大型企业的生产实践证明,Doris集群可以频繁进行扩缩容操作以应对业务波动,这种自动化能力大大降低了运维复杂度。
ClickHouse在集群管理方面则相对复杂,部署过程通常需要配置ZooKeeper和复杂的XML文件。在扩容场景下,新节点不会自动承担查询负载,需要运维人员手动使用clickhouse-copier或clickhouse-backup等工具进行数据迁移。根据Contentsquare等企业用户的实际经验,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运维团队,也需要通过备份和原地重分片等复杂操作来完成扩容,过程不仅繁琐且容易出错。
在故障恢复机制方面,两者的差异同样显著。
Apache Doris具备完善的自动故障恢复能力,当节点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屏蔽相关的查询与写入请求,并在其他可用节点上重建副本,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和服务的连续性。这种自愈能力在夜间或无人值守环境下尤为重要,能够大幅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ClickHouse在硬件故障场景下通常需要运维人员手动介入修复副本,其容灾机制相对薄弱。这种差异在实际运维工作中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7×24小时运行的生产系统,自动故障恢复能力直接关系到业务的连续性和运维成本的控制。
在资源隔离和多租户支持方面,Apache Doris提供了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
在存算分离架构下,Doris可以使用计算组(Compute Group)实现导入和查询的物理隔离;在存算一体架构下,可以使用资源组(Resource Group)进行物理隔离;同时还支持工作负载队列(Workload Group)对单机内的CPU、内存、IO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这种多层次的资源隔离机制使得不同业务可以在同一Doris集群中稳定运行,既降低了运维复杂度,又提升了多租户场景下的性能稳定性。
ClickHouse在资源隔离方面主要依赖查询限额、用户配置和多集群部署等"软隔离"方式,在高并发和多租户场景下可能出现资源竞争和性能干扰问题。
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开源治理模式的差异将对两个项目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Apache Doris的社区治理模式确保了技术发展的透明性和可预测性,用户可以基于开源版本进行长期规划,而不必担心核心功能的突然闭源。这种确定性对于企业的技术架构规划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ClickHouse的公司主导模式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带来更快的产品迭代,但其商业化策略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开源用户的利益。特别是当核心功能逐步向商业版本迁移时,开源用户可能面临功能受限或被迫付费的困境。

综合分析,Apache Doris在开源治理、功能开放性、运维自动化和长期发展确定性等方面展现出了更加成熟和开放的特征。对于希望构建可控、弹性、高可用数据分析平台的企业而言,Doris提供了一个更具确定性和长期价值的选择。而ClickHouse虽然在某些性能指标上表现出色,但其开源策略的变化趋势可能需要用户在技术选型时进行更加谨慎的评估和权衡。
在实际选型过程中,企业应当综合考虑自身的技术能力、运维资源、成本预算以及长期发展规划,选择最适合自身业务需求的技术方案。
无论选择哪种方案,都应当建立完善的技术评估和风险管控机制,确保技术选型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