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数 6897,阅读大约需 35 分钟
https://www.cnblogs.com/zhuweisky/p/19046370
该文章介绍了一个基于C#及.NET Core 3.1开发的多屏幕安防监控Demo。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多个被监控电脑的屏幕。系统包括服务端和PC客户端,支持跨平台运行。文中详细描述了服务端如何接收和处理被监控端的上下线通知,并定义了消息类型。代码示例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功能实现原理。整体内容具有较高的技术深度和实用性,适合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学习和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lindexi/p/19049877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ASP.NET Core以AOT方式发布为类库,并在WPF中使用。文中介绍了创建无主入口的ASP.NET Core应用程序,强调WPF负责界面逻辑,ASP.NET Core专注HTTP服务,二者在单一进程内良好协作。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定义和导出HTTP服务的函数,以及如何通过管理调用者修改返回的文本。这种方法减少了DLL的输出依赖,非常适合边缘模块使用,并支持不同.NET版本间的依赖管理。
https://www.cnblogs.com/MeteorSeed/p/19048634
本文详细解析C#异步编程中同步方法、Task.Wait()和await的区别。同步方法导致线程阻塞,效率低,有界面卡顿和并发能力下降的问题。Task.Wait()虽使用异步方法,但仍然阻塞线程,性能与同步方法相近。相反,await能非阻塞等待,释放线程,支持并行执行,提高资源利用率。文章探讨了异步编程的最佳实践和常见问题,提供了具体示例,帮助开发者理解异步编程的核心价值。
https://www.cnblogs.com/xdesigner/p/19046252/dcwriterlite
DCWriterLite是一款纯前端的开源文档编辑器。其特点包括完全自定义的文档DOM结构,使用CANVAS绘制界面及SVG进行打印,适合企业级开发。该软件基于Blazor WebAssembly开发,能在多种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上运行。支持XML格式文件的操作,提供高效的复制粘贴、重做与撤销功能,文本样式和段落样式的多样设置,以及完整的DOM API接口,便于开发者使用和扩展。此项目展示了创新的编程技巧,并为文档处理提供了灵活性和便利性。
https://www.cnblogs.com/deali/p/19048154/csharp-pdf-toc-extractor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C#的轻量级PDF目录提取工具PdfTocExtractor,旨在从PDF中提取书签和目录信息。工具支持Markdown、JSON、XML等多种输出格式,并具备NLP语义分析功能,即使PDF未嵌入目录也能自动识别章节标题。作者首先遇到PDF文档难以处理的问题,后来通过开发该工具实现了高效提取。工具具有跨平台、零依赖和高性能的特点,适合在各种.NET项目中使用。文章还提供了详细的使用方法与命令行操作示例,便于读者上手使用。整体上,PdfTocExtractor高效解决了PDF目录提取的需求。
https://www.cnblogs.com/jackyfei/p/19047483
这篇文章由张飞洪撰写,专注于如何基于自定义模板快速搭建项目脚手架。文章介绍了多种搭建方式,包括使用ABP框架的命令行、第三方工具AbpHelper和官网配置等。作者强调了自定义脚手架的必要性,以融入公司的最佳实践,并展示了如何为每个类和接口添加完整注释。文章内容丰富,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指导,是从事.NET开发者的有价值资源。
https://www.cnblogs.com/jackyfei/p/19046660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Visual Studio构建C# .NET跨平台控制台应用。文章详细描述了项目创建、代码编写与最佳实践,适合新手。作者建议使用非调试模式以提高执行效率,并提供了关于编译器生成目录的解释。内容简洁明了,适合初学者快速上手。这是《C# 13与.NET 9跨平台开发实战》的第一章,强调了顶级程序的简化特性,便于理解和使用。
https://www.cnblogs.com/jackyfei/p/19045297
文章介绍了C# 13与.NET 9的跨平台开发,适合初入.NET领域的新人。讲解了开发环境配置,包含Visual Studio和VS Code等工具的使用。分析了现代.NET与传统.NET的技术差异。强调实践学习,通过逐步掌握核心概念。专栏内容涉及语言基础、类库应用与现代Web开发,特别关注ASP.NET Core技术。作者鼓励读者反馈并提供技术支持资源,促进互动和学习。内容清晰,有助于迅速上手和理解.NET技术生态。
https://www.cnblogs.com/Can-daydayup/p/19054438
本文介绍了AtomUI,一个基于Ant Design设计语言的.NET Avalonia UI控件库。AtomUI旨在提升跨平台桌面软件的开发体验。Avalonia框架允许开发人员使用.NET创建一致性外观的跨平台应用程序,支持多个操作系统。文章包括项目源代码、运行环境和安装步骤,方便开发者快速上手使用AtomUI库。整体内容清晰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技术深度,符合时下开发需求。
https://www.cnblogs.com/huangxincheng/p/19047949
文章通过讲述一起系统崩溃的案例,分析了崩溃原因和托管堆损坏的情况。作者使用Windbg工具解析Dump文件,定位到崩溃点,并通过分析相关信息,阐明了恐怖堆损坏是由于恶意破坏导致的。文章提供了具体的命令和输出结果,增强了技术深度和实用性。同时,内容清晰易懂,适合技术人员阅读。整体上,文章具有较高的原创性与时效性,引用了相关工具的文档,增强了信服力。
https://www.cnblogs.com/kewei/p/19044318
本文探讨了Dotnet中Options模式的多语言支持,通过创建类库实现AI功能的语言配置。首先提出具体语言的配置方法,使用特定的key前缀。据此,简化了json配置文件,使其更加直观。接着,介绍如何绑定别名化的Options并支持语言区域回退。最后,实施自定义IOptionsFactory,以确保根据指定语言区域正确构建AIOptions。整个设计思路清晰,具备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https://www.cnblogs.com/deali/p/19047276/starblog-v130-updates-server-migration
本文讨论了StarBlog博客系统的迁移与更新过程。作者因服务器故障决定将StarBlog迁移到云服务器,并进行架构及功能升级。StarBlog基于.NET Core开发,作者计划重构为v2。目前版本已更新至v1.3.0,改进包括架构升级至.NET 9.0、界面交互优化、SEO及搜索功能提升、性能优化及工具链增强等。特别增加了图片压缩工具支持,提升用户体验。这些更新为博客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访问性奠定了基础。
https://www.cnblogs.com/szw/p/19051823
本文介绍了基于Senparc.AI的微信开发助手,旨在解决AI编程中的痛点。该助手利用微信SDK和MCP,实现自动接口搜索和代码生成,用户可通过网页或IDE高效开发。案例分为网页版助手、IDE端AI辅助编程和智能体互动,支持在线体验及本地部署。文中详述助手的功能、工作原理以及关键代码,强调准确性与使用便捷性。此工具帮助开发者节省时间,提高开发效率。
https://www.cnblogs.com/mingupupu/p/19048215
本文探讨了WPF中命令的实现,特别是如何通过ICommand接口封装可执行操作。使用RelayCommand类示范了命令的创建和使用。实现了命令的统一规范、绑定UI控件、动态控制可用性,解耦了UI与业务逻辑。作者通过实例详细说明命令在WPF中的作用,并与Stylet框架照应,使读者了解命令的实用性及其在现代应用程序开发中的重要性。
https://www.cnblogs.com/huangxincheng/p/19046030
这篇文章分析了工厂程序卡死的原因。作者通过分析托管栈,找到程序在调用ShowConfirmDialog方法时的情况。使用调试命令观察程序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出在与非托管代码的交互上。文章详细讨论了卡死的分析过程,使用具体的堆栈输出和调用情况说明每一步。整体内容清晰、实用,能够为读者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
https://www.cnblogs.com/yuxl01/p/19048656
本文介绍了事件总线的基本使用,包括模块引入、事件发布和处理操作。先定义事件传输数据结构,然后创建事件处理程序,并手动注册事件处理。文章详细讲解了事件的基本概念、发布者、订阅者的角色及其关系,以及事件总线的功能和设计思想。强调了内部维护事件订阅的源数据字典,并通过匹配事件类型分发事件。最后,建议从订阅开始理解事件总线的实现。整体内容清晰、实用。
https://www.cnblogs.com/eanojiang/p/19051898
本文讨论了Unity中的状态机和基于枚举类型的状态管理。作者通过BaseState和StateManager类实现状态的基本行为和管理。通过定义状态的进入、退出和更新方法,确保状态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这些实现帮助开发者高效管理角色状态,提高游戏的逻辑清晰度。本文所展示的技术深度适用于具有一定编程基础的开发者,同时提供了实际应用示例,便于理解和运用。
https://www.cnblogs.com/wuty/p/19045581
本文讲述了在应用升级过程中,通过启动传参方式遇到的字符串长度限制问题。最初,参数字符数在1000以内未出现问题,但后续测试时字符数超过10000导致异常。通过查阅微软官方文档,了解到命令提示符命令行长度不能超过8191字符。同时,作者创建了一个控制台程序用于测试,通过不断增加参数字符数,验证了长度限制的影响,最终发现当参数总数在32763以内时可以正常工作。文中强调了参数长度限制对应用升级过程的重要性。
https://www.cnblogs.com/madtom/p/19050937
Aspire Dashboard 是专为分布式应用设计的可观测平台,通过 OpenTelemetry 协议收集并展示日志、指标和追踪数据。它支持 gRPC 和 HTTP 传输协议,灵活向应用发送数据。其架构包括核心组件如应用程序日志生成、OTel SDK 和数据存储。Dashboard 提供 HTTP 和 gRPC 接口来接收遥测数据,并以用户友好的界面展示相应的信息。可通过 API Key 进行认证,并支持跨域资源共享配置。
https://www.cnblogs.com/ggtc/p/19052348
本文讨论workflow-core在事件处理上的局限性,无法从工作流内获取反馈。作者提出通过C#扩展方法实现外抛事件,以便利与API的交互。在Add方法中,启动工作流并等待特定事件的完成,从而获取响应。通过优雅的方式引发事件和处理数据,作者展示了实现过程与设计思路。对现有功能的扩展为开发者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升了工作流的灵活性与响应性。
https://www.cnblogs.com/mysticbinary/p/19050592
本文介绍了JWT(JSON Web Token)的工作原理及其与传统身份认证机制的对比。传统机制需状态存储,扩展性差,而JWT是无状态的,自包含的信息可以直接在令牌中传递。文章详细解析了JWT的结构,包括头部、负载和签名,强调了安全性的重要性,尤其是负载中的数据不能包含敏感信息。JWT可以有效解决跨域和分布式架构中的身份认证问题。这使得JWT成为现代应用中更为灵活和简便的选择。
https://www.cnblogs.com/szw/p/19051631
本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Senparc.AI接通AI算力并完成对话或文本生成任务。文章首先提供了开源地址和Nuget包的引用指引,然后讲解了如何创建空项目并设置appsettings.json来配置AI平台及模型信息。通过提供的示例,用户可快速测试AI功能如对话、文本补全等。它支持多种大模型平台,并详细描述了安装Nuget依赖和配置Program.cs的步骤,确保用户能够顺利实现功能。
https://www.cnblogs.com/StuLittleLi/p/19055095
CsGrafeq是用C# AvaloniaUI实现的开源几何画板,支持AOT发布,无需安装.NET Core。它能够绘制线、点、圆、多边形和角,并支持拖拽操作。作者因高中作业需要,开发这个工具,以解决现有国内外几何画板的不足。项目中的OldVersion文件夹专为隐函数绘制设计,虽目前未支持隐函数绘制,但计划未来合并。该项目提供跨平台支持,使用SkiaSharp进行绘图,链接和下载均可提供。开源地址和示例均已列出。
https://www.cnblogs.com/lincats/p/19055376
本文介绍了FireMonkey中的插值属性及其多种类型。插值定义为在已知点之间估算中间值。通过生活实例,对运动轨迹的线性插值进行了阐述。文中详细讲解了线性、二次、三次等多种插值类型及其特点,强调了它们在动画效果中的应用。例如,线性插值适用于匀速运动,二次插值则呈现加速或减速的效果。文中还提到不同插值的数学模型和适用场景,展示了它们在用户界面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多样性。通过动态示例,文章有效地展示了插值类型如何影响动画流畅度和视觉效果。
https://www.cnblogs.com/mingupupu/p/19044527
本文以Stylet.Samples.Hello为例,详细介绍了Stylet的启动机制。首先,WPF项目的结构和启动过程被解析。文中指出,Stylet去掉了StartupUri,采用ApplicationLoader来启动应用。启动流程包括应用程序启动、ApplicationLoader初始化、Bootstrapper配置和启动、IoC容器初始化以及根视图模型创建等多个关键阶段。最后,作者强调了Stylet在启动过程中所做的复杂处理,展示了该机制的独特之处。
https://www.cnblogs.com/tcjiaan/p/19054696
本文详细讨论了在配置EF Core模型时,使用数据批注和Fluent API的常见情况。作者指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高效配置模型。对于特殊需求,本文介绍了如何在DbContext之外进行模型配置,特别是当要共享Model实例时。文章阐述了设计时模型与运行时模型的区别,强调了dotnet-ef工具在生成运行时模型和迁移代码时的便利性。通过工具生成代码能够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开发效率。尽管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手动实现模型,作者建议在初始化很慢的情况下考虑优化模型配置。
https://www.cnblogs.com/SmalBox/p/19048795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矩形区域限制渲染范围,以提高游戏渲染效率。首先,定义裁剪矩形并设置屏幕坐标系。通过判断片元位置,丢弃矩形外的片元。配置方式包括UGUI组件RectMask2D,Shader脚本中动态定义裁剪区域,以及C#脚本通过Screen.scissorRect实现。分析了不同方式的适用对象、形状支持及性能开销,最终推荐在UI裁剪中优先选择RectMask2D,而3D对象则结合Shader使用。文章通俗易懂,适合开发者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MeteorSeed/p/19051102
OpenAI 最新模型 GPT-5 已在 Visual Studio 的 GitHub Copilot 中逐步推出。它提高了代码编写和理解的速度与性能,提升了复杂编码任务的推理能力,改善了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还增加了解释的清晰度。GPT-5 可通过 Agent 模式和 Ask 模式使用,适用于所有付费 Copilot 套餐用户。管理员需在设置中启用 GPT-5。现有多个旧模型将在逐步推出后停用。
https://www.cnblogs.com/SpikeWang/p/19052176
本文讨论了WPF项目中Prism(9.0+版本)命名空间的变更。Regions命名空间已迁移至Prism.Navigation.Regions,原有的using声明需修改为using Prism.Navigation.Regions。建议确保NuGet包引用完整,保持所有Prism相关包版本一致,以避免兼容性问题。统一版本号便于管理和维护,官方文档支持此做法。文中还提供了相关的代码示例和注意事项,强调版本兼容性与特定容器的要求。
https://www.cnblogs.com/lincats/p/19055742
本文介绍了动画的执行状态及其相关属性和方法,详细解释了 Duration、Enabled、Running、Delay、Interpolation 等属性的功能。还涉及到动画的反转、循环和自动反转功能,说明了如何通过这些属性控制动画的行为。此外,文章强调了 CurrentTime 和 NormalizedTime 的区别,介绍了如何使用这两个属性进行动画监控。对 OnProcess 事件的解释提供了对动画进程的进一步理解。整体内容清晰,易于理解。
https://www.cnblogs.com/fanliang11/p/19050493
本文介绍了凯亚(Kayak)物联网平台,基于.NET8.0开发,主要解决了内存泄漏和非阻塞推流等问题。平台支持多协议适配和微服务管理,强调其异步响应特性。文章提供了测试链接和代码示例,指出在推流情况下的健康检查和故障处理措施。整体分析认为.NET8.0性能优越,并通过实际数据支撑了观点。
https://devblogs.microsoft.com/visualstudio/the-visual-studio-august-update-is-here-smarter-ai-better-debugging-and-more-control/
Visual Studio 2022 的 8 月更新已发布。
https://platform.uno/blog/uno-platform-6-2-smoother-faster-everywhere/
Uno Platform 6.2 已发布。
此版本包括对 Skia WebAssembly 的改进、对 Skia SkCanvasElement 的改进、与 WinU 的 WebView2 对齐调整、改进的 ListView 选择、改进的主题可靠性、对 RatingControl 的更新以及对 Uno Platform Studio 和 Hot Design 的更新。
https://devblogs.microsoft.com/visualstudio/github-copilot-for-azure-preview-launches-in-visual-studio-2022-with-azure-mcp-support/
Azure MCP 现已随 Visual Studio 2022 (17.14+) 和 GitHub Copilot for Azure 扩展提供。
本文介绍支持的 MCP 以及安装和设置说明。
https://devblogs.microsoft.com/dotnet/dotnet-test-with-mtp/
.NET 10 中的 dotnet test 命令和 Microsoft.Testing.Platform 集成有哪些改进?
本文介绍如何在 .NET 10 中启用它、它的作用以及各种选项。
https://devblogs.microsoft.com/visualstudio/bring-your-own-model-visual-studio-chat/
介绍除了 Visual Studio 中 Copilot Chat 中的默认模型之外,还可以使用自己的 API 密钥引入 AI 模型。
https://devblogs.microsoft.com/dotnet/github-copilot-diagnostics-toolset-for-dotnet-in-visual-studio/
介绍 Visual Studio 中 Copilot 的诊断调试功能。
https://andrewlock.net/fixing-an-old-dotnet-core-native-library-loading-issue-on-alpine/
尝试在 Alpine Linux 上使用本机库时遇到了问题。
在 .NET Core 3.1 和 .NET 5 中,Alpine Linux 的运行时 ID 查找不正确,这是 Alpine 3.17 及更高版本中的一个问题。
https://www.hanachiru-blog.com/entry/2025/08/27/120000
使用 .NET 10 及更早版本的 SDK 创建的 NuGet 包在发布到 NuGet.org 时无法识别为 MCP 服务器的问题。
https://zenn.dev/shundeveloper/articles/61fbd9bd3f007a
使用 Cocona 实现 CLI 应用程序。
https://qiita.com/Miyakovsky/items/5e47c88ecee73ec82ff8
了解如何使用 F# 和 ModelContextProtocol SDK 运行 MCP 服务器示例。
https://zenn.dev/srtia2318/articles/organize-info10-vscode-ex-wasm-f408da65b14e2f
了解如何从 Visual Studio Code for Web 扩展调用和实现 Wasm 转换的 C# 代码。
https://zenn.dev/sator_imaging/articles/33dd0cf1e6c1d3
有关如何将 .NET/C# 映像创建为可在 Gemini CLI 中使用的沙盒映像的说明。
https://qiita.com/tera1707/items/6918ab851fabc1bd36fc
有关如何在 Windows 上的应用作中实现 URI 类型的作提供程序的说明。
https://zenn.dev/y_a_y/articles/maui_custom_b9685efa3cc1e1
关于在 .NET MAUI 中创建自定义控件的四种方法:继承、ControlView、自定义绘图和处理程序。
https://devblogs.microsoft.com/visualstudio/better-control-over-your-copilot-code-suggestions/
关于 Visual Studio 2022 17.14.13 及更高版本中增强的 GitHub Copilot 的代码建议行为控件。
https://devblogs.microsoft.com/dotnet/mauireactor-mvu-for-dotnet-maui/
介绍 MauiReactor,这是 .NET MAUI 的 MVU 框架。
https://zenn.dev/arika/articles/20250822-aspire-magiconion
了解如何结合 .NET Aspire 和 MagicOnion 来构建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程序。
https://qiita.com/masayahak/items/bfbf5dea084a055f06c4
说明如何使用 Blazor Server 创建业务应用程序,以订单管理系统为例及其实现示例。
https://qiita.com/yamato1413/items/c80579a26e1359a136fd
如何使用 System.Text.Json 序列化/反序列化混合类型列表。
Edsger Wybe Dijkstra(1930年5月11日—2002年8月6日)是荷兰计算机科学家,被公认为现代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他出生在荷兰鹿特丹,父亲是一名化学家,母亲是一位数学家1[38]。年轻时,他原本打算成为理论物理学家,但在大学期间逐渐转向计算机领域,并在1952年进入阿姆斯特丹数学中心(Mathematisch Centrum,现为 CWI)工作,成为荷兰第一位职业程序员2[39]。
1959年,Dijkstra 在与未婚妻 Maria Debets 外出时,仅用 20 分钟便推导出后来被称为 Dijkstra 最短路径算法 的解法。他当时正在咖啡馆中思考图论中“在网络中找到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问题3[40]。该算法至今仍在导航、网络路由、人工智能等领域广泛使用。
除了最短路径算法,他还参与编写了世界上第一个 ALGOL 60 编译器(与 Jaap Zonneveld 合作)4[41],提出了**信号量(Semaphore)**概念用于并发控制5[42],并在程序正确性证明、结构化编程、操作系统理论等方面作出开创性贡献,如著名的“银行家算法”(Banker’s Algorithm)用于死锁避免。
1972年,Dijkstra 因对编程语言设计和程序方法学的基础性贡献获得 图灵奖6[43]。他的写作风格直接而犀利,许多观点至今仍被引用,例如他在著名的“Go To Statement Considered Harmful”中,提倡结构化编程并对 goto 语句提出批评7[44]。
1984年至2000年间,Dijkstra 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担任计算机科学系 Schlumberger Centennial 教席8[45]。2002年8月6日,他在荷兰 Nuenen 家中因病去世,享年72岁9[46]。

[1] App-vNext/Polly:https://github.com/App-vNext/Polly
[2]App-vNext/Polly:https://github.com/App-vNext/Polly
[3]8.6.3:https://github.com/App-vNext/Polly/releases/tag/8.6.3
[4]DataDog/dd-trace-dotnet:https://github.com/DataDog/dd-trace-dotnet
[5]DataDog/dd-trace-dotnet:https://github.com/DataDog/dd-trace-dotnet
[6]v3.25.0:https://github.com/DataDog/dd-trace-dotnet/releases/tag/v3.25.0
[7]aws/aws-sdk-net:https://github.com/aws/aws-sdk-net
[8]aws/aws-sdk-net:https://github.com/aws/aws-sdk-net
[9]3.7.1106.0:https://github.com/aws/aws-sdk-net/releases/tag/3.7.1106.0
[10]3.7.1107.0:https://github.com/aws/aws-sdk-net/releases/tag/3.7.1107.0
[11]3.7.1108. 0:https://github.com/aws/aws-sdk-net/releases/tag/3.7.1108.0
[12]3.7.1109.0:https://github.com/aws/aws-sdk-net/releases/tag/3.7.1109.0
[13]3.7.1110. 0:https://github.com/aws/aws-sdk-net/releases/tag/3.7.1110.0
[14]4.0.74.0:https://github.com/aws/aws-sdk-net/releases/tag/4.0.74.0
[15]4.0.75.0:https://github.com/aws/aws-sdk-net/releases/tag/4.0.75.0
[16]4.0.76.0:https://github.com/aws/aws-sdk-net/releases/tag/4.0.76.0
[17]4.0.77.0:https://github.com/aws/aws-sdk-net/releases/tag/4.0.77.0
[18]4.0.78.0:https://github.com/aws/aws-sdk-net/releases/tag/4.0.78.0
[19]Azure/azure-sdk-for-net:https://github.com/Azure/azure-sdk-for-net
[20]Azure/azure-sdk-for-net:https://github.com/Azure/azure-sdk-for-net
[21]Azure.Communication.CallAutomation_1.5.0:https://github.com/Azure/azure-sdk-for-net/releases/tag/Azure.Communication.CallAutomation_1.5.0
[22]Azure.Core_1.47. 3:https://github.com/Azure/azure-sdk-for-net/releases/tag/Azure.Core_1.47.3
[23]Azure.ResourceManager.Network_1.11。 3:https://github.com/Azure/azure-sdk-for-net/releases/tag/Azure.ResourceManager.Network_1.11.3
[24]Azure.ResourceManager.Resources_1.11。 1:https://github.com/Azure/azure-sdk-for-net/releases/tag/Azure.ResourceManager.Resources_1.11.1
[25]System.ClientModel_1.6. 1:https://github.com/Azure/azure-sdk-for-net/releases/tag/System.ClientModel_1.6.1
[26]googleapis/google-cloud-dotnet:https://github.com/googleapis/google-cloud-dotnet
[27]googleapis/google-cloud-dotnet:https://github.com/googleapis/google-cloud-dotnet
[28]Google.Cloud.AIPlatform.V1-3.45.0:https://github.com/googleapis/google-cloud-dotnet/releases/tag/Google.Cloud.AIPlatform.V1-3.45.0
[29]microsoft/WindowsAppSDK:https://github.com/microsoft/WindowsAppSDK
[30]microsoft/WindowsAppSDK:https://github.com/microsoft/WindowsAppSDK
[31]v.1.8.0-预览版1:https://github.com/microsoft/WindowsAppSDK/releases/tag/v.1.8.0-Preview1
[32]newrelic/newrelic-dotnet-agent:https://github.com/newrelic/newrelic-dotnet-agent
[33]newrelic/newrelic-dotnet-agent:https://github.com/newrelic/newrelic-dotnet-agent
[34]v10.44.1:https://github.com/newrelic/newrelic-dotnet-agent/releases/tag/v10.44.1
[35]StackExchange/StackExchange.Redis:https://github.com/StackExchange/StackExchange.Redis
[36]StackExchange/StackExchange.Redis:https://github.com/StackExchange/StackExchange.Redis
[37]2.9.11:https://github.com/StackExchange/StackExchange.Redis/releases/tag/2.9.11
[38]1:https://dl.acm.org/doi/book/10.1145/3544585
[39]2: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sger_W._Dijkstra
[40]3: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Edsger-Dijkstra
[41]4:https://dl.acm.org/doi/book/10.1145/3544585
[42]5:https://ethw.org/Edsger_Dijkstra
[43]6:https://amturing.acm.org/award_winners/dijkstra_1053701.cfm
[44]7:https://dl.acm.org/doi/10.1145/362929.362947
[45]8:https://news.utexas.edu/2002/08/07/world-renowned-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computer-scientist-edsger-dijkstra-dies/
[46]9:https://www.cs.utexas.edu/~EWD/CSob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