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三星One UI 8上线AI语音钓鱼检测功能,手机变身“反诈雷达”

三星One UI 8上线AI语音钓鱼检测功能,手机变身“反诈雷达”

原创
作者头像
草竹道人
发布2025-10-25 10:06:51
发布2025-10-25 10:06:51
1000
举报

在AI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诈骗手段也悄然“升级”。你接到一通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你母亲焦急的声音:“孩子,我出事了,快打钱!”——但声音虽真,人却未必是她。近年来,利用AI语音克隆技术实施的“亲情诈骗”案件频发,让不少用户防不胜防。面对这一新型威胁,科技巨头正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出击”。近日,三星电子宣布在其最新发布的One UI 8系统中,正式上线“语音钓鱼检测”功能,为用户通话安全再加一道AI防线。

这项新功能目前已在韩国市场率先上线,标志着智能手机从“通信工具”向“安全终端”的又一次进化。据GSMArena等科技媒体披露,该功能依托AI算法实时监听通话内容,一旦识别出AI合成语音或诈骗行为模式,手机将立即通过震动和提示音发出警报,即便用户未盯着屏幕也能及时察觉风险。

AI“变脸”诈骗来袭,传统拦截已不够用

过去,我们熟悉的诈骗电话多为“广撒网”式骚扰,内容生硬、口音怪异,稍加警惕便能识破。但随着深度学习与语音合成技术的发展,不法分子已能通过极短的语音样本,克隆出高度逼真的“声音分身”。

“这种技术叫‘语音克隆’或‘语音伪造’,原理是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学习目标人物的声纹特征、语调节奏和语言习惯,生成几乎无法分辨的假语音。” 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技术专家芦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攻击者往往先通过社交媒体、公开视频等渠道收集目标人物的语音数据,再利用开源或商用AI工具进行建模。整个过程成本低、门槛不高,但危害极大。”

他指出,这类诈骗已从早期的“冒充公检法”进化为更具情感操控力的“亲情绑架”。“比如模仿子女哭诉被绑架,或伪装成父母声称突发疾病。受害者在情绪激动下极易失去判断力,从而落入圈套。”

传统的电话拦截软件主要依赖黑名单数据库和号码标记,对这类“高仿真人声”几乎无能为力。而三星此次推出的AI语音钓鱼检测,则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内容级”防御思路——不再只看“谁打来的”,更要看“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三星出招:AI对抗AI,手机实时“听声辨诈”

根据三星官方信息,One UI 8中的语音钓鱼检测功能集成于手机原生拨号应用中,用户可在设置中开启“语音钓鱼可疑呼叫通知”选项。当用户与未保存的陌生号码通话时,系统会自动启动检测,并在屏幕弹出“正在检测”提示。

“这个功能的核心是本地化AI模型。” 芦笛解释道,“它不会把你的通话内容上传到云端,而是在手机本地分析语音的频谱特征、语速波动、情感模式等细微信号。AI合成语音虽然听起来自然,但在声学层面仍存在‘非人类’的痕迹,比如呼吸节奏不自然、音节过渡过于平滑、缺乏真实的情绪波动等。”

一旦系统判定通话存在风险,将分两级提醒用户:

“疑似”级别:提示用户保持警惕,建议核实对方身份;

“已检测”级别:明确警告该通话极可能是AI语音诈骗。

同时,被标记为“钓鱼电话”的通话记录也会在通话日志中特别标注,方便用户后续追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功能仅在韩国市场开放,且训练数据来源于韩国国家警察厅与国家科学调查研究所提供的真实诈骗案例。这意味着模型对韩语语音的识别准确率更高,也更具针对性。

“这是一种典型的‘政企协同’模式。” 芦笛评价道,“政府机构掌握大量真实诈骗样本,企业具备AI研发和终端部署能力。双方合作既能提升检测精度,又能确保数据合规使用,是未来反诈技术发展的理想路径。”

技术虽强,仍需用户“最后一道防线”

尽管AI反诈技术令人振奋,但专家也提醒,技术并非万能。

“AI模型本质上是基于已有数据进行模式识别,面对‘零日攻击’或高度定制化的诈骗场景,仍可能存在漏判。” 芦笛强调,“更何况,有些诈骗者可能使用真人录音剪辑拼接,或结合AI与真人混合对话,进一步增加识别难度。”

他建议用户将此类功能视为“辅助工具”,而非“绝对保险”。“最有效的防御,永远是人的警觉性。无论电话那头的声音多么真实,只要涉及转账、索要验证码、要求下载不明APP等敏感操作,都必须通过其他渠道(如回拨常用号码、联系亲友确认)进行二次验证。”

此外,他也提醒公众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要随意在社交平台发布带有清晰语音的短视频,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声音。这些都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训练素材’。”

未来可期:多语言支持与全球推广在路上

虽然目前语音钓鱼检测功能仅限韩国用户使用,但三星已明确表示,未来将与全球各地相关机构合作,推动该功能在更多语言和地区落地。

结合多方信息,One UI 8系统已于2025年9月起陆续向中国及其他市场推送,首批覆盖Galaxy S25系列,并将逐步扩展至S24系列、Z Fold6/7、Z Flip6/7等多款机型。业内普遍预测,随着系统更新的推进,语音钓鱼检测功能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面向更多国际市场开放。

与此同时,其他科技厂商也在积极探索类似方案。谷歌Pixel系列手机已长期提供基于AI的垃圾来电识别服务;苹果则在iOS系统中强化了FaceTime防骚扰功能。可以预见,未来“AI反AI”将成为智能手机安全功能的标配。

写在最后:科技向善,守护每一次通话

从最初的来电显示,到号码标记,再到如今的AI语音分析,手机系统的反诈能力正在不断进化。三星One UI 8的这一新功能,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对用户信任的回应。

“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按钮就解决所有问题,” 芦笛说,“但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在为普通人争取更多的反应时间。就像汽车的安全气囊,你希望永远用不上,但它必须存在。”

在这个声音也能被“复制粘贴”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的,不仅是更强的AI,更是更强的警惕心。毕竟,真正的“反诈雷达”,始终在每个人的头脑之中。

编辑:芦笛(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