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高度互联的智能工厂中,任何一次通讯异常都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让整条产线陷入停顿。
当触控屏上突然跳出“设备通讯异常”,工程师往往陷入一场盲猜式排查:到底是设备故障?网线松动?还是网络交换机出问题?为了确认问题,工程师不得不打开控制柜、连接笔记本、执行Ping命令,一轮排查下来常常耗时一两个小时。
如今,这一切都被宏集EXOR物联网HMI的内置Ping网络诊断功能所改变。HMI不再只是“显示与操作终端”,而成为产线的“网络听诊器”
“Ping” 是网络层最常用的诊断命令之一,基于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用于测试两个节点之间的可达性。它通过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信号(数据包),并测量返回的时间,从而判断网络是否连通、通信是否延迟或丢包。
工程师常说的“Ping 不通”,其实就意味着设备之间无法通信。在传统运维中,Ping测试通常需要笔记本电脑和命令行操作。
项目客户为国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其焊装车间拥有数十个机器人工作站、CNC加工中心与AGV小车。所有生产单元均由PLC控制,并通过物联网HMI实现监控与数据上传。

但在高自动化环境下,一次网络中断就可能让整条产线停摆。传统排查流程不仅繁琐、易误判,还严重拖慢OEE(设备综合效率):
平均一次网络故障排查耗时1.5小时以上,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针对该制造商的运维痛点,我们为其部署了宏集EXOR物联网HMI—eX700系列。相比于传统HMI,宏集eX700系列HMI的核心亮点在于:其系统内置了用户友好的网络诊断功能。当任何通讯异常发生时,现场工程师不再需要笔记本电脑,只需在HMI屏幕上查看相关参数即可完成排查。
1 诊断设备间通讯
在HMI的诊断页面输入PLC的IP地址,即可实时查看连接状态与延迟时间。
2 检查外网连通性
当需要确认HMI能否访问外部网络(如MES服务器或云平台)时,同样在该页面输入一个公网地址(如8.8.8.8)或MES服务器的IP,执行Ping测试,即可瞬间明了HMI的互联网连接是否通畅。

图:宏集实验室环境下eX707 Ping测试效果
1 专业IT工具,图形化呈现
宏集EXOR物联网HMI将Ping命令进行图形化、工具化呈现,“通”“断”“延迟”一目了然。若Ping不通,问题大概率出在物理连接(网线、交换机);若Ping通但延迟极高,则可能存在网络风暴或拥堵。通过观察“通/断”结果和毫秒级的延迟数据,可以迅速对网络质量做出判断。
2 内外网一键测试,快速锁定问题源
通过Ping本地PLC和公网地址(8.8.8.8)的对比测试,可以实现故障的快速“二分法”定位。若前者通而后者不通,则问题明确指向了工厂的路由器或互联网出口,运维团队可直接通知IT部门处理,避免内部排查的无用功。
3 赋能一线人员,颠覆传统运维模式
网络故障排查的技术门槛显著降低,现场工程师/OT人员无需等待IT支援,即可完成初步诊断,停机时间缩短数倍;同时,IT团队能专注于核心架构问题,整体协作更高效。
4 广泛协议兼容,轻松连接99.99%设备
宏集 eX700 系列HMI内置200+工业通讯协议,覆盖OPC UA、Modbus、EtherNet/IP、Profinet、CODESYS、Siemens、Mitsubishi等主流系统,支持扩展本地IO模块采集现场IO数据,适配OT端99.99%的PLC、变频器、传感器、智能电表、阀门、温度计、等仪器仪表设备,简化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难度。

图:宏集物联网HMI部分支持协议列表
使用宏集eX700 系列HMI后,该制造商客户的生产运维效率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 故障排查时间缩短超 75%—从1.5小时降至30分钟内。
💰 运维成本显著降低—精准定位减少备件浪费与人工调度。
🤝 OT与IT团队协作更高效—前线人员能提供明确诊断信息,IT响应更快。
让每一台HMI都成为“智能诊断终端”
在智能制造时代,HMI的价值远不止“人机界面”,它正在成为产线中最前线的智能节点。
宏集EXOR物联网HMI通过集成Ping协议,将网络诊断这一专业操作可视化、场景化,让复杂问题变得直观,让一线人员有“听诊”网络的能力。
正如这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成功案例所示:真正的创新,是深入理解现场需求,用技术让复杂变简单,为客户创造生产力与效益。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