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的格式化
1.%d 用于整型,%f 用于float类型浮点数,%lf用于double类型的浮点数,%Lf用于long diuble ,%c用于字符,%s用于字符串,%p用于地址,还有%zd用于sizeof的返回值等一系列格式化。
这只是基本的玩法,还有进阶的内容。
二、进阶用法
1.通过在%d的%后加上不同的数字完成不同的格式化操作。如%4d表示为格式化输入或输出4个整型数字,不够的话会在前面补上空格;%02d在printf时表示打印两个数字不够则在前面补0,如打印6,输出结果为06。
2.在%f和%lf的%后加上一个点(.),在点的前面加上数可以控制数据的长度,在点后加上数则可以控制小数点的后几位。如,%.2f是保留为小数点后两位,%8.2f则是总长度为8,不够则前面加空格补满。
3.%c不忽略空白字符,总是返回当前的第一个字符。在scanf(“ %c”, );中%c前加上空格,跳过零个或多个空格。
4.%s从第一个非空白字符开始读起,直到遇到空白符为止。%5s在printf中表示只输出字符串前5个字符。%[m]s ,m是整数,表示字符串读取最大长度,后面的字符将被丢掉。
三、额外补充
1.除了%c以外,%d,%f,%lf等都会忽略空白字符。
2.赋值忽略符:只要把*加在任何占位符的前面,该占位符不会返回值,解析后将被丢掉。
以上是本次内容的介绍,感谢各位读者的观看,如有出错请多多见谅,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