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警惕!黑客盯上微软Teams,新型钓鱼攻击正悄然蔓延

警惕!黑客盯上微软Teams,新型钓鱼攻击正悄然蔓延

原创
作者头像
草竹道人
发布2025-10-22 10:58:36
发布2025-10-22 10:58:36
420
举报

你还在用微软Teams和同事高效沟通吗?小心,这个被无数企业信赖的协作平台,最近正成为网络黑产的新“狩猎场”。

据网络安全媒体SCWorld最新报道,近期,黑客组织正利用微软Teams平台发起新一轮网络钓鱼攻击,并传播一款升级版的恶意软件加载器——Matanbuchus。这次攻击手段隐蔽、迷惑性强,已经引起多家安全机构的高度关注。

钓鱼消息伪装成“同事来信”,一不小心就中招

与过去常见的垃圾邮件不同,这次的攻击者把目标精准地对准了企业内部的协作工具。他们通过Teams的消息系统,向员工发送看似来自“同事”或“合作方”的聊天信息,内容可能是“请查收这份文件”“项目进展更新”“会议纪要已上传”等日常办公场景。

这些消息中往往附带一个链接或一个文件附件。一旦用户点击链接或下载打开附件,恶意程序就会在后台悄悄运行,进而控制设备、窃取账号密码、加密文件勒索,甚至横向渗透整个企业内网。

“这类攻击最危险的地方在于,它发生在你认为‘安全’的环境里。”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技术专家芦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家默认Teams是公司内部系统,消息来源可信,警惕性自然下降。黑客正是利用这种‘信任惯性’,让钓鱼攻击的成功率大幅提升。”

Matanbuchus是什么?一个“开锁匠”式的恶意软件

那么,这个名为Matanbuchus的恶意软件到底有多厉害?

简单来说,它是一个“加载器”(Loader),就像一名专业的“开锁匠”。它的主要任务不是直接偷东西,而是先潜入系统,打开后门,然后从黑客的服务器上下载更强大的“作案工具”,比如远程控制木马、数据窃取程序,甚至是勒索病毒。

而这次出现的Matanbuchus,已经是经过升级的版本。它具备更强的反检测能力,能绕过部分安全软件的扫描,还会收集受害者设备的信息,帮助黑客定制下一步的攻击策略。

“以前的恶意软件可能比较‘笨’,容易被发现。但现在的加载器越来越智能化,它们会静默运行,只在特定条件下激活,大大增加了防御难度。”芦笛解释道。

Teams自身有防护,但不能完全依赖

值得一提的是,微软Teams平台本身并非毫无防备。早在2025年初,微软就推出了“恶意URL防护”功能(目前处于公共预览阶段),能够自动扫描聊天中的链接,一旦发现可疑地址,就会向发件人和接收方同时发出警告。

此外,Teams还集成了Microsoft Defender for Office 365的安全能力,可以对文件进行深度检测。

“这些功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拦截作用,但并不能100%杜绝风险。”芦笛指出,“黑客也在不断进化,他们会使用短网址、合法云存储服务(如SharePoint)来隐藏真实目的,甚至利用被盗的员工账号发送消息,让系统误判为‘正常行为’。”

换句话说,平台的自动防护就像一道安检门,但狡猾的攻击者可能会把危险品“伪装”成日常物品,从而蒙混过关。

企业如何应对?专家给出三道“防火墙”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钓鱼攻击,企业和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芦笛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防护:

第一道防火墙:技术管控,收紧权限

企业IT部门应立即检查并启用Teams的高级安全设置。例如:

开启“扫描不安全URL”功能:在Teams管理员中心,进入“消息设置”,启用“扫描邮件中不安全URL”选项。

限制外部消息来源:对于不需要与外部人员频繁沟通的部门,可以关闭接收外部组织消息的功能,减少暴露面。

实施最小权限原则:普通员工不应拥有安装软件或修改系统设置的权限,即使恶意程序运行,也能限制其破坏范围。

第二道防火墙:员工培训,提升意识

“技术再强,也抵不过一次错误的点击。”芦笛强调,员工是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关键的防线。

企业应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教会员工识别钓鱼信息的常见特征:

发件人邮箱或用户名是否可疑?

消息内容是否紧急、制造恐慌(如“立即处理!”)?

链接指向的域名是否陌生或拼写错误?

文件扩展名是否异常(如“.zip.exe”)?

“记住,任何要求你点击链接或下载附件的消息,都要多问一句:这合理吗?必要时,直接打电话或当面确认。”

第三道防火墙: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一旦发现感染,必须迅速行动。企业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包括:

立即断开受感染设备的网络连接;

通知IT部门进行排查和清除;

重置相关账号密码;

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网络安全机构报告。

写在最后:安全没有终点

从电子邮件到即时通讯,再到如今的协作平台,网络钓鱼的“舞台”在不断迁移,但其核心逻辑从未改变——利用人性的弱点。

微软Teams作为现代办公的重要工具,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但也成为了新的攻击入口。这场攻防战,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意识的博弈。

专家提醒:安全无小事,每一次点击都可能是“陷阱”。保持警惕,加强防护,才能让我们的数字工作空间真正安全、可靠。

编辑:芦笛(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