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PoisonSeed”黑客攻击FIDO密钥?真相是:技术未被攻破,但用户可能被“骗过”

“PoisonSeed”黑客攻击FIDO密钥?真相是:技术未被攻破,但用户可能被“骗过”

原创
作者头像
草竹道人
发布2025-10-21 15:32:12
发布2025-10-21 15:32:12
660
举报

近日,一则关于“PoisonSeed”黑客组织成功绕过FIDO安全密钥的消息在网络安全圈引发热议。The Hacker News报道称,该团伙利用一种新型网络钓鱼手法,突破了被视为“最安全”的FIDO身份验证机制,引发了公众对硬件密钥防护能力的广泛担忧。

然而,随着事件深入调查,一个关键转折出现了:所谓的“绕过FIDO”,其实是一场乌龙——FIDO协议本身并未被攻破,真正被“突破”的,是用户的判断力。

从“重大漏洞”到“误判通报”:一场安全界的“虚惊”

最初,网络安全公司Expel发布报告称,他们发现名为“PoisonSeed”的黑客组织利用一种名为“跨设备登录”(Cross-Device Sign-In)的功能,在不接触用户物理设备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FIDO认证,从而实现账户接管。这一消息迅速被多家媒体解读为“FIDO密钥被破解”,甚至被称为“多因素认证的终结”。

但仅仅几天后,Expel公司紧急发布更正声明:他们的初步分析有误。

根据后续对Okta等身份系统的日志复查,虽然攻击者确实通过钓鱼邮件获取了受害者的用户名和密码,但在后续的多因素认证环节,所有基于FIDO的验证请求均未能成功。换言之,攻击者并未真正“进入”系统,账户最终未被完全控制。

Expel承认:“我们最初认为攻击者完成了整个认证流程,但经过与FIDO联盟及社区专家的沟通,我们意识到这一结论并不准确。” 公司已撤回“FIDO被绕过”的说法,并承诺改进其技术报告的审核流程。

攻击本质揭秘:不是“破解”,而是“降级”

那么,攻击者到底做了什么?

原来,PoisonSeed组织使用的是一种典型的“中间人式钓鱼”(Adversary-in-the-Middle, AitM)手法,核心在于滥用FIDO的“混合传输”(Hybrid Transport)功能。

具体流程如下:

诱导访问:受害者收到一封伪装成企业登录页面的钓鱼邮件。

凭证窃取:用户在钓鱼页面输入账号密码,这些信息被实时转发到真实登录页面。

触发二维码:真实系统要求进行FIDO认证,并生成一个用于“跨设备登录”的二维码。

中继欺骗:钓鱼网站自动捕获这个二维码,并将其展示给受害者。

用户“自愿”授权:受害者以为自己在正常扫码登录,便用手机上的FIDO应用扫描了二维码——而这一操作,实际上是在为攻击者的会话进行授权。

“这并不是FIDO被‘绕过’,而是被‘降级’了。” 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技术专家芦笛解释道,“FIDO标准要求在跨设备认证时必须验证设备间的物理接近性,比如通过蓝牙或NFC。但如果系统没有强制执行这一检查,仅依赖二维码,就给了攻击者可乘之机。”

他打了个比方:“这就像是银行允许你远程授权别人替你取钱,只要对方能给你看一张‘授权码’的照片。虽然程序上合规,但风险极高。”

FIDO依然安全,但实施方式需优化

值得强调的是,此次事件并未暴露FIDO协议本身的漏洞。FIDO Alliance(FIDO联盟)和Yubico等安全厂商均表示,只要正确实施,尤其是强制使用蓝牙等近距离通信技术进行设备配对,此类攻击是无法成功的。

问题出在配置和用户体验的权衡上。为了方便员工在公共电脑或新设备上登录,一些企业启用了无需蓝牙的二维码扫码登录,这无形中削弱了安全性。

“FIDO的安全性取决于它的实现方式。” 芦笛指出,“就像一把好锁,如果门框是纸做的,再坚固也没用。企业在部署FIDO时,必须关闭那些容易被滥用的‘便利功能’,尤其是在高权限账户上。”

安全建议:技术+意识+监控,缺一不可

面对这类高级钓鱼攻击,专家建议采取多层次防御策略:

技术层面:企业应强制启用蓝牙、NFC等近场通信技术进行FIDO跨设备认证;限制二维码登录的使用范围;部署具备实时钓鱼检测能力的安全网关。

监控层面:密切关注异常的登录行为,如短时间内从不同地理位置发起的认证请求、非工作时间的跨设备登录等。

人员层面: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特别提醒“不要随意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即使是看似来自内部系统的请求。

“真正的安全,是让用户既方便又安全。” 芦笛总结道,“但当便利与安全冲突时,我们必须优先选择安全。毕竟,账户一旦失守,再多的便捷也毫无意义。”

结语

“PoisonSeed”事件虽以“误报”收场,但它敲响了警钟:没有任何单一技术能提供绝对安全。在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面前,企业需要的是一个集技术、流程与人员意识于一体的综合防御体系。FIDO仍然是目前最可靠的认证手段之一,但它的强大,离不开正确的配置和用户的警惕。

编辑:芦笛(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