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FPGA基础:如何确定乒乓操作缓存池大小

FPGA基础:如何确定乒乓操作缓存池大小

作者头像
FPGA技术江湖
发布2025-09-11 19:56:17
发布2025-09-11 19:56:17
110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FPGA技术江湖FPGA技术江湖

前言

在之前我们已经聊过乒乓操作的本质,但如果真正要在工程里落地,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缓存大小到底该怎么定?

缓存设计看似只是“多放点数据”,但如果过小,就可能因为上下游速率不匹配而造成丢包;如果过大,又会带来资源浪费和延迟增加。乒乓缓存的大小,其实取决于系统数据流的特性、上下游接口的速率差,以及处理链路中的延迟。

乒乓操作的本质

乒乓操作就是双缓冲切换

  • • 当 A buffer 正在被读时,B buffer 正在写;
  • • 当 B 写满后,切换过去读 B,写 A。

所以至少要保证 单个缓冲区足够容纳一帧/一批次数据,否则无法切换。

因此最基本的缓存大小:

单缓冲大小最大一帧数据量

总缓存池大小单缓冲大小

数据流速率匹配

  • 上游写入速率:数据源进入FPGA的速率(例:ADC、PCIe、DMA、以太网)。
  • 下游读取速率:FPGA处理或写出数据的速率。
  • • 乒乓缓冲的作用就是在 上游快/下游慢上游突发/下游均匀 时,保证数据不会丢失。

计算公式思路

输入速率输出速率最长速率不匹配时间

如果两端速率相等(理论上),那只需要覆盖处理延迟就够了。

总线突发传输

  • • 如果你的数据通过 AXI、PCIe、DDR 等突发传输接口搬运,必须考虑 突发长度
  • • 缓冲池至少要能覆盖一个 最大突发长度,避免拆分造成效率下降。

处理延迟 (Latency)

  • • 如果 FPGA 内部处理 pipeline 有延迟,缓存必须能“撑住”这段延迟时间。
  • • 举例:上游连续写,FPGA需要等某个计算完成才能输出,就要准备足够的 buffer 以存放这段时间的数据。

系统设计习惯

  • • 通常会加 安全裕量 (headroom) ,一般取 1.2× ~ 理论值。
  • • 如果外设时钟域不同,buffer 还要能吸收 时钟抖动/漂移 带来的速率差。

EXAMPLE

假设一个场景:

  • • 数据源:ADC → FPGA,速率 200 MB/s
  • • 下游接口:PCIe DMA,平均速率 180 MB/s
  • • 速率差:20 MB/s
  • • 可能出现的最大突发时间:10 ms

计算:

一个 buffer 至少 0.2 MB,那乒乓就需要 0.4 MB,再加裕量,大约取 1 MB 比较。

写在最后

乒乓缓存的大小没有固定答案,它更多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特性。一般来说,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1. 单帧数据大小 —— 确保一次完整切换不被打断。
  2. 2. 上下游速率差 × 最大突发时间 —— 吸收速率不匹配带来的数据积压。
  3. 3. 总线突发特性 —— 保证突发传输的效率与完整性。
  4. 4. 处理延迟 —— 缓存要能撑住内部流水线或处理等待时间。
  5. 5. 安全裕量 —— 预留一定冗余,避免极端情况下出问题。

总而言之,乒乓缓存的大小设计,就是在性能、可靠性与资源利用率之间寻找平衡点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9-0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FPGA技术江湖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前言
    • 乒乓操作的本质
    • 数据流速率匹配
    • 总线突发传输
    • 处理延迟 (Latency)
    • 系统设计习惯
    • EXAMPLE
    • 写在最后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