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员工,你一定会有这个感觉,当企业越做越大,随着客户和订单的增多,业务形式也变得越发复杂。以前只需要几个Excel表格记录,只需要简单的人员沟通,就能快速解决各种问题,而现在的业务变得越来越混乱。
这个时候,有些企业仍然在坚持这样繁杂、困难的工作模式,而另外一部分企业则开始意识到:需要一个系统。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合适的系统,业务数据都能被记录,业务能根据情况自动流转到下一个步骤,责任到人,还能设置权限,再有几个企业需要的特殊功能,就太完美了!这就是一个普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就是工作流自动化。实现了工作流自动化的企业,能高效完成企业的业务,业务有条不紊,数据集中统一,员工权责清晰。
这部分想要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开始找系统,很快,他们就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市面上的系统很多,但是都是标准化的系统,这样的系统只能达到理想系统中的一部分功能,有的企业甚至根本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系统。
比如:小元,是一个soho外贸公司老板,他想要一个能管理多实体运作的供应链系统,市面上的系统虽然能支持供应链管理,却不支持多实体的供应链管理。又比如:老万,他是一个中医馆的员工,他想找一个中医的信息管理系统(HIS),却发现市面上只有西医用的信息管理系统。
其实,像小元和老万的系统需求很简单,只因为有了定制化的需求,获取难度就被提升了。这个时候一部分企业就放弃了,找的系统又不合适,还得花钱,不买;一部分企业买了标准系统,感觉至少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还有一部分企业就不一样了,他们说:我们要开发一个系统,做一个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系统!
能想到定制开发系统这一步的企业,确实是有几把刷子的企业,很多小企业对开发系统是望而却步的,因为要么你有钱,要么你有懂开发的人。传统的系统开发除了成本高、周期长,还得考虑到服务器租赁、系统测试等杂七杂八的事儿。传统的开发方式让所有人对系统开发有误区,也阻止了小企业的工作流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进程。
其实,企业定制化开发系统并没有这么复杂,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能轻松开发属于企业的专属系统应用,自动化企业的业务工作流程,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低代码是一种软件开发方式,它让你用尽可能少的手工编码(甚至零代码),通过图形化界面(如拖拽组件、点选配置)来快速构建应用程序。
就像一个更强大的“乐高”或者“高级PPT制作”: 传统开发需要程序员从零开始,一行一行地写代码,好比用手工雕刻的方式制作一个精美模型。 而低代码开发则提供了大量预先制作好的标准化“模块”(如按钮、表单、流程、数据库表),你只需要像搭积木一样,把这些模块拖拽到画布上,并设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快速拼装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
它的核心价值在于: 极大地降低了应用开发的技术门槛和成本。 业务专家、管理者即使不懂编程,也能参与到应用构建中,将业务需求快速转化为数字化工具,从而解决“标准软件不适用,定制开发太昂贵”的困境。
以Zoho低代码平台为例: 1、开发能力:可视化开发让开发像搭建积木一样简单,拖拉拽即可创建应用;脚本语言开发支持深度开发,开发能力远远高于零代码平台。 2、高度定制开发:满足企业特定的需求,真正做到企业工作流自动化; 3、跨平台适用:应用一经开发,即可支持PC、平板、手机端,不用再进行二次开发; 4、细颗粒度权限管理:支持复杂的权限管理,能够做到字段级控制; 5、快速交付应用:直观的可视化构建器、现成的代码片段、表单和报告模板以及内置的连接器组成了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几分钟就可以构建简单的应用程序; 6、开发成本极低:平台按照账号版本进行订阅收费,不用考虑传统开发中各种成本。
小元通过低代码平台开发了自己专属的供应链平台:
1、全链路在线化:询价、合同、订单修改等沟通留痕,自动通知相关人员; 2、多实体支持:同一系统兼容不同品牌/公司实体,避免重复采购财务软件; 3、财务对接:自动生成应收应付发票,通过API对接财务系统,减少手工输入。
成本不是重点,最关键的是这个系统市面上根本买不到,你见过市面上哪个财务系统能做到多实体开票吗?
老万通过低代码平台升级了以前的老旧系统,开创了自己专属的中医诊所信息管理系统:
1、构建起满足7*12Hr的业务支撑系统:系统覆盖到如前台、收银、医生、治疗、库房、加工、财务等业务的各个层面; 2、全新的库存管理系统:打通了从仓储到财务、再到数据报表的管理流程,即使在多仓库并行的情况下,也可以毫无压力、一目了然的应对问题; 3、系统扩展:患者通过微信小程序、公众号与中医馆取得联系,并进行查询、预约等操作时,客户信息会通过系统进行整理保存,并将信息分配到相应的医生; 4、系统融合:将“望、闻、问、切”的中医诊疗流程,整合到了系统中,在系统输出诊疗方案时,医生和患者都能做到一目了然。
这种核心业务的企业系统,最关键的是是否稳定,是否支持扩展。这个系统确实是不负众望地跑了快十年,还能不对扩展。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