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刚接待完一个客户,聊完他的经历我都替他上火 ——2020 年的时候,他公司为了省点钱,在淘宝上买了套号称 “开源免费” 的建站软件,当时用完觉得还行,后来业务调整,那网站早就停了。结果今年年初,突然收到一封长沙米拓公司的律师函,紧跟着法院传票也来了,说他当年用软件侵权,要赔一万多。


这事儿听着离谱,但查了下米拓的底细,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个案。这家公司成立于 2009 年,表面上是做 “企业信息化服务” 的,实际玩法特别套路:先打着 “免费开源建站” 的旗号,在淘宝、百度这些平台吸引用户下载使用,等你用了一段时间,甚至都不用了,他们再突然跳出来,说你违反了什么《最终用户授权许可协议》,侵犯了软件著作权,要么发律师函要钱,要么直接批量起诉。

光看公开数据就吓人 —— 爱企查上显示,米拓的司法案件有 6000+ 条,涉诉关系 5147个,之前还有网友说,算上没公开的,这家公司每年要发几万封律师函和起诉书。更别提网上一搜全是负面:有人和我客户一样,多年前用的软件突然被追责;有人说刚下载软件没几天,就收到信息说 “侵权”;还有人尝试联系米拓协商,结果给的电话是空号,根本找不到人。说白了,这就是靠 “钓鱼维权” 牟利,把法律当成吓唬中小微企业的工具,典型的流氓操作。

要是你也遇到这种事,先别慌,记住这几点,千万别被他们唬住:
第一,绝对别轻易接受调解。米拓最喜欢用 “调解少赔钱” 的说法套路你,其实他们就是吃准了很多企业怕麻烦、不想打官司,想让你乖乖交钱。但你想想,一旦同意调解,就等于默认 “侵权”,后续他们会不会拿这个再找你麻烦?而且这种批量诉讼的案子,他们本身理亏,根本耗不起长时间的庭审。
第二,坚持上庭,一审输了就二审。很多人觉得 “打官司耗时间又花钱”,但米拓的案子其实有不少漏洞:比如他们可能拿不出你 “持续侵权” 的证据,或者当年的 “许可协议” 根本没明确告知你使用限制。就算一审没赢,也别放弃,上诉到二审,很多时候法院会考虑他们 “批量诉讼占用公共资源” 的问题(之前最高法院就明确说过,这种靠诉讼牟利的模式 “不宜提倡”),会调整赔偿金额,甚至可能推翻原判决。
第三,警惕他们 “自动收集信息” 的套路。有不少用户反映,米拓的软件会在后台偷偷收集用户信息,比如网站域名、使用记录,甚至公司联系方式,这些信息最后都会变成他们 “取证” 的依据。所以一旦收到律师函,先检查下当年用的软件有没有残留,赶紧彻底删除,别给他们留更多 “把柄”。
第四,对于这种互联网流氓公司,看到这篇文章的希望都能出点力,将文章点赞,转发出去,让更多人可以看到,如果有资源懂操作的也可以去各部门举报下这家公司,证据大家可以网上随便一搜就一大堆。
最后也想提醒大家,企业建站真的别贪小便宜选那些 “免费开源” 的小平台,看似省了眼前的钱,后面可能要花更多钱填坑。选建站平台,优先考虑大平台,比如腾讯云官网建站 —— 做这行 19 年了,服务过 60 多万家企业,不管是合规性还是售后服务都靠谱。大平台不会搞 “钓鱼维权” 这套,用着放心,就算出了问题,也能找到明确的客服对接,不用像遇到米拓这样,维权都找不到门路。

总之,遇到米拓这种 “流氓公司”,别怂,该维权就维权,该上庭就上庭。同时也记牢:建站是为了帮企业做事,不是给自己找官司,选对平台比什么都重要,千万别让 “钓鱼维权” 成为压垮公司的稻草。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