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水平分库是将数据按一定规则分散存储在多个数据库中,常见分库规则如下:
规则:按照数据的某个范围字段,如时间、ID 范围等,将数据划分到不同的数据库中。例如,以时间为范围,将 2024 年 1 - 6 月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 A 中,将 2024 年 7 - 12 月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 B 中。 优点: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实现;适合按时间顺序进行数据存储和查询的场景。 缺点:可能会导致数据分布不均匀,例如某个时间段的数据量过大,而其他时间段的数据量较小。
规则:对数据的某个字段(如用户 ID、订单 ID 等)进行哈希运算,根据哈希结果将数据分配到不同的数据库中。例如,使用哈希函数将用户 ID 映射到 0 - 9 的范围内,然后根据映射结果将用户数据存储到对应的 10 个数据库中。 优点:数据分布相对均匀,能有效避免数据倾斜问题;适合随机查询的场景。 缺点:不便于范围查询,例如无法直接查询某个范围内的用户数据;当需要增加或减少数据库时,可能需要重新进行哈希计算和数据迁移。
规则:根据数据的某个枚举字段的值,将数据划分到不同的数据库中。例如,根据用户的地域信息,将北京地区的用户数据存储在数据库 A 中,将上海地区的用户数据存储在数据库 B 中。 优点:简单直接,适合数据具有明显分类特征的场景;便于对特定类型的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 缺点:扩展性较差,如果枚举值的种类增加,可能需要增加新的数据库。
规则:对数据的某个字段(如用户 ID、订单 ID 等)进行取模运算,根据取模结果将数据分配到不同的数据库中。例如,假设有 3 个数据库,对用户 ID 进行取模 3 运算,余数为 0 的用户数据存储在数据库 0 中,余数为 1 的用户数据存储在数据库 1 中,余数为 2 的用户数据存储在数据库 2 中。 优点:实现简单,数据分布相对均匀;适合数据量较大且需要均匀分布的场景。 缺点:不便于动态扩展数据库,当需要增加或减少数据库时,可能需要重新进行取模计算和数据迁移。
规则:根据业务的不同功能模块或业务类型,将数据划分到不同的数据库中。例如,将用户管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用户数据库中,将订单管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订单数据库中。 优点:便于业务的独立开发、维护和扩展;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的特点进行优化和调整。 缺点:可能会导致数据库之间的关联查询变得复杂,需要进行跨数据库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