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LLM大模型 写代码靠谱吗?实测 5 种场景后,发现这些坑一定要避开!!!

LLM大模型 写代码靠谱吗?实测 5 种场景后,发现这些坑一定要避开!!!

作者头像
用户8465142
发布2025-08-27 14:20:14
发布2025-08-27 14:20:14
2520
举报

作者介绍:崔鹏,计算机学博士,专注 AI 与大数据管理领域研究,拥有十五年数据库、操作系统及存储领域实战经验,兼具 ORACLE OCM、MySQL OCP 等国际权威认证,PostgreSQL ACE,运营技术公众号 "CP 的 PostgreSQL 厨房",持续输出数据库技术洞察与实践经验。作为全球领先专网通信公司核心技术专家,深耕数据库高可用、高性能架构设计,创新探索 AI 在数据库领域的应用落地,其技术方案有效提升企业级数据库系统稳定性与智能化水平。学术层面,已在AI方向发表2篇SCI论文,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深度结合,形成独特的技术研发视角。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LLM 大模型逐渐走进了程序员的工作场景。“只需输入需求,就能生成可用代码”,这样的宣传让不少开发者心动不已。但 LLM 大模型写代码真的靠谱吗?它能否成为程序员的得力助手?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 5 种常见的编程场景进行了实测,结果发现其中暗藏不少 “坑”,今天就来一一揭晓,帮大家避避雷!

场景一:基础算法实现

在编程学习和日常开发中,基础算法的实现是很常见的需求。我们选取了经典的快速排序算法作为测试对象,分别使用了 GPT - 4、Claude 3、文心一言、讯飞星火、通义千问这几款主流的 LLM 大模型进行测试。

测试时,我们给模型的提示词为 “用 Python 实现快速排序算法,要求考虑数组为空、数组元素相同等边界情况”。

从生成结果来看,几款模型都能很快生成快速排序的代码框架。其中,GPT - 4 和 Claude 3 生成的代码在基本逻辑上是正确的,能够对一般的数组进行排序。但在处理边界情况时,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当数组为空时,GPT - 4 生成的代码没有做特殊处理,直接进行了递归调用,导致程序报错;Claude 3 虽然考虑到了数组为空的情况,但对于数组元素全部相同的情况,排序效率较低,没有进行优化。

文心一言、讯飞星火和通义千问生成的代码则存在更多问题。文心一言生成的代码在分区操作时逻辑有误,导致排序结果不正确;讯飞星火生成的代码在处理较大数组时出现了栈溢出的情况;通义千问生成的代码甚至没有实现快速排序的核心思想,更像是一个冒泡排序的变种。

场景二:Web 接口开发

Web 接口开发是后端开发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以一个简单的用户注册接口为例进行测试,要求实现用户信息的接收、验证(包括用户名长度、密码强度等)、存储到数据库(使用 MySQL)以及返回相应的提示信息等功能,同样使用了上述 5 款模型。

测试提示词为 “用 Java 的 Spring Boot 框架实现一个用户注册接口,需要对用户名(长度至少 6 位)、密码(至少 8 位,包含大小写字母和数字)进行验证,将验证通过的用户信息存储到 MySQL 数据库,最后返回注册成功或失败的提示信息,包括失败原因”。

GPT - 4 生成的代码整体框架比较完整,包含了 Controller 层、Service 层、Entity 层和 Mapper 层的基本结构,也实现了简单的参数验证。但在密码强度验证的正则表达式上存在漏洞,无法正确识别包含特殊字符的密码;同时,在与数据库交互时,没有考虑事务的问题,当出现异常时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

Claude 3 生成的代码在参数验证方面做得相对较好,但在数据库连接配置上使用了硬编码的方式,不符合实际开发中的最佳实践;而且没有对可能出现的 SQL 注入问题进行防范。

文心一言生成的代码缺少了 Service 层,直接在 Controller 层进行数据库操作,不符合分层架构的设计原则;同时,返回的提示信息不够详细,无法准确告知用户注册失败的具体原因。

讯飞星火生成的代码存在较多的语法错误,比如注解的使用不规范、方法参数的定义错误等,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改才能运行。

通义千问生成的代码在逻辑上存在混乱,比如在验证不通过时,仍然会尝试将用户信息存储到数据库,导致不必要的数据库操作。

场景三:数据库操作

数据库操作是开发中频繁涉及的内容,我们以一个复杂的多表查询为例进行测试,假设有学生表(student,包含 id、name、age、class_id 等字段)、班级表(class,包含 id、name、teacher_id 等字段)和教师表(teacher,包含 id、name、subject 等字段),要求查询出年龄大于 15 岁、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教数学的学生信息,包括学生姓名、年龄、班级名称和班主任姓名,使用 SQL 语言。

测试提示词为 “有学生表 student(id int, name varchar (20), age int, class_id int)、班级表 class(id int, name varchar (20), teacher_id int)、教师表 teacher(id int, name varchar (20), subject varchar (20)),用 SQL 查询年龄大于 15 岁、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教数学的学生信息,包括学生姓名、年龄、班级名称和班主任姓名”。

在这个场景中,GPT - 4 和 Claude 3 生成的 SQL 语句基本正确,能够实现查询需求。但 GPT - 4 生成的语句没有使用表别名,导致语句显得冗长;Claude 3 生成的语句则在连接条件上存在一个小问题,将 class 表和 teacher 表的连接条件写成了 class.teacher_id = student.id,而正确的应该是 class.teacher_id = teacher.id,不过稍作修改即可使用。

文心一言生成的 SQL 语句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没有正确关联三个表,查询结果包含了大量不符合条件的数据。

讯飞星火生成的语句漏写了年龄大于 15 岁这个条件,而且在表连接时使用了错误的关联字段。

通义千问生成的语句甚至没有使用 JOIN 关键字,而是直接进行了多表查询,导致查询结果出现笛卡尔积,数据完全错误。

场景四:移动端 UI 组件

移动端 UI 组件的开发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我们以一个简单的登录页面 UI 组件为例进行测试,要求包含用户名输入框、密码输入框(带密码可见 / 不可见切换功能)、登录按钮、忘记密码链接和注册链接,适配不同的手机屏幕尺寸,使用 React Native 框架,同样测试上述 5 款模型。

测试提示词为 “用 React Native 框架实现一个登录页面 UI 组件,包含用户名输入框(有提示文字 “请输入用户名”)、密码输入框(有提示文字 “请输入密码”,带密码可见 / 不可见切换按钮)、登录按钮(点击时有加载状态)、忘记密码链接(点击跳转到忘记密码页面)和注册链接(点击跳转到注册页面),要求适配不同屏幕尺寸”。

GPT - 4 生成的代码实现了基本的 UI 布局和功能,使用了 Flexbox 进行布局,能够在不同屏幕尺寸上有一定的适配性。但在密码可见 / 不可见切换的逻辑上存在问题,切换按钮点击后没有正确改变密码输入框的显示状态;同时,登录按钮的加载状态没有与实际的登录请求关联起来,只是一个静态的效果。

Claude 3 生成的代码在 UI 样式上比较美观,使用了一些动画效果提升用户体验,但在适配小屏幕手机时,部分元素会出现重叠的情况;而且忘记密码和注册链接的跳转逻辑没有实现,只是简单的文本显示。

文心一言生成的代码结构比较混乱,没有使用 React Native 的最佳实践,比如没有将组件进行拆分,导致代码的可维护性较差;同时,存在一些语法错误,无法直接运行。

讯飞星火生成的代码在密码输入框的切换功能上实现正确,但在整体布局上缺乏灵活性,在大屏幕手机上会显得比较紧凑。

通义千问生成的代码功能比较简单,只实现了基本的输入框和按钮,没有密码切换功能和链接跳转功能,适配性也较差。

场景五:复杂业务逻辑处理

复杂业务逻辑处理往往涉及多个模块的交互和多种条件的判断,我们以一个电商平台的订单生成逻辑为例进行测试,该逻辑需要考虑商品库存是否充足、用户是否有优惠券(有则计算优惠后金额)、是否满足包邮条件(满 199 元包邮,否则计算运费 10 元)、生成订单号(规则为年月日时分秒 + 随机 6 位数字)以及更新商品库存等功能,使用 Python 语言,还是用上述 5 款模型。

测试提示词为 “用 Python 实现电商平台的订单生成逻辑:1. 接收商品 id、购买数量、用户 id、优惠券 id(可为空);2. 根据商品 id 查询商品单价和当前库存,若库存不足则返回 “库存不足”;3. 根据优惠券 id 查询优惠券面额(若有且有效),计算商品总价(单价 * 数量) - 优惠券面额(不小于 0);4. 若总价 >= 199 元则运费为 0,否则运费 10 元,最终订单金额为总价 + 运费;5. 生成订单号,格式为年月日时分秒(如 20240520153020) + 6 位随机数字;6. 减少对应商品的库存(购买数量);7. 返回订单号和最终订单金额。”

GPT - 4 生成的代码在整体逻辑上比较清晰,但在处理优惠券时没有考虑优惠券的有效期,不管优惠券是否过期都进行了抵扣;同时,在更新商品库存时没有使用锁机制,在并发情况下可能导致超卖问题。

Claude 3 生成的代码考虑了优惠券的有效期,但在计算优惠后金额时,当优惠券面额大于商品总价时,没有处理为 0 的情况,导致出现负数;而且生成的订单号随机数部分有可能重复,没有保证唯一性。

文心一言生成的代码在逻辑上存在较多漏洞,比如没有查询商品信息的步骤,直接使用了假设的单价和库存;在计算运费时也没有按照满 199 元包邮的规则来,而是固定运费为 10 元。

讯飞星火生成的代码在生成订单号时,日期格式不正确,没有达到时分秒的精度;同时,在减少商品库存时,没有判断库存是否足够就进行了减少,可能导致库存为负数。

通义千问生成的代码整体逻辑混乱,很多步骤都没有实现,比如优惠券的处理、运费的计算等,只是简单地返回了一个固定的订单号和金额。

实测后发现的这些坑一定要避开

逻辑不严谨:在多个场景中,LLM 生成的代码都存在逻辑漏洞,比如基础算法实现中对边界情况的处理不足,复杂业务逻辑处理中对各种条件的考虑不全面等。这些逻辑问题可能导致程序运行出错,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使用生成的代码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每一个逻辑分支,进行充分的测试。

细节处理不到位:无论是 Web 接口开发中的密码验证正则表达式错误,还是数据库操作中的事务和 SQL 注入问题,都体现了 LLM 在细节处理上的不足。这些细节往往是保证程序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开发者需要对生成代码的细节进行逐一排查,不能掉以轻心。

不符合最佳实践:在 Web 接口开发和移动端 UI 组件开发中,部分 LLM 生成的代码不符合相应框架的最佳实践,比如硬编码数据库连接信息、没有进行组件拆分等。这会导致代码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变差,增加后续开发和维护的成本,所以要按照开发规范对生成的代码进行调整。

安全性考虑不足:在 Web 接口开发和复杂业务逻辑处理中,LLM 生成的代码缺乏对安全性的考虑,比如没有防范 SQL 注入、并发情况下的超卖问题等。这些安全漏洞可能会被黑客利用,造成数据泄露、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必须要加强安全意识,对生成的代码进行安全检测和加固。

过度依赖通用模板:有些 LLM 生成的代码明显是基于通用模板修改的,没有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定制,比如通义千问在基础算法实现和移动端 UI 组件开发中生成的代码。这样的代码可能无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需要开发者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大量的修改,不能盲目使用。

使用 LLM 大模型写代码的建议

作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LLM 大模型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生成代码框架和一些简单的功能实现,提高开发效率,但不能完全依赖它来完成所有的编程工作,开发者仍需要对代码进行把控和优化。

严格测试不可少:对于 LLM 生成的代码,要进行多维度、全面的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确保代码的正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合业务深入修改:LLM 生成的代码往往比较通用,需要开发者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进行深入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更符合实际需求。

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虽然 LLM 能辅助写代码,但开发者自身的编程能力和业务理解能力仍然是关键。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己的开发水平,才能更好地利用 LLM 等工具。

总之,LLM 大模型在写代码方面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并不完全靠谱,存在诸多需要避开的坑。开发者在使用时要保持理性和谨慎,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规避其不足,让它真正成为提高开发效率的好帮手。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7-2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CP的postgresql厨房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