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学术数据采集中的两条路径:结构化提取与交互式解析

学术数据采集中的两条路径:结构化提取与交互式解析

原创
作者头像
jackcode
发布2025-08-25 10:54:07
发布2025-08-25 10:54:07
2252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爬虫资料爬虫资料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爬虫代理
爬虫代理

在科研信息服务领域,大家经常需要批量获取论文元数据,比如 标题、作者、期刊、引用关系 等。如果只是人工下载,无论效率还是覆盖度都远远不够。因此,自动化采集就成了必备手段。

不过在实践中,你会发现同一个网站可能需要两种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

  • 有些页面一打开,结构化信息就已经在 HTML 里,可以直接解析。
  • 另一些地方则依赖用户操作或脚本渲染,必须模拟交互才能拿到结果。

本文以 ScopusCNKI(中国知网) 为例,把这两类做法拆开讲清楚。

一、整体框架示意

代码语言:plain
复制
            ┌──────────────────────────┐
            │   学术数据库 (Scopus / CNKI) │
            └───────────┬──────────────┘
                        │
      ┌─────────────────┴──────────────────┐
      │                                    │
 ┌────▼─────┐                        ┌─────▼─────┐
 │ 路径 A    │                        │ 路径 B    │
 │ HTML解析   │                        │ 模拟交互   │
 └────┬─────┘                        └─────┬─────┘
      │                                    │
   元数据提取                           深层数据获取

二、模块拆解

  1. 路径 A:直接解析 HTML
    • 使用场景:Scopus 搜索结果页,文章标题和作者往往直接写在源码里。
    • 特点:实现简单,抓取速度快。
    • 局限:只能获取“浅层数据”,比如列表信息。
  2. 路径 B:模拟交互获取
    • 使用场景:CNKI 的引文网络、Scopus 的推荐文献。只有在点击或下拉时,前端才会发出异步请求。
    • 特点:能拿到隐藏在交互之后的数据。
    • 局限:性能消耗大,脚本更复杂。
  3. 代理接入
    • 学术站点的访问限制通常比较严格。通过配置 代理服务(如爬虫代理),可以降低被拦截的概率。
  4. 数据存储
    • 抓取结果一般会落地到 MongoDB/MySQL,供后续的数据分析或知识图谱构建使用。

三、示例代码

下面用 Scopus 搜索“deep learning” 的结果做演示。

1. HTML 解析方式

代码语言:python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import requests
from bs4 import BeautifulSoup

# ====== 代理配置(亿牛云示例) ======
proxy_host = "proxy.16yun.cn"
proxy_port = "3100"
proxy_user = "16YUN"
proxy_pass = "16IP"

proxies = {
    "http": f"http://{proxy_user}:{proxy_pass}@{proxy_host}:{proxy_port}",
    "https": f"http://{proxy_user}:{proxy_pass}@{proxy_host}:{proxy_port}"
}

# ====== 抓取 Scopus 列表页 ======
url = "https://www.scopus.com/results?src=srctitle&q=deep+learning"
headers = {"User-Agent": "Mozilla/5.0"}

resp = requests.get(url, headers=headers, proxies=proxies, timeout=10)
soup = BeautifulSoup(resp.text, "html.parser")

papers = []
for item in soup.select(".result-item-content"):
    title = item.select_one("h2").text.strip()
    author = item.select_one(".author").text.strip() if item.select_one(".author") else "未知"
    papers.append({"title": title, "author": author})

print(papers)

2. 模拟交互方式

代码语言:python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from playwright.sync_api import sync_playwright

# ====== 代理配置(亿牛云示例) ======
proxy_host = "proxy.16yun.cn"
proxy_port = "3100"
proxy_user = "16YUN"
proxy_pass = "16IP"

with sync_playwright() as p:
    browser = p.chromium.launch(
        headless=True,
        proxy={
            "server": f"http://{proxy_host}:{proxy_port}",
            "username": proxy_user,
            "password": proxy_pass
        }
    )
    page = browser.new_page()

    page.goto("https://www.scopus.com/results?src=srctitle&q=deep+learning")
    page.wait_for_timeout(5000)

    # 点击展开更多引用信息
    if page.is_visible("text=View all related documents"):
        page.click("text=View all related documents")
        page.wait_for_timeout(3000)

    items = page.query_selector_all(".result-item-content")
    papers = []
    for item in items:
        title = item.query_selector("h2").inner_text()
        author = item.query_selector(".author").inner_text() if item.query_selector(".author") else "未知"
        papers.append({"title": title, "author": author})

    print(papers)
    browser.close()

四、流程概览

代码语言:plain
复制
采集任务启动
       │
       ▼
   [代理模块]
       │
 ┌─────┴─────┐
 │ 路径 A:HTML │ 路径 B:交互
 └─────┬─────┘
       │
       ▼
   数据存储
       │
       ▼
科研分析 / 知识图谱

五、经验总结

  • HTML 解析方式:适合直接拿结果列表,速度快,开销小。
  • 交互解析方式:适合深层数据(如引用网络、推荐文献),但性能代价更大。
  • 混合策略 是实践中常见选择:先批量解析浅层内容,再有选择地调用交互模式,把核心数据补齐。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整体框架示意
  • 二、模块拆解
  • 三、示例代码
    • 1. HTML 解析方式
    • 2. 模拟交互方式
  • 四、流程概览
  • 五、经验总结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