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创业者:想法很棒,团队也不错,但就是动作慢得像树懒一样?等他们的产品上线时,市场已经被别人占完了。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在AI时代,如何让你的创业团队跑得像猎豹一样快!
让我们跟着小王的故事来学习。小王想开一家智能咖啡店,客户可以通过APP预约咖啡,AI推荐口味,还能预测什么时候人最多。听起来很酷对吧?
但是,小王遇到了创业者的经典难题:到底要先做什么?
图1:传统创业vs AI驱动创业的时间对比
看到区别了吗?传统做法要23个月才知道产品行不行,而AI驱动的方法几周就能验证想法!
小王一开始跟朋友说:"我要用AI革命咖啡行业!"朋友们都说:"哇,好厉害!"
但当工程师小李问:"具体要做什么?"时,小王愣住了。因为"革命咖啡行业"就像说"我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样,听起来很棒,但工程师无从下手。
图2:模糊想法vs具体想法的执行效果
宏大愿景就像相亲时说"我想找个好人",听起来没毛病,但太模糊了!具体想法就像说"我想找个会做饭、爱运动、有稳定工作的人",这样媒婆才知道怎么帮你找!
小王学会了这样描述他的想法:
突然间,工程师小李眼睛亮了:"这个我今天就能做出来!"
小李以前写一个简单的订单系统要一个星期,现在有了Code Buddy编程助手...
图3:Code Buddy辅助开发的一天时间线
真实对话重现:
小李:"Code Buddy,帮我写个咖啡订单系统的后端。"
Code Buddy:"好的!我为你生成了用户注册、商品展示、订单管理的完整代码。还需要什么功能?"
小李(震惊):"这...这就完了?我以前要写一个星期的!"
因为开发速度快了10倍,小王的团队现在可以:
以前这个流程要两个月,现在一周就搞定!
图4:快速试错循环
小王的感悟:"以前我们花两个月做一个功能,结果用户不喜欢,心疼得要死。现在我们一天做一个,不喜欢就删掉,就像扔掉一张草稿纸一样轻松!"
小王做出了第一版APP,但遇到了新问题:怎么快速知道用户喜不喜欢?
他学会了一套"用户反馈收集法",从最快到最慢:
图5:用户反馈收集金字塔(从快到慢的流程)
小王最喜欢的方法是在自己咖啡店里抓"壮丁":
小王版用户调研现场:
小王:「你好,我是这家店的老板,能帮忙试试我们的新APP吗?」
顾客小张:「好啊,反正在等咖啡。」
(小张试用了5分钟)
小王:「感觉怎么样?」
小张:「挺好的,但是这个『选择大小』的按钮太小了,我戳了好几次才戳到。」
小王:「哦!这个问题好,我马上让程序员改!」
当天晚上,小李就把按钮改大了。第二天小王又找了几个顾客试用,果然体验好多了!
有趣的是,小王发现在产品早期,直觉比数据更重要:
图6:直觉决策vs数据决策的适用场景
小王的心得:"在咖啡店里问了100个顾客之后,我发现我的直觉越来越准了。现在我一看功能就知道用户会不会喜欢,就像品咖啡一样,一闻就知道好不好喝!"
小王发现了一个秘密:懂AI的团队比不懂AI的团队快得不止一点点。
举个例子,小王想做智能推荐功能:
不懂AI的竞争对手:
总计:14个月
懂AI的小王团队:
总计:1周多一点
图7:AI开发时间对比(月为单位 vs 天为单位)
小王把AI工具想象成乐高积木:
图8:AI工具箱的各种"积木"
小王的比喻:"以前我要自己造汽车,现在我只需要知道怎么开车。AI工具就像现成的汽车,我学会开车就行了,不需要学会造发动机!"
小王给其他创业者的建议:
小王总结了创业中速度的重要性:
图9:速度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
小王的创业金句:
小王想做AI咖啡口味推荐,他是这样快速验证的:
第1天:让AI分析了所有顾客的订单历史 第2天:简单规则:"喜欢美式的推荐手冲,喜欢拿铁的推荐焦糖玛奇朵" 第3天:在APP里上线测试 第1周:发现推荐准确率70%,顾客很满意 第2周:继续优化,准确率提升到85%
如果用传统方法:光是需求分析就要1个月,开发要3个月,测试要1个月...
基于小王的经验,这里是创业者的AI工具包:
图10:创业者AI工具包
第1周:学会用AI编程助手
第2周:建立快速反馈循环
第3周:掌握AI应用接口
第4周:建立你的快速迭代节奏
小王的朋友小张也想学习"快速迭代",结果:
教训:快速迭代≠频繁换想法,而是在一个方向上快速试错。
小王早期犯过这个错误:
教训:快不等于糙,基本质量还是要保证的。
有些创业者觉得"AI太复杂,我不学也能创业":
教训:不学AI的创业者,就像不学开车却要跟别人比赛跑步。
6个月后,小王的智能咖啡店怎么样了?
图11:小王咖啡店的订单渠道分布
记住小王的创业心得:
最后的最后,用小王的话作结:
"以前我们创业是在玩'龟兔赛跑',大家都是乌龟的速度,谁坚持到最后谁赢。现在AI来了,就像给乌龟装上了火箭推进器。谁先学会用火箭,谁就能飞起来!"
所以,准备好装上你的火箭推进器了吗? 🚀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