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正在备案或即将备案的友友们,针对模型是否属于限定领域内还不太确定,今天,一篇带你搞懂大模型的限定领域有哪些以及限定领域的备案条件有哪些要求。
这主要是出于安全可控和风险防范的考虑。
降低不可预测风险: 通用大模型能力强大,但也可能产生不可控的输出,例如生成有害信息、虚假内容,或在专业领域(如医疗、法律)给出错误且危险的建议。将其限定在已知、可控的领域内,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 mitigate(减轻)这些风险。
便于监管和问责: 监管部门可以对特定领域制定更精准和细致的管理要求。一旦出现问题,也更容易追溯责任主体和原因。
鼓励垂直创新: 政策鼓励企业在自身擅长的专业领域内深耕,做出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垂类模型,而不是一味追求“大而全”的通用模型。
“限定领域”没有一份固定的清单,企业会根据自身产品的特性和优势进行申报。
常见的限定领域包括
金融: 智能投顾、风险分析、金融报告生成、客服问答。
医疗: 辅助问诊、医学文献摘要、健康管理咨询、新药研发(注意:不能替代医生诊断)。
法律: 法律条文查询、案例摘要、合同审查辅助、合规咨询(不能替代律师提供正式法律意见)。
教育: 智能家教、个性化学习内容生成、作文批改、语言学习。
医疗行业需得到当地卫健委批准的红头文件
教育行业需得到当地教育局批准的红头文件
其他的同理。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