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一篇教你区分“算法备案”与“大模型备案”

一篇教你区分“算法备案”与“大模型备案”

原创
作者头像
算法大模型-丁香
发布2025-08-20 15:02:58
发布2025-08-20 15:02:58
2360
举报

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区别

相信有许多正在打算备案的友友们,对于算法备案与大模型备案还是不清楚,不明白自己到底该做算法备案还是大模型备案在此,我整理了一篇关于如何区分两者的文章,仅供有需要的友友们参考!

一、算法备案:

1)备案类型:个性化推荐类、排序精选类、调度决策类、检索过滤类、生成合成类(深度生成)

2)备案要求:要求企业在提供服务前,根据算法类型和应用领域,填报算法基础属性信息和详细属性信息,包括算法数据、模型、策略、风险与防范机制等,并提供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

3)备批类型:中央网信办

4)申请入口:线上申请: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

5)备案材料:

1.营业执照测本扫描件

2.法人身份证扫描件

3.算法负责人身份证扫描件4.算法负责人工作证明含工牌盖章扫描件

4.算法备案承诺书盖章版扫描件

5.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算法负责人签字)

6.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

7.拟公示内容

8.ICP各案号或者许可证号

9.相关证明材料截图

6)产品要求:技术路线图初步完成验证在项目启动初期就可以同步开始申请

7)审核要点:线上:材料审核每年会随机抽查备案材科金融类、医疗类概率会高一点

8)备案周期:3-4个月

二、大模型备案:

1)备案类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

2)备案要求:通常要求企业在模型上线前进行安全评估,提交详细的安全自评估报告,以及模型服务协议、语料标注规则等材料,并可能需要通过专业的第三方评估

3)备批类型:省级网信办+中央网信办

4)申请入口:线下申请:省级网信办

5)备案材料:

1.大模型上线备案申请表

2.安全自评估报告

3.模型服务协议

4.语料标注规则

5.关键词拦裁列表

6.评估测试题集

6)产品要求:产品已开发好,并完成内测有可对外展示的产品或demo

7)审核要点:线下:材科审核+安全评估(接口测试)常态化监管,季度测试

8)备案周期:6-8个月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区别
  • 一、算法备案:
  • 二、大模型备案: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