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将std容器的正向迭代器转换成反向迭代器

将std容器的正向迭代器转换成反向迭代器

作者头像
charlee44
发布2025-08-19 12:54:27
发布2025-08-19 12:54:27
88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代码编写世界代码编写世界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迭代器是一种很有用的设计模式,它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如列表、集合、树等)中的各个元素,而又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迭代器最大的好处是实现了遍历逻辑与数据结构解耦,比如说,你使用迭代器实现了某个容器对象的遍历,后来发现这个容器不合适,需要更换成另外一个容器,那么在修改容器类型之后,就不用修改遍历操作。

虽然现代编程都内置了对迭代器模式的支持,但是自己在封装某个数据对象实现的时候,就免不了自己实现迭代器。一般而言是先封装正向迭代器,如果还有反向遍历的需求,那么就可以通过正向迭代器来实现反向迭代器。C++中std的迭代器实现还是挺绕的,比如正向迭代器begin是第一个元素,end最后一个元素的后一个元素;反向迭代器rbegin是最后一个元素,rend是第一个元素的前一个元素——两者最好不要混用,用正向迭代器实现反向遍历操作多半不靠谱。

那么具体如何通过正向迭代器来获取反向迭代器呢?可以使用如下公式:

反向迭代器 r_it = std::reverse_iterator<正向迭代器类型>(fwd_it + 1);

可参考如下示例来验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 创建一个 vector 用于测试
  std::vector<int> vec = {10, 20, 30, 40, 50};
  std::cout << "容器内容: ";
  for (const auto& elem : vec) {
    std::cout << elem << " ";
  }
  std::cout << std::endl << std::endl;

  // --- 测试 1: fwd_it 指向第一个元素 (10) ---
  std::cout << "=== 测试 1: fwd_it 指向第一个元素 ===" << std::endl;
  auto fwd_it_first = vec.begin();  // 指向 10
  std::cout << "fwd_it_first 指向的元素: " << *fwd_it_first << std::endl;

  // 使用公式构造反向迭代器
  auto r_it_first =
      std::reverse_iterator<std::vector<int>::iterator>(fwd_it_first + 1);
  std::cout << "r_it_first 指向的元素: " << *r_it_first << std::endl;
  // 验证它们是否指向同一个值
  std::cout << "指向同一个元素吗? "
            << (*fwd_it_first == *r_it_first ? "是" : "否") << std::endl;
  std::cout << std::endl;

  // --- 测试 2: fwd_it 指向最后一个元素 (50) ---
  std::cout << "=== 测试 2: fwd_it 指向最后一个元素 ===" << std::endl;
  auto fwd_it_last = vec.end() - 1;  // 指向 50 (不能用 vec.end() + 1!)
  std::cout << "fwd_it_last 指向的元素: " << *fwd_it_last << std::endl;

  // 使用公式构造反向迭代器
  auto r_it_last =
      std::reverse_iterator<std::vector<int>::iterator>(fwd_it_last + 1);
  std::cout << "r_it_last 指向的元素: " << *r_it_last << std::endl;
  // 验证它们是否指向同一个值
  std::cout << "指向同一个元素吗? "
            << (*fwd_it_last == *r_it_last ? "是" : "否") << std::endl;
  std::cout << std::endl;

  // --- 测试 3: fwd_it 指向中间元素 (30) ---
  std::cout << "=== 测试 3: fwd_it 指向中间元素 ===" << std::endl;
  auto fwd_it_middle = vec.begin() + 2;  // 指向 30
  std::cout << "fwd_it_middle 指向的元素: " << *fwd_it_middle << std::endl;

  // 使用公式构造反向迭代器
  auto r_it_middle =
      std::reverse_iterator<std::vector<int>::iterator>(fwd_it_middle + 1);
  std::cout << "r_it_middle 指向的元素: " << *r_it_middle << std::endl;
  // 验证它们是否指向同一个值
  std::cout << "指向同一个元素吗? "
            << (*fwd_it_middle == *r_it_middle ? "是" : "否") << std::endl;
  std::cout << std::endl;
}

运行的结果是: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容器内容: 10 20 30 40 50

=== 测试 1: fwd_it 指向第一个元素 ===
fwd_it_first 指向的元素: 10
r_it_first 指向的元素: 10
指向同一个元素吗? 是

=== 测试 2: fwd_it 指向最后一个元素 ===
fwd_it_last 指向的元素: 50
r_it_last 指向的元素: 50
指向同一个元素吗? 是

=== 测试 3: fwd_it 指向中间元素 ===
fwd_it_middle 指向的元素: 30
r_it_middle 指向的元素: 30
指向同一个元素吗? 是

说明公式是成立的。不过在使用这个公式之前需要检查fwd_it是不是end,因为end是容器最后一个元素的后一个元素,对其进行加1操作可能会导致未定义的行为而出错。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5-08-1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