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外地,如何远程连接公司内网服务器管理工作?怎么在家直接访问企业内部系统应用?异地远程连接公司内网办公,OA/ERP/NAS/服务器/办公系统应用软件/打印机等网络硬件,都是经常在工作中需要面对的跨网访问网络问题,特别是在没有公网IP的情况下,很多员工甚至网络管理员也不知道怎么办,这是很多企业客户过去和现在仍然需要面对的网络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远程办公的需求越来越大,员工需要经常在外地访问公司的内网,以便进行工作、协作和数据访问等。那么,有哪些网络技术支持快速、稳定地进行异地访问?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当员工出门在外或异地办公的员工需要远程访问公司内部,应该采取什么网络技术才能顺利、快速、稳定地进行异地访问?下面介绍在家或出差在外时直接远程连接访问公司内网的常见方法。
内网穿透工具和端口映射软件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内网地址直接映射到外网的技术应用,用户可以绕过NAT和防火墙,直接连接到内网资源。
像较大众化的nat123作为一款专门的内网映射工具,专为解决无公网IP的内网本地让外地跨网访问的简单便捷方法。通过简单快速配置,就可以实现公网上通过自定义域名端口远程连接,访问本地内网资源。用户可以结合自己本地实际应用业务,选择使用改变端口转发数据或同端口点到点直连模式访问。
下面是使用nat123设置内网给公网进行远程访问的步骤:
1、下载安装注册帐号
公司内网本地服务器或所在局域网另台主机上,下载安装nat123客户端,并在对应官网注册链接进入自定义名称密码邮箱获取属于自己的帐号。
2、配置应用绑定自定义公网地址
登录nat123客户端后,默认显示映射列表空的界面,对应下方“添加映射”点击出来一个新的编辑映射界面。在这里根据自己本地业务场景自定义内外网地址信息详解参考如下:
映射类型:如80http、443https、非80网站、全端口映射等选项,这就需要看本地使用什么来选择,如一般办公OA网站可以带端口访问的用非80网站类型;
内网地址:内网应用私有IP地址固定的,如本机的用127.0.0.1表示,另台同内网电脑的用对应计算机名或内网固定IP地址;
内网端口:本地应用开启使用的端口号,这个要以本地实际的来填写;
外网端口:当选择了非80网站类型后,会默认生成一个外网用的访问端口,一般不用改,也可以按需修改其他未占用的端口号来用;
外网地址:默认生成一个随机二级域名,通常为了方便记住使用需要自定义对应二级字符;如果有自主域名,则修改使用自己注册的域名来作为公网地址互联网上使用;
核实确认保存后,界面上就多了一个刚自定义配置好的映射记录图标,同时有显示自己设置的内外网地址信息,鼠标停留图标上面也有会相应的检测状态提示方便问题排查。
3、测试连接
当我们在目标内网使用了nat123映射服务后,在异地外面使用浏览器或自己应用客户端输入公网地址(自己域名或默认二级域名加外网端口号),测试是否可以成功访问公司内部资源。
无论是出差外地,还是需要远程办公,确保连接公司内网并顺利完成工作,已经成为现代职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网穿透工具,通过简单的配置,帮助用户突破网络限制,安全地访问公司内网资源。无需复杂的设置,无论在任何地方,您都能快速高效地连接公司内网,提升工作效率。
通过远程桌面协议(RDP),用户可以访问公司内网的计算机桌面,仿佛直接坐在办公桌前操作。
Windows远程桌面连接可让用户在远程设备上访问和控制另一台Windows电脑,以下是关键信息:
1、适用系统
被控端(即公司目标需要被访问到的主机)需为Windows专业版、企业版或教育版,家庭版仅能作为客户端。如果目标需要远程的主机家庭版本默认不能开启被远程的,则需要单独安装微软RPD远程应用,或升级更换操作系统版本。
2、被控端设置
在公司内部主机上操作:
右键「此电脑」→「属性」→「远程设置」,勾选「允许远程连接」。
如果此主机有多个用户的,建议添加允许远程登录的用户(需为管理员账户),并设置强密码。
确保(windows管理工具里面的服务)对应「Remote Desktop Services」这个远程桌面服务已启动。
3、主控端操作
在自己个人电脑上操作:
按「Win+R」输入「mstsc」,输入被控端IP/计算机名后点击「连接」。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可勾选「记住凭据」(仅限安全环境)。
远程桌面时关于内网IP、公网IP注:如目标主机是有公网IP的,则可以直接在异地电脑使用对应IP端口远程桌面连接即可;如
谷歌远程桌面(Chrome Remote Desktop)可以看作是Chrome浏览器的扩展应用,它可以帮助您远程访问另一台公司计算机,然后实现在家访问公司服务器,但前提是需要您安装Chrome浏览器并登录到相同Google帐户,才可以使用这个远程访问的功能。
使用谷歌远程桌面步骤参考:
1. 在远程控制双方计算机中打开Chrome浏览器并进入谷歌远程桌面页面,点击下载图标下载安装谷歌远程桌面软件。
2. 安装完毕之后,设置PIN码以便能轻松在家远程连接公司电脑。
3. 在公司计算机中可以让同事单击远程支持页面,然后生成一个12位数的安全代码,并将此代码发送给家庭计算机。
4. 在家庭计算机上输入12位安全代码,然后单击“连接”即可。
5. 成功建立远程控制连接之后,可以按照上面提到的方法,同样使用微软远程桌面连接访问公司服务器计算机以获取想要的数据资料。
VPN,即虚拟专用网络,它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建立一条安全的通信通道,让用户能够像在公司内部一样访问公司内网资源。对于在家办公的人员来说,只需要在自己的设备上安装 VPN 客户端,并输入正确的账号和密码,就可以连接到公司内网。
VPN是常见的远程连接公司内网的方式。通过VPN,员工可以创建一个加密的网络连接,从而安全地连接到公司的内网。搭建与连接 VPN步骤方法如下:
1.服务器搭建
公司需要搭建 VPN 服务器,可以使用现有的服务器,也可专门购置。服务器的配置依据公司的使用人数和数据流量来确定,一般要具备稳定的网络连接和足够的内存、存储容量。以 Windows Server 系统为例,安装完成后,打开 “服务器管理器”,在 “仪表板” 中选择 “添加角色和功能”,按照向导提示,在 “服务器角色” 中勾选 “远程访问”,并安装相关组件。接着在 “服务器管理器” 中,点击 “工具”,选择 “路由和远程访问”,打开 “路由和远程访问” 控制台,右键点击服务器名称,选择 “配置并启用路由和远程访问”,按照向导进行配置,选择 “远程访问(拨号或 VPN)”,然后设置 VPN 类型(如 PPTP 或 L2TP),并指定服务器的 IP 地址范围,该地址范围将分配给远程连接的客户端。
2.外地设备连接
员工在外地的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根据服务器的 VPN 类型安装相应的客户端。若是 Windows 系统,自带的网络连接功能就能直接连接 VPN。打开 “控制面板”,选择 “网络和 Internet”,点击 “网络连接”,在左侧选择 “设置新的连接或网络”,然后选择 “连接到工作区”,按照提示选择 “使用我的 Internet 连接(VPN)”,输入 VPN 服务器的地址和用户名、密码等信息。连接成功后,就可以像在公司局域网内一样访问 OA 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
SD-WAN,即软件定义广域网,在远程接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SD-WAN 方案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的远程接入服务。通过 SD-WAN,在家办公的人员可以实现快速连接公司内网,确保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
SD-WAN 是一种通过软件来管理和配置网络连接的技术。在外地访问公司局域网系统时,确保稳定高效的网络连接。部署 SD-WAN步骤:
1.选择服务提供商
市场上有众多 SD-WAN 服务提供商,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预算和网络规模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商。
2.制定部署方案
与服务提供商沟通,根据公司的网络架构、OA 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的部署情况以及员工的分布情况,制定详细的 SD-WAN 部署方案。方案中要确定 SD-WAN 设备的安装位置、网络拓扑结构、IP 地址规划等内容。比如,在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分别安装 SD-WAN 设备,通过互联网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广域网。
3.设备安装与配置
根据部署方案,在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的网络节点上安装 SD-WAN 设备。安装完成后,通过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管理平台,对 SD-WAN 设备进行配置。配置内容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IP 地址等)、网络连接参数(如接入互联网的方式、VPN 连接设置等)、策略配置(如智能路由策略、流量控制策略等)。例如,设置智能路由策略,让 SD-WAN 设备根据网络实时状况,自动选择最优的网络路径,将外地设备访问公司系统的请求快速转发到公司局域网。
4.测试与优化
部署完成后,进行全面的测试,检查 OA 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在外地访问时的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可以使用专业的网络测试工具,如 Ixia、Spirent 等,对网络性能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 SD-WAN 的配置进行优化,确保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被外地访问。
在如今的工作模式下,员工经常需要在外地办公,这就面临着如何远程使用公司局域网的 OA 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的问题。能够远程访问这些系统,能让员工及时处理工作任务,与团队高效协作,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上面这些详细介绍的在外地实现远程访问的方法,你用过几个呢,如有内网让外网远程访问需求,可以参考学起来!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