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成功的App增长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用户从何而来。
在业务初期,这或许还比较简单。但当App的推广渠道从几个扩展到几十上百个时,要清晰地追踪每一个用户的完整来源路径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预算投进去了,新用户也来了,但哪个渠道是真正的高价值渠道,哪个广告素材打动了用户——这些关键信息很容易变得模糊不清。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关键工具:移动归因。
简单来说,App归因就是识别并记录每一位新用户是从哪个渠道、哪个广告来的技术。它能帮助我们追溯用户的来源路径。
为了实现这一点,行业内主要使用以下几种主流技术:
在安卓和部分iOS系统中,每个手机都有一个匿名的广告标识符(如GAID/IDFA)。这种方式就像给设备发“身份证”,通过匹配用户点击广告和激活App时的“身份证”是否一致,来实现精准归因。这是目前最准确的方式,主要用于App内的广告投放。
这是H5页面引流的有效方式。当用户在H5页面点击下载时,系统会将一串唯一的识别码(口令)复制到手机的剪贴板。用户安装并打开App后,App会读取这个识别码,从而知道用户是从哪个H5活动页来的。
这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安卓平台的归因方法。并在包内预先写入一个的渠道ID。这样,无论用户从哪个渠道下载,都能在App首次运行时,通过识别这个ID来追溯其安装来源。
受iOS的ATT框架影响,获取设备ID和读取剪贴板都受到了限制。这时,通过采集一些匿名的设备特征(如IP、操作系统版本、设备型号、浏览器信息等),与激活App时用户的设备特征进行匹配,以此达到下载归因。这是一种概率匹配,也是应对当前隐私环境的补充方案。
理论最终要服务于实践。以下是三个常见的业务场景及对应的归因策略。
在一场大促活动中,同时在抖音、B站、知乎等多个平台投放了广告,如何知道哪个渠道、哪个素材效果最好?
为每个渠道、每个KOL、甚至每个广告素材都生成专属的归因链接。活动开始后,在后台实时监控各链接带来的点击、激活和付费数据。你可以快速发现表现最好的“爆款”渠道,然后迅速将预算向它倾斜,实现效果最大化。
用户被一篇精彩的“旅游攻略”吸引下载了App,但打开后却要重新搜索,体验很差。
在“旅游攻略”H5页面中配置带有文章ID的归因链接。利用延迟深度链接功能,当用户打开App后,系统能识别到他来自这篇文章,并自动跳转到该文章的详情页。无缝的体验将大大提升用户的好感和后续转化。
问题: 在几十个微信群里都发了活动海报,想知道哪个群的用户质量最高?
归因策略: 为每个微信群生成一个专属的归因二维码。用户通过不同二维码扫码参与活动,你就能在后台清晰地看到每个群分别带来了多少新用户。这样就能识别出哪些是高价值社群,值得投入更多精力去维护。
归因的核心目的,是为业务增长中的每一个决策,提供清晰、可靠的数据支持。它连接了市场投放、产品体验和用户运营,是App精细化增长的必备工具。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