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RS485 UART1串口的回显功能。RISC-V核心等待RS485 UART1串口输入字符,再通过RS485 UART1串口终端回显输入的字符。
在U-Boot命令行执行如下命令,关闭设备树UART1和UART2配置。
备注:此修改方法重启评估板后会失效。
Target# fdt set /soc/uart@2500400 status disabled
Target# fdt set /soc/uart@2500800 status disabled
Target# boot
将本案例bin目录下的可执行文件amp_rv0.bin拷贝至评估板系统的"/lib/firmware/"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启动RISC-V核心并加载工程镜像。
Target# echo amp_rv0.bin > /sys/class/remoteproc/remoteproc1/firmware //指定加载的工程镜像
Target# echo start > /sys/class/remoteproc/remoteproc1/state //启用RISC-V核心并加载工程镜像
RISC-V核心启动后将自动运行程序,在串口调试终端输入字符后按回车,RS485 UART1串口终端将会对输入字符进行回显,并打印如下类似信息。
RS232 UART2调试串口终端将会打印如下类似信息。
执行如下命令,关闭RISC-V核心,程序将停止运行。
Target# echo stop > /sys/class/remoteproc/remoteproc1/state
请将案例src文件夹拷贝至Ubuntu工作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更换sys_config.fex文件,添加RS485 UART1支持。
备注:由于实现RS485 UART1串口的回显功能需要修改sys_config.fex文件,添加RS485 UART1支持。我司提供的sys_config.fex已添加RS485 UART1支持,详情请查看“关键代码”小节。
Host# cd /home/tronlong/T113/tina5.0_v1.0/rtos/
Host# cp board/t113_i_c906/evb1_auto/configs/sys_config.fex board/t113_i_c906/evb1_auto/configs/sys_config-back.fex
Host# cp /home/tronlong/Demo/risc-v-demos/uart_echo/src/sys_config.fex board/t113_i_c906/evb1_auto/configs/sys_config.fex
修改完成后,请根据工程编译、程序固化步骤生成工程镜像。
1.UART1初始化,创建线程,开始线程。
2.设置串口波特率为115200,数据位为8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并关闭流控制。
3.串口任务。
4.添加RS485 UART1支持。
主要演示T113-i(RISC-V)与Spartan-6(FPGA)处理器之间的SPI通信。案例源码位于“4-软件资料\Demo\risc-v-demos\spi_rw\”目录下。
由于评估底板拓展接口未预留SPI总线引脚,因此需参考如下方法进行飞线连接,并且应尽可能使用短线连接。
1.请根据评估底板丝印将SPI1的测试点TP25(SPI1 MISO)、TP26(SPI1 MOSI)、TP27(SPI1 CLK)、TP28(SPI1 CS)通过飞线引出。
2.将飞线引出的引脚与创龙科技TL-HSAD-LX采集卡的拓展接口(KJ2)按照下表对应关系进行连接。
3.将评估底板LVDS LCD接口的第26引脚(GND)连接至TL-HSAD-LX采集卡拓展接口(KJ13)的第1引脚,进行共地连接。
TL-HSAD-LX采集卡上电启动,加载运行案例"bram_spi\bin\"目录下的程序可执行文件,bram_spi程序支持SPI单线模式。
评估板上电启动,在U-Boot命令行执行如下命令,关闭UART1节点并删除usb0_vbus节点GPIO配置。
备注:此修改方法重启评估板后会失效。
Target# fdt set /soc/uart@2500400 status disabled
Target# fdt rm /usb0-vbus gpio
Target# boot
将本案例bin目录下的可执行文件amp_rv0.bin拷贝至评估板系统的"/lib/firmware/"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启动RISC-V核心并加载工程镜像。
Target# echo amp_rv0.bin > /sys/class/remoteproc/remoteproc1/firmware //指定加载的工程镜像
Target# echo start > /sys/class/remoteproc/remoteproc1/state //启用RISC-V核心并加载工程镜像
RISC-V核心启动后将自动运行RISC-V程序,RS232 UART2串口终端将会打印如下类似信息。
在RS232 UART2串口终端,点击回车键,执行如下命令查询程序命令参数。
Target# spi_rw -h
在RS232 UART2串口终端,执行如下命令运行程序,RISC-V通过SPI总线写入2KByte随机数据至FPGA BRAM,然后读出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同时打印SPI总线读写速率和误码率,如下图所示。
Target# spi_rw -s 5000000 -OH -m 1 -S 2048 -c 2
参数解析:
-s:设置通信时钟频率(Hz);
-O:时钟极性反转(CPOL=1);
-H:下降沿采集数据(CPHA=1);
-m:选择模式传输模式(1表示单线模式。2表示双线模式);
-S:设置传输数据大小,单位为Byte;
-c:循环传输数据包的次数。
本次测试指定SPI总线通信时钟频率为5MHz,则SPI单线模式理论通信速率为:(5000000/1024/1024/8)MB/s ≈ 0.596MB/s。从上图可知,本次实测SPI单线模式写速率为0.565MB/s,读速率为0.565MB/s,误码率为0.0%。
备注:由于本案例硬件采用飞线方式进行连接,因此若设置SPI总线通信时钟频率超过10MHz,可能会出现误码现象。
将案例src源码目录拷贝至Ubuntu工作目录下,进入源码目录。执行如下命令,拷贝src源码目录下的spi_rw文件夹到LinuxSDK目录"rtos/lichee/rtos-hal/hal/test/"下。
Target# cd /home/tronlong/T113/tina5.0_v1.0/rtos/
Target# cp -r /home/tronlong/Demo/risc-v-demos/spi_rw/src/spi_rw/ lichee/rtos-hal/hal/test/
执行如下命令,修改LinuxSDK目录"rtos/lichee/rtos-hal/hal/test/"下的Makefile。
Target# vi lichee/rtos-hal/hal/test/Makefile
添加如下内容:
obj-y += spi_rw/ //编译完成后请将该内容注释,否则可能影响其他案例编译
执行如下命令,备份并更换位于案例src源码目录下的sys_config.fex文件,添加SPI1支持。
备注:我司提供的sys_config.fex已添加SPI1支持,详情请查看“关键代码”小节。
Host# cp board/t113_i_c906/evb1_auto/configs/sys_config.fex board/t113_i_c906/evb1_auto/configs/sys_config-back.fex
Host# cp /home/tronlong/Demo/risc-v-demos/spi_rw/src/sys_config.fex board/t113_i_c906/evb1_auto/configs/sys_config.fex
修改完成后,请根据工程编译、程序固化步骤生成工程镜像。
1.单线模式。
2.配置SPI总线。
3.SPI传输功能实现。
4.添加SPI1支持。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