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们都考虑过并使用过WordPress这类博客引擎。但仔细想想,我们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做?脑海中浮现的优点包括:富文本编辑、评论功能、动态内容。不过最后一项对我的个人博客来说有些过度设计。
作为一个具备Git、Ruby等技术知识的开发者,当我想到自己写的内容要存入数据库,服务器几乎每次请求都要检索动态内容、执行SQL"魔法"才能生成HTML页面时,就会感到不适。虽然有人会提出缓存等简化方案,但我的需求其实很简单。
让我长期使用WordPress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评论功能。我很高兴能收到读者反馈(尽管有时需要处理垃圾评论)。直到Disqus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局面——现在你可以在任何静态页面上轻松添加评论功能,只需嵌入一段脚本即可,还能迁移WordPress原有评论。
解决这个问题后,我便开始寻找能基于Markdown生成纯HTML的静态引擎。Jekyll正是这样的工具——一个简单的博客感知静态站点生成器,输入Markdown/Textile,输出完整网站。
我使用的jekyll-bootstrap工具集成了Twitter Bootstrap主题,并预先配置好完整的目录结构。只需运行jekyll
命令就能生成静态站点。
迁移WordPress内容只需执行:
ruby -rubygems -e 'require "jekyll/migrators/wordpress"; Jekyll::WordPress.process("database", "user", "pass")'
这会将所有文章转为Markdown格式。注意迁移工具只能处理文章、别名和分类,其他链接和文件需要手动处理。
对于开发者,可以fork这两个GitHub项目进行定制:
完成迁移后,修改_config.yml配置Disqus等参数,运行:
jekyll 或 jekyll --server
后者会启动监听4000端口的WEBrick服务器。之后就可以自由地预览、部署了。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